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帝国传说

作者:飞天大鹏 | 分类:历史架空 | 字数:0

第69章 西南科学院

书名:帝国传说 作者:飞天大鹏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05-18 17:55

随着沐天泽拿出250万两白银,贵州也是召集的20万的中原流民,在贵州开始贯通南北的修路铺桥,重新丈量土地确定登记在册的百姓可以分到土地。

好消息是张献忠窜入四川的时候,也是去了贵阳扫荡了贵阳王府,贵阳王也是死于乱军之中。少了贵阳王这个绊脚石,沐天泽是更好的在贵州各项工作。

在秦伟明带领的麒麟二师,也是裹挟着40万流民到了广东,协助广东巡抚修复广东天灾后的重建。

迁往交趾的12万户60余万大明人,也开始分批到达交趾,以分发银两也等着来年的播种。

马上就到了崇祯十三年年末,沐天泽也是无事,也就到了南宁府的西南科学院去视察了解。

宋应星任西南科学院院长,只是年纪稍微大了些,基本都是副院长方以智在主持日常工作。

这次沐天泽的到来,宋应星还是亲自接待了沐天泽。

这些人同沐天泽军中将领不同,能在大明写文出书的人,也都是上层的读书人。礼节方面还是看重一些,沐天泽光是对于这来前来行礼的人都是应付了小半天。

也受沐天泽重武的影响,在西南科学院也是以火器为主攻方向,以火器为辅的动力学力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其他的也有涉略,只是相对来说薄弱些。

从沐天泽七八岁那年,就开始对科技的重视,现在已经是有十几年的底蕴了,继承云南葫芦口底蕴的西南科学院也可谓是人才济济。

由于沐天泽的到来,这里也是聚集了几百人。

这里有四五十岁的老人一两百人,他们以前的称呼为匠人、匠户,在这里被沐天泽重视,视他们如宝。

有的也是喜欢研究这方面的,怎么让木炭的温度更高,怎么让桌子更牢固……

在世人眼中是奇淫技巧、玩物丧志,在沐天泽这里给了他们尊严,这里犹如是他们的家。

自从西南科技院在南宁府成立以来,整个大明也不乏很多爱好者慕名而来,也喜欢上了这里。有的是在自己的家乡小有名气,在这里确是默默无闻。他们也甘愿在这里默默无闻。

有的年轻一些的二三十岁,这些人是科学院从各地高级学堂的招收的人员,有的也是为了在这里有不错的收入而来。

沐天泽也知道这些人的重要性,自己来这里的也是对于几个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也是每人赏了一百两银子。说了很多鼓励的话,气氛也是到达了**。

随即沐天泽又去了动力学研究分院,这里是方以智的地盘。

方以智虽说也是一院之长了,还是少不了那放荡不羁的性格。上来先是调笑沐天泽,又是指责沐天泽将秦淮八艳安置自己府中的自私行为。

好在沐天泽没有被方以智唠叨多久,就到了力学院的的场地。

在方以智的讲解,沐天泽也是初步了解了力学院,力学院又分为两个主研方向一个是机械学,一个是动力学。

在方以智的不停讲解下,所谓的机械学,就是让工匠打造类似轮子的东西,加上木匠的各种机关,就可以一个人拉起几百斤的东西。

说完方以智还让一个年轻学员示范给沐天泽看,只见那个人只是轻松的拉动铁链,加上几个滑轮的辅助果然很是轻松的拉动了足有千斤的铁块。

和沐天泽同来的段兴智不信邪,也亲自上去果然很是轻松,大呼神奇。

沐天泽也是大开眼见,随手拿起桌面上一个类似大饼的圆铁块。

一个大铁环,里面套着一个小铁环,在两个铁环之间有许多的小钢珠。

看到沐天泽的不解,方以智讲解道:“我们把这东西称之为轴承。”

“如果把它安置在马车的轮轴上,马车可以拉的更轻松。”

沐天泽也是一点就通,道:“如果我们把它用于大炮上转动,和用于大炮的轮轴上,这样大炮不就更轻松的拉动?”

方以智很是赞赏的看着沐天泽,也很是遗憾道:“这种金属很是难得,里面的钢珠更是需要坚硬金属,并且还要求钢珠大小一致,只有通过老铁匠纯手工打造,工匠本身花费精力不说,材料就是价值千金。我们目前还在寻找代替物。”

沐天泽也是觉得急不来,也安慰道:“会找到的。”

随即方以智又的带着沐天泽,来到了一个红布遮盖的四方长物面前。神秘道:“爵爷猜猜是什么?”

“战舰模型?”

方以智是鄙视了一眼沐天泽,让人拿下红布。

只见一个类似马车,带有长箱的东西,这个马车除了大一些外,用铁打造的框架,在铁框里面类似房子的模样。有六个轮子,前面两个后面四个。

段兴智好奇道:“马车?”

方以智以前是被沐天泽、段兴智戏弄过多回,难得的找回面子。得意的介绍道:“这是房车!”

也是豪气道:“此车是代表了,我们科学院的最高水平。”

随后方以智又像是一个小贩似的,开始夸赞这这辆马车。

这车只需三匹马的动力,就可以轻易拉动。前驱两轮为动力区,马夫可以坐在前面轻易的驾驭马匹,同时也可以容纳四名护卫。

先不说几个轴承的价值,光是在马车的铁轮,我们也是在轮子外边裹上一层南洋才产的橡胶。加上我们又在马车轮子横梁加上缓冲的骨架,坐在车上面可以如履平地。

加上后厢采用主体的红木,里面也是江南名贵的丝绸为主体,可谓是尽显奢华。耗时一年纯手工打造,是我们送给爵爷的礼物。

沐天泽也是上去体验一番,里面的装饰布置也很是有考究,也不得不佩服匠人的的巧夺天工。就是里面仿制西洋人的钟,也是价值千金,也是充分的体现了西南科学院的工艺水平。

段兴智也很是羡慕道:“爵爷这辆我就不要了,可不可以也给我打造一辆小一点的,银子我自己出。”

“可以,要先付十万两白银定金”……

随即沐天泽又去了动力学,这里都是基本采用风力、水利,在军工厂也是实践运用更是趋于成熟。目前动力学的人正在寻找一种可以替代风力、水利,可以人为操控掌握的新动力。

见这里没有什么成熟的东西,风力、动力沐天泽也早有了解,就去了沐天泽更为关注的军事研究院。

到了军事研究院,就是宋应星的的地盘了。

宋应星也是解说,目前这里研制的武器也大多是理论阶段。有的也是有了实物,只是目前的水平也是造价高昂,根本不适合全军列装。

燧发枪就是一个产物,在西洋人面前也是毫不逊色,西洋人的主流也还是火绳枪,而沐王府军队也是全员列装了燧发枪。

科学院也是把燧发枪的威力发挥到极致,配上研制的新型火药,燧发枪也是可以有效的距离从300步提升到350步,这是目前燧发枪的极限。

也让许多科研院提出,燧发枪400步是极限的言论

一个科研员张米不信这个言论,开始试射不同的形状的子弹,也是从铁到不同的金属。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发现用黄铜做类似小米形状的弹头,可以有效打到500步开外,精准度上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他还不满足这些,改良燧发枪的构造,直接在弹头上裹上弹壳,里面装上火药。更是直接省去原有燧发枪的繁琐操作步骤,也打破了雨天燧发枪如烧火棍的言论。

沐天泽知道后也只直接奖赏了张俊一千两白银,并授予一府之长同等的待遇。军事科研员们也是疯狂了,开始又在各自领域研究。

火炮方面目前30磅大炮,铸造技术也是成熟。

受张米的启发,火炮除了往大磅数研究外,也有了新的研究方向。

也有人提出开花弹的言论,也有了实际的进展。

还有各式花样的弹也应运而生,人可以直接操作的手雷、放在水里的鱼类……

在沐天泽不停的砸银子成立的科学院,也是慢慢的有了成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6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