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八月,出来将近一年的沐天泽又回到灵山镇海公府。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钦州也可为是开始有了点繁华,这里是涉及广西、云南、贵州三大行省的出海口。
这三省通过内陆漕运,把货物运到钦州,然后在大部分交给郑家、少量的卖给西班国,也基本上都算是一些土货物,目前销路最好的要属云南茶叶,和云南香烟。粮食等货物也都是禁止出口货物,也只是囤积在农民手中,和各个府办的粮仓里。
沐天泽回灵山并没有提前告知,当他带着亲卫回到镇海公府后,发现一种家眷也不在,沐天泽放下对几个妻子的思念,到了他的书房,看着那已经有些落灰的公文。
云南、广西原有37府加上钦州府共有38府。登记造册百姓153万户百姓、770余万人,田地、山地将近1070万亩。
崇祯十二年的税收是128万两白银收,加上地租的1070万两的银子,一共收入1188余万两。各地办事人员薪俸452万两。6个主力师发放300万两。崇祯十二年结余银子436万两,加上崇祯十一年结余合计550万两,又拨付给广西原土地主48万两的利息,沐天泽在崇祯十二年后可动用白银502万两。
沐王府商会在崇祯十二年营收15万3千,有现银合计75万3千两。
贵州经过这一年发展,现有14府在籍户口32余万户,160万余人,田地、山地将近220万亩。有150万亩又是打了沐王府的白条,沐天泽也是欠下贵州1500万两,其中大明的贵阳王就有700万两之巨。通过崇祯十二年各府办的奴隶,地租收入是220万两,税收16万两。给各地的薪俸168万两,结余48万两。
琼州现在是在籍户口1万7千户,依然只是建设期。
看完几大行省的汇报,沐天泽又看起的段兴智汇总的大明局势。
在谷城的张献忠在崇祯十二年又是反明,斩杀谷城县令、参将,流窜湖广多地,又再次拉起十几万的大军。
大学士杨嗣昌再次入驻湖广重镇襄阳府剿匪,又拿出了那十面张网的老战术,张献忠匪军初始也是受创。
现如今中原名将是死的死杀的杀,哪还有能力再对付张献忠这个惯匪。张献忠利用杨嗣昌和左良玉的矛盾是左冲右突,现在是已经遁入四川,脱离的杨嗣昌的包围圈。
只是没有引起众人注意的是,李自成在朝廷大力围剿张献忠之际,也在悄无声息的壮大。
农民军是连战连败,但越败越勇现在已经是可以和大明官军正面硬打的军队了,也不再是乌合之众。
崇祯十三年又是天灾人祸的一年,年初又是旱灾、旱灾过后又是蝗灾、蝗灾过后又是鼠疫,中原现在饿死病死的人何止百万。
距离沐天泽近的广东广州府,又发生了地震,地震过后在广东潮州府又出现了海潮。
崇祯也是向天下下发了罪己诏,祈求上天的原谅。
沐天泽猛地又响起了儿时的梦,李自成攻入北京城,自己的老丈人自缢而死。
儿时的梦大都忘记了,再次看到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名字,沐天泽才突然想起那梦中的片段。事情都在梦里的方向发展,沐天泽是惊出一身冷汗。
“不是说相公回来了,人呢?”沐天泽的书房外,响起了一众女眷的声音。
沐天泽来不及细思,擦擦额头的汗珠。也走出书房,看着那阔别将近一年的几位妻子。
几人在得知沐天泽回来后,也是欣喜的来见沐天泽。众人见沐天泽脸色有点煞白,以为是沐天泽在外行军劳累。
细心方子妍道:“相公在外辛苦,可也要顾着自己的身体,要知道我们可是时刻盼着相公的。”
听到这话沐天泽也是倍感温馨,扫视的众人一个个都是说笑着,时不时的偷瞄一下沐天泽,看来是阔别一年也是受尽了相思之苦。
秦飞燕、方子妍、九儿、小玉、颜如玉,如果这些都是沐天泽内人,那么陈圆圆也来了,还有被陈圆圆拉来的董小碗,沐天泽是好奇他们怎么来了。
不过有三位妻子的在此,沐天泽也是收起好奇心道:“你们都去哪了?我在后院没有看到你们?”
秦飞燕嬉笑道:“今天可热闹了,有很多才子汇聚灵山,在论证呢?”
听到有很多才子,沐天泽也是醋意大声,自己不在他们居然明目张胆的幽会才子去了。不由满是醋味的道:“什么才子?什么论证?”
几女当然是发现了沐天泽的不对,几个女子是嬉笑着就是不再言语。
后来还是陈圆圆道:“是在灵山同文馆有顾炎武和如是姐姐主持的。”
听到同文馆陈圆圆说的声音大了些,沐天泽这才明白同文馆不就是他去年让侯方域主办的,没想到分馆就开到了这灵山来了。
自从沐天泽把镇海公府建在灵山后,广西工程厅就把灵山各种设施是应有尽有,各个部门也是对灵山多家照顾。
侯方域在云南的昆明府设立同文馆,各个府开设同文分馆,为了更有号召聚集天下文人,分馆都一个报社。本来在广西同文馆是要设在南宁府的,只是沐天泽在灵山。侯方域也是为了讨好沐天泽,把同文馆设在灵山。
同文馆的推广,也极大的得到了文人士子的推崇,很多外省的生员慕名而来。灵山的同文馆更是受到青睐,因为名动江南的江淮八艳在此。
同文馆是每月为期三天的文集大会,主要是阐述各自的时政、文集的见解。
这倒是沐天泽想不到的,也对同文馆好奇,在中午和众位佳人一起吃了午饭后,沐天泽难得的穿上青衫独自一人也是前往灵山同文馆。
当沐天泽出现在同文馆后,这里的论证已经是开始了。
沐天泽不动声色的坐在末端,扫视着同文馆的大厅,只见和柳如是同坐的是一位年纪三十的先生,沐天泽料想是灵山同文馆会长了。
正厅坐着十几人的青年才俊,旁听的就是沐天泽的家眷和董小碗、陈圆圆几人。
都是听着一人的滔滔不绝的讲着,倒也没注意道沐天泽的到来。
一个和沐天泽年纪相仿的人,阐述着自己观点的。这人也是到了最后总结道:“所以鄙人觉得是,民重君轻,以法治国依法治国。”
这人大胆的言论,和儒家忠君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只不过到这里探讨学问的,来这里大都是不受重用的儒家另类,说白了就是不受重用的一批人。
沐天泽听着此人的论述,和自己的思想观点大体一致,沐天泽也是觉得儒家的门生也不是一无是处。民重君轻很多大儒都是反对的,没想赞成的也是儒家。这批实干的儒家,注定是不受朝廷重用的。
好在他们遇到了沐天泽。能遇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沐天泽也不再觉得孤单。最起码是说出了沐天泽想说的话,还是从这个儒生嘴里说出来的,沐天泽也是起身道:“说的好!”
众人也这才发现坐在末座的沐天泽,大家也是一时听得入神,居然没看有人进来。
黄综义见有人赞同自己,也是看向沐天泽。道:“在下黄综义,不知阁下是?”
“在下……”
“相公,你怎么来了,不说不来么?”秦飞燕不和适宜的岔道
沐天泽本不想暴露自己的,只是秦飞燕这么一说,反应快点的也知道沐天泽的身份了。不由尴尬道:“在下沐天泽!”
虽说已经猜到沐天泽身份,众人也是微微吃惊。沐天泽出兵安南改安南为交趾行省,沐天泽现在可以说在西南是赫赫有名,大家也是早有耳闻。现在沐天泽出现在众人眼前,虚情假意的也好、奉承的也罢,都纷纷的向沐天泽见礼。
身为馆主的顾炎武,也是知道沐天泽是自己的东家。见东家来视察自己的工作,顾炎武也是让沐天泽坐上了主座。开口道:“刚才爵爷说,黄综义先生说的好,不知爵爷认为好在那里?”顾炎武也是有意的为难一下沐天泽。
沐天泽听到黄综义的一番见解,也是对儒家的这些门生稍微有所改观,毕竟在迂腐的人群中还是有几个清明的人的。沐天泽也是有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