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天下长宁
第九百零五章难道是东广云汇?
本章字数:3705 更新时间:2025-04-20 07:22:01

在朝为官,如果是两个人,哪怕是有几个人,政见相同兴趣也相投。 平日里在一起相聚的时间也多些,甚至发表意见的时候也是攻守同盟。 这不叫结党。 辽北道的情况比这要让人担忧的多,虽然这些官员并不是铁板一块。 可他们背后的利益相同,他们背后的人也相同。 更为关键的是,这一批人和更大一批商人勾结在一起。 这一群人可以左右很大一片地方,甚至是一道之地的政治和民生。 这才是结党。 叶无坷坐在椅子上已经发呆了好一会儿,辽北道的情况连他都觉得有些头疼。 这还只是冰州一地。 整个辽北道如果情况都是如此,那比西蜀道要严重的多。 徐绩为什么敢和陛下掰手腕? 大概就是因为他手中掌握着这些人,他赌定了陛下不敢杀这么多人。 那不是一两个,不是一二百,甚至不是一两千。 徐绩把自己送进廷尉府,或许就是因为他在等这个时候。 辽北道的情况如此复杂,涉案官员如此之多,谁来了都难以控制局面。 这个时候,徐绩是否会和陛下谈条件? 可叶无坷又敏锐的感觉到,这一切不仅仅是和徐绩有关。 就在这时候余百岁从外边进来,手里拿着一封烫着廷尉府火漆的密信。 “小橘子的加急。” 余百岁将那封信递给叶无坷。 叶无坷拆开信之后看了一会儿,眉头就皱了起来。 “果然如此......” 叶无坷把信递给余百岁:“和咱们离开长安之前预料的情况基本相同。” 余百岁接过信看了看,片刻之后就把牙都咬紧了。 “这群混账东西!” 自从徐绩为大宁宰相之后,辽北道这边的账目就从来没有出过一点差错。 这其实很难,能有一年账目上无丝毫出入都很难,更何况是二十几年? 大宁这么大,每年年底各部都会核对地方账目。 绝大部分情况下,朝廷的账目和地方上的账目不可能严丝合缝。 原来的青州现在被划分为河东道,原来兖州的一部分并入河东道,另一部分并入辽北道。 兖州曾经地域辽阔,如今的整个辽北道都是兖州治下。 高清澄从开始清查这些旧账开始,就针对原来的兖州治地。 后来在大宁重新划分道属之后,她发现大宁东部和东北部这些地方逐渐也开始变得账目清晰起来。 从立国之后开始,徐绩老家那一代几个州治,账目就没错过。 在这个时候,辽北道其他地方的账目都有些问题,多多少少,总是会有些许出入。 朝廷对这种事管制的格外严苛,账目不对就派人来回奔走核对。 这些地方距离长安几千里,来回奔走确实有些辛苦。 后来,整个辽北道的账目都开始变得格外严整,和朝廷的账目对比,竟无一丝差别。 再后来,连河东道的账目也都好了起来。 两道之内,上百个州府,上千个县治,如果真的都归属于这个结党范畴之内,那牵扯进来的人就更多了。 叶无坷都忍不住抬起手揉了揉眉角。 “咱们只带来一千二百人。” 余百岁看到叶无坷揉眉角,他也有些焦虑起来。 “要查的地方太多了,只是辽北道如果都查的话,那咱们的人就算一个当做八个用都不够。” “辽北道有数百个县,河东道也有数百个县,加起来,一个县咱们只派去一个人倒是够了。” 余百岁嘬牙花子。 “最关键的地方还在于,咱们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了。” 叶无坷点了点头。 是啊,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 一个月之后,朝廷新法就要实施。 陛下本来是出于仁念,所以更改律法。 现在这么看,新法可能为办案带来巨大难度。 原本人手就不够用,涉案地方太多,人员太多,甄别起来已算是难如登天一样。 新法实施之后,有很多漏洞可以被这些贪官污吏钻营。 比如送到外面去的那些子女。 他们早早就被送出去了,甚至改名换姓,在新法范围内,要证明他们有罪更难。 办案的人如果心存携带懒惰,根本就不去核查,只说这些人不涉案不知情,那他们就能逍遥法外。 现在想想,徐绩也许早就已经猜到了陛下要改革法制。 所以在多年前他就开始布局。 他的故吏门生那么多,在各地为官的却不多。 这些人都哪儿去了? 相府里曾经养着那么多门客,又都哪儿去了? 还有,徐绩对外宣称的亲传弟子倒是不多,可在他门下求学的人,至少有数百个。 这些都可能是这案子之中极为关键的人。 “这根本做不到啊。” 余百岁一屁股坐下来,看的出他眼神里已经有了些绝望。 “当年的连明堂是关键。” 三奎在旁边忽然说了这样一句。 大家都看向三奎,唯有叶无坷微微颔首。 三奎道:“连夕雾先是在辽北道做道府,然后因为河东道水患,上一任道府在治河的时候意外身亡,所以他紧急调任到了河东道。” “也是从连夕雾到了河东道之后,河东道的账目就开始变得干净起来,从那之后,与朝廷对账基本上没有出过问题。” 他说到这看向叶无坷:“如果要做到地方账目和朝廷账目毫无差错,最起码得保证两个条件。” “第一是朝廷里有一位权势滔天的大人物能做主,第二是地方上有一位封疆大吏能做主。” “如此才能让这么大的事在地方和在长安都没有暴露......所以必然是连夕雾和徐绩两个人联手才行。” 余百岁道:“可难度就在这啊,连夕雾已经死了好久了。” 连夕雾从河东道调回朝廷任职,之后因为涉及贪腐被杀。 余百岁看向叶无坷:“我记得,陆重楼陆大人是接替的连夕雾做户部尚书。” 叶无坷点头。 余百岁道:“这事就更离谱了。” 他坐在那,手指有些急躁的敲着桌面。 “先在辽北道做道府,然后在河东道做道府,然后调回长安任职户部尚书......这地方上的账和朝廷里的账,他一个人都接触过。” “如果是徐绩......他妈的肯定是徐绩,徐绩一力举荐连夕雾调回长安到户部任职,为的就是平账!” 他有些愤恨的说道:“我敢肯定,小橘子就算再户部清查旧账也不可能在清查出什么了。” 三奎嗯了一声:“连夕雾在户部那几年,肯定已经把有问题的账目都平掉了。” 小土司坐在旁边一直认真的听着,可是这些事她其实不懂。 她只是觉得,这其中好像还缺少什么关键。 想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想到了什么。 “可是他们之间如何联络呢?” 小土司道:“我的意思是,地方上的账目和朝廷里的账目如果对不上,那就一定是提前有联络。” “户部的账目算出来之后,马上有人安排告知地方,地方上在极限时间之内改账?” 叶无坷微微摇头:“没必要,他们只需要拿着空白账册在长安等着就是了。” 小土司愣住。 “就按照户部的账目写?然后盖章?” 小土司惊讶道:“怪不得一点差错都没有!” 她想了想:“可还是有些不对。” 但她说不出哪里不对。 余百岁道:“不对的地方在于,各地到朝廷对账的官员会被严密检查。” “每一个州府县治派去朝廷的人,在进长安的时候都要仔细搜身,检查随身携带的东西。” “而且到了长安之后就要住进指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与外人接触。” 他说到这看向叶无坷:“需要有一个集合点。” 叶无坷嗯了一声。 他起身一边活动一边说道:“这么多官员涉案,必然有一个人居中调度,不然的话早就乱了套。” “徐绩在长安不可能做这些事,他身边的人当然不都是他的亲信,如果这事是他做的,那他早就已经被察觉到了。” “还有往长安去的各地官员,他们基本上不会碰面,如果没有人安排的明明白白,他们之间也会出现罅漏。” “还有就是......要想做到完美无瑕,就需要有一个财力极为雄厚的人查漏补缺,光是账目上对齐了没用,还得有人能在极短时间内调拨钱财弥补。” 余百岁听到这脸色一变:“不会是......东广云汇?” 叶无坷看了他一眼。 余百岁的话虽然大家都不相信,连余百岁都不相信。 可现在能想到的也只有东广云汇了。 大宁之内,除了东广云汇之外还有谁能具备如此强大的调度和弥补能力? 东广云汇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多到根本无法估量。 他们都坚信曹猎不会有问题,也坚信曹懒不会有问题。 同样坚信东广云汇在长安的总部不会有问题。 可地方上呢? 东广云汇的生意做的太大了,大到关乎整个帝国的经济命脉。 余百岁语不惊人死不休。 “莫非白经年是东广云汇的人?” 叶无坷此时摇了摇头:“曹公是个很谨慎的人,而且大宁之内比他聪明的人也不多。” 余百岁嗯了一声:“可正如陛下。” 他看向叶无坷:“天下没有人比陛下更聪明,比陛下更强大,可大宁太大了,举国之内的官员加起来何止十万?陛下怎么可能都把控的住?” “陛下也是人,陛下也不可能掐指一算就算定了谁有问题,别说整个大宁之内,就算是长安之内有多少蛀虫?” “就说廷尉府,张公对廷尉府的把控已经算格外严密了,可廷尉府里也不是一个蛀虫都没有。” “想想看,最近这几年,御史台,刑部,还有其他衙门......” “曹公没问题,可东广云汇从长安到地方,各行各业,加起来只怕有几十万人!” 他再次看向叶无坷:“曹公顾不过来。” 叶无坷没有反驳。 虽然他坚信曹猎没有问题,也坚信东广云汇不会有大问题,可余百岁的话是有道理的。 东广云汇在大宁之内的所有生意加起来要用到的人肯定不止几万,谁能保证每一个都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东广云汇货通天下。” 余百岁道:“大宁之内各地官府对东广云汇的商队态度也宽松,检查起来比别的商队要宽松的多。” “运力有,人员有,财力有......” 他忍不住摇头:“我现在都想把曹懒从长安拎过来了。” 就在这时候门外有个懒洋洋又委屈巴巴的声音出现。 “不用你拎,有人比你早的多。” 那个看起来皮肤有些黑模样也说不上有多俊美的年轻人,一脸疲惫的出现在门口。 原本就比较懒的一个人,现在看起来不但懒还乏。 “明堂大人在出京之前就让我自查,然后尽快来辽北道汇合。” 曹懒迈步进门,俯身为叶无坷行礼:“见过明堂。” 叶无坷笑了笑:“辛苦了。” 曹懒感慨道:“明堂提醒我早些自查,还对我说辛苦了,不像某些人,只会一个劲儿的怀疑。” 余百岁:“别骂的这么脏......”

2.1822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