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天泽本以为,杨继业和颜如玉是两人有旧情,哪成想是只是儿时的玩伴。至于杨继业对没有对颜如玉有没有这个心思,那就是沐天泽不得而知的事情了。
原来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要说众人的渊源,要从他们父辈说起。
在早些年名动东南沿海的,要属大海商李旦、颜思齐二人。李旦善于交集各方势力,颜思齐海上武装势力强大,二人的密切配合在东洋、南洋也是少有敌手。
李旦大海商,在生意最鼎盛的时候,他的商船遍及东洋、南洋,在西洋人中也是声名远播。在西洋国提起东方的大明除了瓷器、丝绸还有就是李旦这个堪比加勒比海盗的传奇人物。当时福建头痛的荷国舰船,只是李旦出面几句话解决,可见威望之高。现在东南海霸郑一官,也是李旦的义子,在李旦死后接受了李旦一部分势力。
自己的老丈人颜思齐也是传奇人物,当初不满地方官员欺凌,直接是杀了一个同知然后流落海外。
在倭国干起了裁缝,颜思齐为人武艺高强仗义豪气,很快的结交了闽浙一带的海上豪杰。28人义结金兰,首推颜思齐为盟主,当时是李旦义子的郑一官也是其中一员。
这28人凭借手上的财力、物力、人力,准备推翻倭国的幕府建立政权。只是事情提前泄露,这些人就趁船逃离倭国。颜思齐坐船也来到了琉球,见琉球土地肥美适合耕种。就在闽浙沿海招收流民,分给流民土地耕种,有十几寨的规模,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
杨继业的父亲和倭国人田平一郎的父亲,就是颜思齐的追随者。只是大业未成,正值壮年的颜思齐就暴毙,随后颜思齐一家也惨朝灭门,只留下颜如玉一个独苗。
最有能力、也最有嫌疑的就是荷国人,当时荷国人也想在琉球建城,遭到了颜思齐为首琉球势力的强烈反抗,随即颜思齐就莫名的暴毙,一家惨遭灭门。
这也是在得知沐天泽有意驱逐琉球的荷国人,颜如玉要和沐天泽一同来的原因吧!沐天泽在郑家的时候也是答应要帮颜如玉报仇。
在李旦、颜思齐相继死后,郑一官身为李旦的义子继承了李旦一半的商业帝国。又在颜思齐死后被推举为盟主,郑一官算是继承了二人的衣钵。
郑一官也是很有政治头脑,不顾众人的反对执意接受朝廷的收编。然后在以朝廷的名义,打击沿海的海盗,最后消灭了和他实力差不多的刘香,使得荷国支持刘香消灭郑一官的计划破产。
有了大明的支持,郑一官在东洋、南洋,也是名副其实的霸主。现在沐天泽辖西南四行省,也有着不输于郑一官的实力,才使得郑一官的地位动摇。
杨继业、田平一郎因为颜如玉这层关系,和沐天泽也是亲近不少。如果白天是投靠的话,那么现在就是效忠了。
沐天泽也是了解了二人。
自从颜思齐死后,杨有为不愿投靠郑一官,就在琉球居住成为琉球有名望的一支代表。
杨继业虽是继承了他老子的财富,只是现在面对荷国人不断的压榨,恐怕他老爹的祖产就守不住了。看沐天泽现在强势风头,就有意投靠沐天泽。
有了颜如玉这层关系,沐天泽要是更大强大了。对于颜思齐老部下沐天泽多少还会留上些面子,杨继业也是无后顾之忧,对沐天泽直接表达了效忠之意。
至于田平一郎,当初和颜思齐一起在倭国搞政变失败。几千倭人也流落到了海外,现在倭国又是闭关锁国,倭人是不能出也不能进。这些倭人一部分投靠了郑一官,还有一部分沦为了海盗。现在更是无处藏身,想找一块栖息地而已。
李国助也是为继承了老爹一半的财产,郑一官也是忌惮李旦的威望,给了李国助一条活路。只是有着商路却没有武装力量的保护,李国助也是夹缝中生存,看到新贵沐天泽也是想找一条出路。
为什么和郑福松来到这里,那也是他们无法进入沐天泽的别院。又是看到老相识郑福松,这才让郑福松代为引荐……
几人相互的投靠,倒是让郑福松显得是异常的尴尬,郑福松先是起身告辞。
待郑福松走后,沐天泽也开始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几人也是领命而去……
等到沐天泽和杨继业、李国助、田平一郎商议完毕,依然已经到了后半夜。
待几人走后,沐天泽依然是坐在那里,颜如玉打着哈欠道:“相公我们快去睡吧!” 沐天泽也早就让颜如玉先去休息,只是沐天泽不在颜如玉哪有心情入睡。见颜如玉很是疲倦,沐天泽道:“如玉你先去睡吧!我想还有一个人睡不着,他一定还会来找我的。” “谁?” 不待沐天泽答话,刘魁进来道:“爵爷,郑福松又来了!” “让他进来吧!我在等着他呢?” 郑福松见沐天泽还是在这里坐着,疑惑道:“爵爷知道我会来?” “看你心事重重的样子,料想你也回来。” 郑福松本来找沐天泽就是有事,在沐天泽别院遇到了杨继业等人,人多他也不好说什么。 当他看到李国助、杨继业等人投靠了沐天泽,让回去的郑福松更是辗转难眠,所幸又是穿起衣服来到别院找上了沐天泽。 此次郑一官要伙同荷国人对付沐天泽,郑一官是极力反对的。只是他势单力孤,加上几个叔叔又是强烈的建议和荷国人合作。 郑福松第一次觉得郑一官错了,从小在倭国长大的郑福松,也是受到武士道的熏陶,让他有了别样的心思。 郑福松此次来找沐天泽,是受郑一官嘱咐探探沐天泽对于郑家的看法,同时郑福松亲自前来也是有自己的想法。 见沐天泽等着自己开口,郑福松也是了解沐天泽的脾性,直接开口道:“我爹要和荷国联手了!” 郑一官和荷国联手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沐天泽带着大量的战舰,已经是打破东海的平衡。让沐天泽意外的是,郑福松亲自说了出来。 郑福松见沐天泽也不意外,接着道:“前些时日,我们郑家从荷国手上购置了大量的战船,用你们沐王府的叫法护航级战船30余艘。”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看着沐天泽又是知道的模样,郑福松所幸也不在想这些,直接道:“我知道我爹无论怎么反抗,一定会是输!” “哦!你对郑家没有信心。” “以前我对郑家很有信心,自从遇到爵爷后,我对郑家没有信心了。爵爷统一大明沿海,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郑家要是反抗,也只是拖延爵爷统一大明沿海的时间而已。” 看出沐天泽的疑惑,郑福松已经说出了对于沐天泽不是秘密的秘密,郑福松也不在有顾忌。 “自从和爵爷一别,我一直在观察爵爷,爵爷这些年的布局,福松也是对爵爷的雄心壮志深感佩服。” “哦?你倒是说说!”沐天泽也是想知道郑福松对于他的看法。 “爵爷以云南为基,这十余年的发展相信爵爷的云南现在是我大明最富有的行省,爵爷的高明之处在于藏富于民。我向就算是沐王府现在无一两银子,以沐王府的号召力可以筹集五百万两银子,甚至会更多。” “同时爵爷把银子用于百姓,在百姓中也有着极高的威望,我想就算是爵爷现在自立为王,百姓也会极为的拥戴爵爷。” “爵爷能把多民族复杂的云南、广西、贵州融为一体。把政治势力伸到每一个村庄,这也是虽处在多种族复杂的西南,沐王府能稳固的基础。” “推出的新制,避免的错综浮渣的官僚机制,还有健全的监督机制。可以让沐王府的各级幕僚,下为百姓办事出政绩,上位沐王府效力出成绩。” “这可谓爵爷的文治。” 听到郑福松如此说,虽有些夸大但也差不多了。难得郑福松能看出这些机制的优点,也做实让沐天泽对郑福松高看一眼。沐天泽也难得的谦虚道:“福松你谬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