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她又做了竹笋糕,这是她外婆的独家食谱。
忙活了快一个时辰,竹笋糕总算做好了,她尝了味道,比她外婆做的差了一点,不过也八九不离十了。
做好竹笋糕,又切了两支竹笋,一小块猪肉切片,放点油煎肉,再把竹笋丢下去,一道竹笋炒肉丝就完成了。
跟着她在后院里找到一个陈旧的坛子,将一半的笋子做成酸笋,这样就可以保存得久一点,剩下的笋子要炒绞肉当包子的馅。
同时,给萧瑟闷上了粥,蒸了几块红薯。
吃完早饭之后,南笙说还要去后山采些草药,这样才能多挣钱,尽快打开种田商店。
听到南笙又要上山,萧瑟只是微微蹙了眉,并没多说什么。
但箫母却直接拒绝,语气颇不满,“后山的草药都被你采得差不多了,哪能每次都幸运被你碰到好的草药。”
“娘,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我还是到后山去碰碰运气,要是找到好的药材,是咱们家运气好,要是没找到,也不亏,是不是?”
说完,南笙又给萧瑟使了个眼色,让他替自己说说话。
萧瑟看着她对自己挤眉弄眼,心中莫名想笑。
忍着笑意,清了清嗓子,他看向箫母,淡淡的道,“娘,阿笙最近老是跟我念叨,说我们两个年轻人吃点苦没什么,但怕你受苦,所以她想尽快赚钱让你过上好的生活,而且药材要比咱们种地值钱。”
箫母听完这话,呆滞了半晌。
随后转身,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南笙。
在她心中认为,这个媳妇只会惹麻烦,没想到她还有这个孝心,是不是自己对她太苛刻了。
而南笙,则是彻底愣住了。
她的确是想让大家尽快过上好日子,却从没说过这样的话。
正好她抬头对上箫母有些愧疚的目光,心中那一抹疑惑,如破开云雾般通透。
原来自己这个病秧丈夫给自己刷好感。
一时间,她的心情如同喝了五味水,复杂极了。
萧瑟无视那两人复杂的脸色,靠在木椅上,面色平静毫无波澜,继续刚才的话题,“既然母亲不想让她上山,那就算了,待会让她到田地去锄地,反正我们要早点赚钱让你过上好日子。”
听到这话,箫母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儿子,语气颇有怪罪之意。
“你怎么能这么对待自己的媳妇?她要到后山采药她就去啊,拦着做什么?再说,地里的活那么累,她一个小姑娘哪能忙的过来。”
说着,箫母这就急了起来,怕萧瑟真的让她去锄地,连忙递来背篓和小锄头,往南笙的手上塞,神情豪爽,“快去山上吧。”
南笙到现在完全处于呆滞状态,懵懵的接过那些工具,又被强塞了一些干粮和一袋井水。
走在上山的路上,她才明白过来。
原来,长辈这么容易讨好。
待南笙走后,箫母白了自家儿子一眼,语气埋怨,“你看这媳妇多好,你也舍得让她下田翻地!”
“那些活以后放着我来,让她做一些轻松的活!”
就好像嫌弃苏南笙脾气暴躁,爱惹麻烦的不是她一样。
萧瑟哑然失笑,抿了一口水没在多言。
南笙在后山找了半天,虽然不如那天晚上运气那么好,但也还是有所获的。
只不过都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 就在她失望之极,眼角突然撇到不远处层层树叶间有着摇曳的细黄花。 再定睛一看,怀疑可能是皂角树。 她连忙穿过树林,真让她看到了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得过来的老皂角树。 附近也没别的了,就这么一棵。 南笙开心的摘下一颗宛如豆荚的果实。 这个皂角的果实可以用来做肥皂团,用途空气跟皂角一样,用来洗浴,洗衣服。 她脑海中已经有了主意。 在集市上她还没见过有卖肥皂的,集市上的皂荚至少要四十文一斤。 若是她能做出比皂荚好看又好拿的肥皂团,可以自用,还可以卖,说不定因为稀奇,可以卖个好价钱。 摘完了皂角南笙已经心满意足了,又在山上闲逛了一会,采了一些草药,便下山回家。 回到家,箫母听到她说只采到了一些皂荚和不太值钱的草药,脸上有些失望,却没打击南笙,而是回厨房做晚饭。 亏了萧瑟早上那番话,缓解了她跟箫母的尴尬关系。 南笙一边泡药材,一边朝萧瑟看去,“实在看不出来,你挺会处理婆媳关系的。” 不知为何,她说到“婆媳关系”,四个字的时候,心里泛起阵阵涟漪,好像是害羞。 这个想法刚冒出泡泡,就被她强压了下去。 开玩笑?她一个佣兵界的万年老处女,怎么会害羞? 刚刚那情绪,肯定是自己的错觉!肯定! 萧瑟闲着无聊,索性蹲下来,帮她清洗药材,然后淡淡的回应着她的话。 “你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我维护你是应该的。” 清洗药材的地方有限,两个人缩在一起,会显得束手束脚。 两人面对面,萧瑟说话的时候,那吐出来的温热气息打在南笙的手臂上。 让她觉得自己的胳膊酥酥痒痒的,像是被羽毛拂过。 她有些尴尬的后退了些许,想和萧瑟拉开些距离。 察觉到她这个举动,心中有些奇怪,抬眸看向她,“怎么?我刚刚说错话惹你不悦了?” 他以前没跟女子接触过,不知道是不是他话语间的意思惹到她了。 南笙也抬头,恰好对上他双深海似的眸子,故作淡定的摇了摇头,“没有啊,我只是怕挤着你。” 萧瑟低低一笑,目光直视她的眼睛,“不挤,你过来些。” 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正好能够看到她的眼眸。 眼眸好比秋光剪水,沾染水光的唇微微开阖,就像熟了的樱桃一样诱人。 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的南笙,朝着他的位置挪了一小步,便埋头处理药材。 泡制好草药后,南笙便把这些放在簸箕里装着,端到了露天的木架上,等着晒干。 至于皂角,南笙决定先做一些自己用,自己用过之后发现没问题,在把部分成品送给村里的女人,广受好评之后,她在进行大规模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