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帝国传说

作者:飞天大鹏 | 分类:历史架空 | 字数:0

第51章 大战前夕

书名:帝国传说 作者:飞天大鹏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5-18 17:55

随着沐天泽被封为镇海公,锦衣卫对他的监视也没有了。可以自由出入的沐天泽,也加入了天下勤**马的行列中,让在天津的胡十三带着近卫旅到的京城附近驻守。

沐天泽即将和公主大婚,谁又敢支配沐天泽。想和鞑子来较量一番的沐天泽,也只是可以出入兵部。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末,辽东都师孙承宗兵败被俘遭到鞑子伤害。

大明名将孙承宗的战死,也再一次令朝野震动。

为安抚百姓的心,在崇祯的示意下,大学士杨嗣昌在京城开启了誓师大会。

这一次可谓是近些年来,大明最强的一次阵容。

有丢下大军带领千人赶来的孙传庭筹秦军一路;南直隶总兵左良玉带领的淮军一路;湖广总兵刘耀的湘军一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辽宁铁骑一路;前锋总兵官祖大寿的关宁铁骑一路;云贵广总兵官沐天泽一路……唯独缺少了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生。

誓师完毕,众多大明战将也是齐聚一堂,这个难得的聚会,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相互之间吹捧着值得一提的战绩。

这一次孙传庭火速带来的500火器兵1000骑兵,打的鞑子大败斩首鞑子71及,可谓是这次大会的主角。被杨嗣昌安排在自己的左手边。

沐天泽在京城炙手可热,也被杨嗣昌安排在右手边。

座位也是有考究的,以杨嗣昌左手边的是孙传庭、洪承畴为首的儒将,杨嗣昌右手边的就是去沐天泽一样的世袭武官,还有因军工攻升起来的左良玉等人……

沐天泽明显的感觉出,孙传庭等儒将和其他武将显得泾渭分明,大明以文驭武在这里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年近五十的孙传庭依然是经受干练,不是的捋着自己的胡须,显得还是很精神;祖大寿已经六十岁了但看的还是很勇猛,两个名震大明的将领,在这里却无任何交集……

沐天观察着这些大明流传的战将,也是各自找各自的相识相互交谈着喝着小酒,全然把京城郊外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生选择性的遗忘了。

“吆!大家都在这,怎么不让杂家一起来,为各位将军践行。”一个很尖锐的声音响起。

众人都是一阵鄙夷,碍于高公公身份,又是崇祯最信任的人之一。

杨嗣昌率先道:“高公公请上座。”

话说完杨嗣昌是把他自己难住了。沐天泽和孙传庭都是现在的新星,让谁往后排都会得罪人……

高起潜不满的看了一眼杨嗣昌一眼,然后道:“杂家这次来是代表皇上而来,犒劳远道而来的众为将军。”

孙传庭起身道:“高公公代表皇上理应上座。”说完还主动挪动一下位子。

众人也是起身给高起潜让起了位子。

高起潜是一脸得意,嘴上却道:“杂家要不是代表皇上,哪配和诸位坐在一桌。众位将军请坐。”

祖大寿道:“我在关外常闻高公公带兵入神,今日得见高公公是三生有幸。来高公公我敬你一杯。”

“哦!”听道有人夸赞自己,高起潜也很是高兴。不禁端起一杯酒正欲说话,却楞在那里。

“下官祖大寿,今日高公公代表皇上我敬你一杯。”说完不等众人众人反应又道:“下官不胜酒力先行告辞,我们战场上在一同共饮鞑子的血为酒。”说完就起身离去。

留下一脸尴尬的高起潜,端起酒杯不知如何是好。

还是杨嗣昌为人老道,同样端起酒杯道:“来我们一起敬高公公。”

众人不好推迟,都起身敬高起潜。

在场的可能就是沐天泽,不知道高起潜和祖大寿的恩怨了。

话说崇祯三年高起潜被鞑子俘虏。在皇太极的示意下,多铎故意装醉透露给高起潜,袁崇焕已经投靠后金。然后又是故意放走高起潜。

高起潜还真以为自己听到后金的机密,慌忙逃回京师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崇祯皇帝,疑心很重的崇祯皇帝也是相信了。

要说高起潜被骗了也就算了,崇祯三年当鞑子入关围猎京师。崇祯也是号召天下勤**马,当时各地兵马都是缓慢入京。

袁崇焕是第一个赶到京师勤王,却遭到崇祯的猜忌。以为是辽蓟总督袁崇焕故意放鞑子入关,就让袁崇焕在城外御敌。

袁崇焕趁鞑子尚未准备之际派骑兵出击,打的鞑子大败一阵。袁崇焕又是请命让辽东军入城御敌,崇祯皇帝是犹豫不决。

高起潜是在辽东监军的时候被鞑子俘虏,高起潜就恨起了辽东军。向崇祯皇帝献计,让人在城上放下一箩筐吊千里勤王的袁崇焕上城,然后以袁崇焕狂妄之罪入狱。

辽东军看千里来勤王反而有罪了。祖大寿也怕牵连到自己,就带着辽东军跑了。任朝廷如何调遣,祖大寿就是按兵不动。

在辽东当过监军的高起潜,又向崇祯献计:让在狱中的袁崇焕给祖大寿写信,让祖大寿带兵勤王。

袁崇焕是不是真的串通鞑子不得而知。崇祯让狱中的袁崇焕写信,袁崇焕也就直接写了。

祖大寿见袁崇焕亲笔书信还真的就来了,这着实让崇祯皇帝更加猜忌袁崇焕,不久袁崇焕就斩于午门外。

辽东军在赶走鞑子后,在高起潜的建议下。祖大寿的关宁铁骑一分为三,这是他和高起潜的过节。

说起高起潜,在崇祯五年鞑子入关他又被俘了。这次是鞑子好吃好喝的招待他,然后把他给放了。用皇太极的话说,这种人杀了无意。就让他继续到大明皇帝身边,说不定还会给皇太极惊喜。

高起潜在皇宫中是公认的最知兵事的太监,也十分受崇祯皇帝的信任。每每大明有重大战事,也是少不了高起潜的影子,说高起潜是崇祯的代表也不为过。高起潜也没有辜负敌国皇太极的信任,果真是仗着自己懂点兵事,是坑了一个又一个大明的将领。

众人喝酒奉承的话都说完了,场面也有点尴尬。

高起潜又端起一杯酒敬了大家,然后说道:“卢象生总督天下兵马,接连与鞑子交战失败。皇上很是不满,有意让孙总督接替卢象生的总督天下兵马之权。”

杨嗣昌接着符合道:“皇上曾像向我提过,我说临阵换将动摇军心。皇上才作罢!”

众人一听也都有了各自的心思,也都想该不该听从卢象生的军令。再想着二人压着这么多的勤**马再京城附近,不与卢象生汇合。是皇帝的意思,还是他二人的意思。

孙传庭暗道:坏了他二人如此说已经是动摇了众多将领的心了。

看到众人想的入神,兵部尚书陈新甲道:“现在卢都师要和鞑子决战之际,兵部的意思是看卢都师是否有能力领导天下勤**马。”

众人能坐在这里都不是傻子,杨嗣昌坐镇兵部处处掣肘卢象生。把录像生的飞雄军拿在兵部,派给卢象生三边明军的老弱病残,让卢象生和鞑子打仗能胜才怪。这次眼见卢象生要和鞑子决战,却暗示大家不要帮助卢象生。这不是把卢象生往鞑子手里送。

众人虽然不耻二人为排除异己,不择手段的让将士送命。但是杨嗣昌、高起潜又说的不明不白,到底是他们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

这年头打了胜仗,还被杀头入狱的多了是。众武将也是养成了手中有兵心不慌,你要是没兵也被崇祯拿来平民愤了。

孙传庭察觉出在座的众人心思,觉得自己还是带着自己训练的秦军才大有可为。

一时间本是豪情壮志的送行酒,高起潜一来变味了……

在众多勤**马出城后,也不找在京城郊外游荡的鞑子决战各自观望。

眼见卢象生带着三边总兵王朴、杨国柱、虎大威在保定府找鞑子决战之际,王朴以山西发现敌情,私自带兵逃跑了。

在坐镇兵部杨嗣昌的调度下。关宁军归监军高起潜调遣,前往保定府。南上而来的左良玉、刘耀等总兵归孙传庭调遣,前往与山东交界的河间府,防止鞑子进入山东之名,让孙传庭远离鞑子聚集在保定府的主力。

对于崇祯自认高明的手法,确是漏洞百出。不切实际是指挥,沐天泽也再次见识到了。

在京师是明着给了卢象生名,暗地里却授了杨嗣昌的权。明知卢象生和杨嗣昌不和,还应把两个人绑在一起。在京外驻守的沐天泽也隐隐发现杨嗣昌是要至卢象生死地,来打击自己这个政敌。

在杨嗣昌把勤**马划给高起潜孙传庭二人后,特别是把高起潜调到保定府,沐天泽也闻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多尔衮、岳托的两路人马聚集了三万鞑子大军,已经是和卢象生带领的一万三边明军小规模的交上了手。

已经到了保定府的高起潜却一直尾随在卢象生军队50里处,就是不与卢象生合兵,卢象生现虽为总督天下兵马,却陷入了无兵可调的窘境。

想到当初在襄阳府和卢象生有过交集,也发生了些很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沐天泽觉得卢象生为人正直善于用兵,不该死在阴谋算计之下。

沐天泽也请命带着自己的云南兵去保定府支援卢象生,被坐镇兵部的杨嗣昌拒绝,理由是京师重地不容有失。

沐天泽也是再一次的感觉到了,京城是藏污纳垢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当得知卢象生多次求援高起潜,高起潜就是不派一兵相助后。沐天泽也暗自有了自己的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14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