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阡陌三国

作者:络必达 | 分类:历史架空 | 字数:0

第70章 启航

书名:阡陌三国 作者:络必达 字数:0 更新时间:05-19 15:03

时间来到张陌赴宴的日子,当他再次来到这杨府,望着这个巍峨的府邸,内心中感慨不已。

如果说袁家是四世三公而闻名的话,那么杨家到杨赐这便已是三世三公,如果再加上后来在曹魏政权中任太尉的杨赐之子杨彪,那便是四世四公了。要是他的倒霉孙子杨修没在曹操立储之时站错了队,只怕这杨家还将会继续延误下去他们的荣耀。

将请帖递上,这张陌便在一个杨府仆人的带领下进到了府中,上次来领酬金的时候只在偏门而并没有进到这府中,如今有了机会这张陌岂有不好好看看之理。

但见这府中除了巍峨的门墙之外还有精巧布置的假山花卉,而且占地之大,甚至让张陌产生了一种自己是在逛公园一般的感觉。

经过七拐八拐的外院和园林之后,张陌终于来到了杨赐府中用于居住和招待的内院中。

“杨公请受晚生一拜!”再次见到杨赐,张陌赶紧上去就是一拜。

这杨赐看到张陌之后爽朗大笑,“哈哈,孑民有礼了,来坐!”

张陌这才发现,整个宴席之上除了他和杨赐之外根本就没有别人。所以也就是说,这个宴席就是专门为他所设的,这让他感到有点受宠若惊了。

“老夫听说孑民你现今入了太学之中学习?”

“回杨公,正是如此。”

“不知这是为何啊?”

“小子想着趁此年少之时,便想学些圣贤之道以用以修身。”

“年少当知惜学识,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杨赐由于年龄已大,因而并没有如张陌那般喝酒,而是以茶代酒。

“不知孑民可将那申诉投交朝廷了没?”这是当初杨赐在听到张陌说自己被误报战死,官职被顶替后给他出的主意,让他给朝廷当局上一份自述书讲明原因。

这事张陌在到达洛阳之后便找人写了一份,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回信,他也不确定到底有没有被朝廷的有关方面人看到,因此便回道:“小子虽上书,但直到现在尚未有任何回复。”些东西张陌也懂,没有钱来开路,怕是朝廷有关有人连看都不会看的。

杨赐盯着张陌,不急不缓的对他说道:“既如此,老夫准备正式向朝廷推荐你为郎官,观在民曹如何?”

好家伙,张陌听到杨赐所说的之后高兴的差点没蹦起来。

这郎官即是候补官员,观在民曹意思便是在民曹这个地方学习行政,也可以说是在民曹这个部门实习。而这民曹便是当今大汉主管天下财税和农田水利等的部门,差不多相当于如今的税务部、财政部加土地规划局了。

所以杨赐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要推荐你以后补官的身份到民曹这个掌天下财税的地方去实习,如果能够胜任,那么成为正式官职便是一步之遥。

“这,小子只怕……”冷静下来,张陌感觉这事情的发展是不是太蹊跷了,怎么这么好的事情会轮到自己头上呢?

“怕无法胜任吗?可老夫看你胜之是绰绰有余的。”

然后当着张陌的面,这杨赐从身后取出了一叠纸,张陌一眼就看出了那居然将他之前写给卢植的有关黄巾流民和世家土地兼并的调查报告。

“孑民能有心作此之文,想必早已心有所念了吧。”

杨赐之所以能够得到这张陌所写的调查报告,那是在他到达洛阳后访问卢植时从他那里得来的。

当时张陌将之献给卢植之后,那卢植一来看此字体写的如此不堪,二来忙于军务,所以除了将有关黄巾敌情的那部分看完之外,其余的并未细看。结果没想到在被囚车押送回洛阳之前收拾东西的时候,这卢植稍一细看之后便立即觉得此中所写内容非同小可,于是便将之秘密的带回了洛阳,之后更是转于了去狱中看望他的杨赐。

虽说这张陌当初向卢植报告言说这些都是一个叫曾立的所写,但只要稍微一对照笔迹便能发现,这些全都是出自张陌之手。

于是杨赐利用在大汉朝的关系,再继续追查下去便发现了有关张陌家世的一个秘密。这张陌居然是延熹八年(公元165年,亦既现在时间线的十九年前)因朝廷对张俭党箍而被牵连到的张家远房一脉。

虽然因为黄巾叛乱,朝廷已经下令解除了所有党箍,而且朝中无论是大将军府还是司徒府都对张俭进行了征召,但其一直没有应召。

没想到现在居然被杨赐他遇到了这张家之人张陌,如此少年英雄岂有再置之不顾之理?这也就是为什么杨赐今天要单独宴请张陌的原因所在了。

当然,这些身世什么的张陌现在还是不知道的,他只傻傻的认为是自己写的那点东西打动了大佬,终于让自己终于闻达于大佬之间了。

“正如这上面所写,几年前老夫也曾给陛下上书诉说要防天下流民可能引起的祸患,但各地官员害怕生事,不敢作为,这才致使席卷了天下的黄巾之乱。”杨赐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之后又说道:“而今黄巾虽然平定,但这流民问题却依然没能得到解决,这天下之势仍旧危如积薪,星星之火亦可再酿大祸。”

张陌不理解,这大佬给自己说这些干什么?虽然他写的有关于流民形成、迁徙和组成的部分……等等,这大佬是不是因此把自己给当成拥有同样政治理想的志同道合之人了?

“但凡在朝政为官的,那一个会看不出来这流民问题的根源便是出在这土地之上。”张陌感觉这杨赐说话的语气有些带着怒气了,“但他们又那个不是荫蔽亲朋使之拥地千顷!若使百姓能有所耕,使之所能养,那个承受这愿意背井离乡之苦?”

大佬说的这么弘大的问题张陌要怎么接?或者说这牵扯到天下所有人最切身利益的问题中,他张陌要怎么站队?是站力量最强大的既得利益者还是站人数最多的广大贫民?

其实这个选择,经历了一路生死旅程的张陌早就有了自己的答案,只是现在的问题是他要怎么才能正确的说出来以及怎么巧妙的做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6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