打死一个人,在掌柜看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
只要递一些银子给官府,让他们给压下来就行,谁让那个贱人村妇惹了不该惹的人。
还好南笙身为雇佣兵面对危险时,所具备的本能还在。
她虽然打不过那些打手,但是她跑的快,哪里热闹,哪里人群多,就往哪里跑。
就在她累得快到精疲力尽的时候,终于把那群该死的打手给甩掉了。
同时,她也记上那采芝斋的掌柜和那叫水儿的丫鬟。
她发誓 ,只要她有发达的那一天,绝对不会让这两人好过。
跑了这么久,她看着周围的景色,她也分不清是在哪里。
还好周围也有人流,还有开着的店铺,到那打听一番就好了。
问到之后,南笙又去买了点鸡蛋,两只鸡腿,然后转进了杂货店,买了醋,酱油,白糖等。
南笙又买了一些,茉莉,柠檬,桂花等,用来做皂角。
等她觉得买得差不多了,准备回去时发现,钱好像没赚到多少,倒是花了不到。
顿时仰天长叹。
将东西都放在背篓里,苏南笙回到跟人约好的地点,然后跟着牛车回到明月村。
“娘,我回来了。”
正在听黑衣人汇报的萧瑟,闻声,挥退了黑衣男子,然后走出去,迎上刚要踏进门的苏南笙。
苏南笙低着头走的急,差点跟同时要出来的萧瑟撞上。
萧瑟快速地扶了她一把。
然后一个低头,一个抬头,两人就这么对上了视线。
这一瞬间,彼此心里都些奇怪的感觉。
萧瑟毕竟从小就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非常冷静,他轻咳了一声,“娘子回来了,辛苦了。”
然后牵着她的手臂,来到堂屋让她坐在板凳上,“喝口水,休息一下。”
“嗯。”苏南笙甜甜一笑,接过萧瑟亲自倒的水,然后发现水是温的,热度刚刚好,不凉也不好太烫。
像是算好了她会这个时候回来,专门给她凉的水……这应该只是巧合吧? 但不管如何,这种在外忙碌一天,回到家有人在等你,还能体贴的倒杯水喝,这种是在前世她都没体会过的。 这种温暖的感觉让她觉得,有个丈夫似乎也不是那么糟糕的事。 “阿笙回来啦,你休息休息,娘去给你做好吃。”从地里回来的萧母,看到南笙回来,眉眼都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好,辛苦娘了。”南笙放下茶杯,含笑感谢,不得不说,她确实饿了,特别是跟那些打手跑了那么久,吃的那些饭早就消耗完了。 萧瑟顺手又给她倒了一杯水,顺势问了一句,“今天那些草药卖的如何?” “当然是……”苏南笙卖了个小关子,然后高兴地回道,“全部卖光了。” 她难掩高兴的和萧瑟说了一下今天在集市发生的事情,还有她用医术救了人,说得眉飞色舞,将本性暴露出来了却不晓得。 萧瑟坐在一旁,很有耐心地听着,神色没有任何不耐烦,看着她的目光专注认真。 其实这种体验挺微妙的。 一个女子为这个家在外奔波忙碌,为他撑起一片天,回来后还跟他分享一些事情。 从来没有人能在他跟前,说得这么开心自在。 其实她说的这些,早她一步回来的手下就已经都告诉他了。 包括她没说的他都知道。 他也不过是随口一问,却发现,她讲起来,可比那些死板的手下有趣生动多了。 见她说的口渴,端起杯子喝少时,萧瑟腹黑恶劣的性子一起,他看着南笙,正经问道,“那定是卖了不少钱吧?” 刚喝口水南笙,差点把水砰了出来。 随即,她尴尬地笑了笑,把被子放在桌上,手也安分的反在自己的腿上,“是,是这样的相公,你看我和娘,衣服都挺少的,是不是要买套换洗的衣服?” 萧瑟点了点头,“这是应该的。” “那……那,既然挣了钱,是不是应该买些好吃的庆祝一下?” “嗯,可以。” “那个相公,你看,我买了鸡蛋,鸡腿,一会我去帮娘,给你们做好吃的补补。” 南笙把背篓拿过来,把她买的东西都给萧瑟看看。 萧瑟看了眼,然后问她,“所以,今天那些药材卖了多少?” “……”苏南笙突然觉得这个相公怎么一点都不可爱了。 见萧瑟认真的看着她,苏南笙摸了摸鼻子,低下头准备那余下的银子拿出来时,听到对面低沉清冽的声音响起。 “娘子,不用拿出来,这钱是你赚的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萧瑟接着道,“我倒是希望你能多为自己想想。” 苏苒一下愣住,抬头看着眼前俊逸的男人,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可她愣是瞅出了一丝温柔。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 等苏南笙明白过来他话里的意思,忍不住朝他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萧瑟瞳孔猛地一声,下一刻,他忽然扳起脸,“都说女子笑不露齿,你笑成这样,成何体统。” 苏南笙怔了怔,被他话语中的厉色吓得笑容都凝固在脸上。 萧瑟也发现自己语气太过严厉,清咳了一声,用着婉转的话解释,“我的意思的在外面还是要注意点。” 但想到她对外人也笑的如此开心,心里就莫名地不痛快。 “?” 苏南笙一脸莫名地看着他,在外面要注意什么? 看着她一脸茫然的样子,萧瑟又不好直接说明是因为自己心里不痛快,不想看到她对别人这样笑。 对,这话绝对不能说。 萧瑟眸中精光一闪,捂着胸口咳嗽起来,苏南笙见状,顾不上其他的赶紧过来轻拍他的背,“是不是哪又不舒服了?” “没事。”萧瑟转话题,“你不是要帮娘做午饭吗?” “哦,对,对,我这就去,你喝口水。”她也倒了杯水递给他,然后起身,去帮箫母做午饭。 箫母看到南笙过来,把空间留给她,毕竟南笙做出来的东西特别对儿子的胃口,每次都能多吃一些。 而箫母也没闲着,端着鸡食,走到院子里洒给鸡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