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 天下长宁
第七百八十二章悟到了
本章字数:3517 更新时间:2025-04-20 07:21:59

高清澄把手里的卷宗放下,盘膝坐在那闭目凝神。 徐绩要留还是要放,这其实不难抉择。 叶无坷一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后,徐绩放出去也没什么大的影响。 如果不放出去,那个叫契布的人就不会与徐绩再有联络。 所以还是要放。 但放,不能以无罪之名放。 就在她思考这些的时候,聂惑在暗室门口轻轻叫了一声。 “小姐,御史左台副都御使钱谦之来廷尉府拜访。” 高清澄睁开眼,马上就明白这是陛下安排。 她起身离开暗室,到上边书房等着钱谦之到来。 钱谦之一进门就抱拳道:“还请都尉见谅,贸然前来打扰了都尉查案。” 他一边走一边继续说道:“我是奉旨到廷尉府来要人。” 高清澄道:“请徐相到左台调查?” 钱谦之道:“是啊,突然就来了这么个大麻烦我也头疼。” 他倒是不虚伪。 “这案子在廷尉府里本来挺好,陛下一句话就转到左台了。” 钱谦之道:“还请都尉行个方便。” 高清澄道:“徐相在廷尉府这边的事差不多已经查清楚,就算陛下没有旨意也该移交左台。” 钱谦之坐下来,见聂惑过来上茶于是又微微起身道谢。 “徐相这次算是惹了大麻烦,他千不该万不该在百姓面前承认当年罪行。” 钱谦之叹道:“若是咬着牙不认,陛下当年都没追究过了二十几年当然也就不追究了。” “可他这一认,还是当着长安百姓的面认了,左台就不能不弹劾。” 高清澄道:“左台办这种案子应该不会很快吧?” 钱谦之道:“本来是不会很快,毕竟要查的可是当朝宰相,任何细微都不可有疏漏,亦不可无辨认。” “所以涉案的事要追查,哪怕隔了那么多年也要去查......但徐相是自己亲口承认,所以这案子也不会拖的太久。” 高清澄放心了。 如果左台再把徐绩扣留很久,那接下来的案子才不好查。 “我就不多叨扰。” 钱谦之道:“陛下交代的急,我也不敢耽搁,主要是左台最近的名声也不好,不敢不加倍小心。” 这句话差点把高清澄逗乐了。 坐台的名声不好,那能好的了? 前都御史谢无章畏罪潜逃现在还没下落,左台比之前右台出事的时候还抬不起头来。 现在这御史左台和右台倒是难兄难弟,左台右台,左边抬不起头右边也抬不起头。 钱谦之来的很快走的也快,交接了手续就把徐绩从廷尉府带了出去。 高清澄知道陛下是什么意思。 御史台最近两年的名声确实是太臭了。 右台先臭左台后臭,一个比一个臭。 如果再不做出点什么漂亮事且是大事,那御史台的名声短时间内无法恢复。 原本是当朝最中正严直的地方,现在成了笑柄。 徐绩的事交给左台,钱谦之会用最大的力气把徐绩参下去。 如果徐绩是被坐台参倒,那朝廷可是要出告示的。 想到这高清澄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陛下啊陛下,就跟小孩子似的,你们玩的我也要玩。 徐绩先出了一份告示对叶无坷下手,然后是叶无坷出一份告示对徐绩反击。 现在好了,陛下要出告示了,且看看谁的告示劲儿更大。 朝廷一旦出了这样的告示,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徐绩是因罪而被罢免,而不是他自己以为的那样算是请辞。 因罪被罢免后,徐绩也住不了他那宰相府。 陛下还得说呢,你出告示他出告示,真不把他这个最能贴告示的人放在眼里啊。 左台接手此事,就能顺利挽回左台在百姓心中形象。 当然,陛下也是有意捧一捧这新任的副都御使钱谦之。 高清澄知道,陛下有意简政,借此机会大概要将御史两台合二为一。 钱谦之必然就是改革之后的御史台唯一的都御史,将来也是进内阁的大人物。 看起来陛下什么都没有做,可朝廷改制的事就是在一步一步毫不迟疑也毫无阻碍的大步前行。 去宰相制之后,那些专门分派在宰相府里的各部衙的官员也会被裁撤。 这不仅仅是一场改制,也是一场换血。 陛下在加快脚步,高清澄也能猜到陛下心意。 大宁的皇帝陛下要禅位于太子的心意,越发坚决。 她送走了钱谦之之后再次回到暗室,继续去看那些机密卷宗。 到了这个时候她才真正的发现,原来张汤对徐绩的调查从未停止过。 暗室里的机密,远不只是徐绩在豫州的那点破事。 徐绩归入左台调查,她现在手里只剩下关于温贵妃涉案的证据和证人。 这些证据虽然有些不可靠,可就算没有赵专和刘迅这两个人给温贵妃定罪也不难。 所以...... 高清澄的眼神忽然变了变。 她呆呆的坐在那,好像发现了什么很重大的事。 陛下把徐绩从廷尉府转至左台,好像不仅仅是因为她刚刚想到的那些缘故。 想到这些,连高清澄这样沉稳的人心跳都开始加快。 她好像明白了陛下的心意。 时间就这样一息一息的过去,高清澄坐在那想了很多。 她的眼神越发坚定,也越发纯澈。 她懂了,悟了,也明白了自己之前一直都错在哪儿。 何止是她错了,叶无坷也错了,所有人都错了。 而这个错,是陛下一直都提醒过的。 可事情到了自己身上的时候,才发现陛下的提醒她根本就没有记住过。 陛下让钱谦之把徐绩从廷尉府转至左台,大概是这个案子之内陛下最后一次给高清澄的提醒了。 想到这些,这个原本就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女豁然起身。 她大步往外走:“聂惑,备车。” 聂惑虽然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可这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小姐好像变了个人。 眼神里已经没有了之前被大案压着的那种阴沉。 恢复了以往的那种自信灿然。 与此同时,御书房。 皇帝盘膝坐在土炕上背靠着暖墙,他膝盖上放着一本书,旁边放着一个竹编的类似于簸箕之类的器具,里边是干炒花生。 一边剥花生一边看书,陛下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惬意过。 大太监冯元衣站在暖炕旁边,虽然站着可有些昏昏欲睡的架势。 自从成为帝王之后,大宁皇帝李叱已经许久许久没有这样悠闲。 自从成为御书房总管太监,冯元衣也很久很久没有这样放松。 皇帝坐在那看着书吃着花生,看起来像是回到了他年少时候在书院里的生活。 他是皇帝啊,他吃的不是什么寻常百姓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东西。 只是干炒花生。 他可太喜欢这种生活了。 冯元衣在暖炕旁边站着身子时不时的摇晃一下,陛下就时不时的会看他一眼。 眼见着这位在朝臣们眼中堪比宰相的大太监要倒,皇帝随即丢了一颗花生过去。 冯元衣连忙俯身把那颗花生捡起来,站直了身子,然后把花生剥开吃了。 皇帝笑道:“你去那边椅子上眯着。” 冯元衣道:“臣没睡......” 皇帝:“你睡不睡的也去那边眯着,不然朕还要惦记着你倒了会不会砸了花生。” 冯元衣真就去那边椅子上眯着了。 这冬日的午后可真的是太舒服了,尤其是在这暖和的御书房里。 这里不算安静,毕竟还有皇帝剥花生和翻书的声音。 偏偏就是这些声音,更让人容易睡着。 时间就这样稍微有点慵懒的流动着,皇帝坐久了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 明明已经睡熟了冯元衣马上起身,给皇帝换了茶。 “陛下是在等谁吧?” 冯元衣一边收拾那些花生壳一边问。 皇帝笑了笑道:“满朝文武都试图揣测朕的心思,一个个的有多大劲儿就使多大劲儿,可他们和你比起来都差了些。” 冯元衣一脸傲娇:“那可不,满朝文武揣测陛下心思是旁门左道,可臣揣摩陛下心思那是专职,臣就是干这个的。” 皇帝哈哈大笑:“你都知道揣测朕的心思是旁门左道,可他们现在却有不少人把这个当正道来走。” “不管是存了什么心思的,都想着从揣摩朕的心思里找到对的路......他们是真的不知道么?靠揣摩朕心思领俸禄的就只你冯元衣一个。” 冯元衣道:“臣知道,大人们也知道,陛下也不能都怪他们,因为陛下是陛下啊。” 皇帝笑道:“一句废话里却包含了大学问。” 冯元衣道:“当赏!” 皇帝瞥了他一眼,冯元衣随即笑着把收拾好的花生壳倒进旁边漆器内。 “朕是要等个人,等个能和你一样想明白的人。” 皇帝看向窗外:“朕希望她能懂。” 冯元衣道:“陛下这几年放手让年轻人去闯荡,他们大抵都懂陛下心思,可是他们年轻啊,年轻除了有锐意之外还会有些这年纪难免的迷茫。” “个个都是有大本事的,个个都能独当一面,陛下也不用心急,就算陛下等的人今日没悟到明日兴许就悟到了。” 皇帝:“朕可是许他们犯错的,哪有年轻人不犯错的?” 他又看了一眼窗外。 “年轻人要是也瞻前顾后,甚至也开始觉得事事都得先揣摩圣心......朕何必要用年轻人?用你都比用他们强。” 冯元衣笑道:“臣一时之间也分辨不出,陛下这话是夸臣还是说臣差了些。” 皇帝:“去搞些枣夹核桃来吃吃。” 冯元衣俯身:“臣这就去。” 他撩开厚厚的帘子往外走,正巧看到高清澄快步过来。 于是这位大太监脸上一喜。 陛下等的人来了。 他撩开帘子请高清澄进门,高清澄问:“陛下在等我?” 冯元衣笑着回答:“陛下等郡主等了一下午。” 高清澄应了一声,进门俯身:“臣......” 皇帝一摆手:“免了吧,是不是这两日连饭都没好好吃?” 高清澄点头:“是。” 皇帝道:“元衣,你去给她找些好吃的来,免得她一会吃朕的枣夹核桃。” 高清澄俯身:“臣有些心急,先请旨吧。” 皇帝问:“请什么旨?” 高清澄深吸一口气,站直了身子后说道:“臣请旨带温贵妃进廷尉府调查谋逆一案,臣已有证据,贵妃牵扯其中。” 听到这句话,皇帝眼神微微一亮。 站在门口的冯元衣释然一笑。 所有人都在揣测圣心,都在揣测陛下是不会查办温贵妃的。 这毕竟牵扯巨大,毕竟有损声誉。 可高清澄不该考虑这些,她悟到了。 她来了。

0.9820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