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帝国传说

作者:飞天大鹏 | 分类:历史架空 | 字数:0

第11章 整顿兵马

书名:帝国传说 作者:飞天大鹏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5-18 17:55

如果说在昆明府城里,大多是沐天泽的管事厅长文人为首,那么在葫芦口就是沐天泽武治的地方。

沐文、沐武段兴智在这十几天里也融入了葫芦口,看到沐天泽这几年在葫芦口的发展,被沐天泽的能力和长远眼光深深吸引,大为叹服。

在葫芦口的人,不像别地百姓一样为了三餐毫无生气,先从入口处的老头一个个仿佛都是精力旺盛。谈论着五谷庄家,各种作物什么季节,什么雨水量,施肥多少可以茁壮生长。

还有几百户各种工匠,在沐天泽提供的场地里做着各种物件。铁铺工匠打造着农具,木匠坊里木匠锯木的莎莎声。这里是多劳多得,所以一个个工匠干劲十足。哪个不想让自己的日子好点。

再往里走一点就是葫芦口寄宿学堂,里面人可一点不少足有两千多人。有一千多人各地的孤儿,还有就是工匠里的孩子,再有就是昆明府有钱人的子女托关系进来的。这学堂有一个初级学堂、中级学堂,等时机成熟沐天泽打算建一个高级学堂。里面的读书声,孩子的欢笑声……在这里任职的老师都是经过培训的,由沐天泽每月统一发银两。

初级学堂主要是教孩子认字,算术及品德教育……有五个等级。中级学堂有四个等级,主要教孩子一些技能,比如记账,简单的医理,各种专业供孩子选修。等这些孩子毕业了,沐天泽承诺自己可以优先招收这些人。所以很多人打破脑袋让自己的孩子到这里跟着黔国公混个前程。

当得知沐天泽要把这些学堂在云南全境普及,的确是让沐武等人感叹沐天泽的魄力。

至于深入葫芦口里面就不是一般人可以随便出入的了,在第二个入口处就沐天泽的别院和一个护卫团的驻地,深入里面同样有一个护卫团驻守,没有身份的人进去了,抓住了就送往衙门让你脱层皮在说。

刚来葫芦口沐武等人参观两天,就被沐天泽抓了壮厅,累的几人是不停抱怨。

由于阮虎和沐启松走了,一个护卫团差一个团长,沐天泽就让沐文担任。沐文觉得能力不够极力推辞,说不因自己和沐天泽是堂兄弟就让自己担任要职。

沐天泽一句:不用亲,难道用远?堵住了沐文的推辞,赶鸭子上架般上任。

在用了几天时间才明白了沐天泽所谓的团的编制,又无声的感叹沐天泽神人也。

至于沐武和段兴智,沐天泽也没让他们闲着。两人也是忙的了解沐天泽军队编制,和编写什么士兵守则。什么军官升迁功绩大纲。干完了这些,又紧张的投入两个团对练,三天一小,五天一大的对练。他们就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不断总结两个团存在问题改正,总是在沐天泽提出一个新奇想法后,他们就不停地做着大量的工作。

终于在崇祯七年八月,才稍微清闲。但他们知道,沐天泽沉寂这么久,在下个月他的成人礼后,他们会有更大的工作。大家都又不是傻子,沐天泽搞出这么多,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看看两个成型的团,有自己的心血,沐武、段兴智也难掩内心的澎湃,相信跟着沐天泽会有一番作为。私下里两人更是讨论沐天泽如一只蛟龙,总一天会腾云而起……

在说这个团,由于怕朝廷忌讳,沐天泽也没有用大明武将官职来编制自己的军队。别出新材的搞出,团、营、连、排、班。用沐天泽的说法是好记好懂。像大明这将军那将军、总督、提督、总兵、守备什么的很多都搞不清他的权利多大相互统属问题也一堆。用团、营就好多了。一个营的主官是营长,一个团的主官就是团长。

在沐天泽的主持下,军队进一步完善终于细节化。

一个班有兵9人,班长1名,2个盾牌手、3个火铳手、3个长枪手。班长有士兵自己选举产生。

一个排有兵30人,排长1名属于军官,统领3个班,外加一个3人组管理的小霹雳炮,一个人就能扛在身上就能跑。

一个连有兵108人,连长一名属于军官1名会写字的书记员,统领3个排,1个9人的伙头班,1个9人勤务班,勤务班里有1个吹号员,1个会简单处理外伤的卫生员、3个传令兵、2个勤务兵。

一个营有兵360人,营长1名、1名书记官、1名教习官。统属3个连、1个指挥班:传令兵3人,鼓手2人、令旗手3人;一个28人的火器排,清一色火器还有一门小火炮。

一个团有兵1200人,设有团部:团长1名,副团长1名、军需官1名、教头总官1名、参谋官3名。团部直属1个指挥排(卫队排)负责战时护卫团长和要员的安全,以及传达团部命令。团部直属1个火炮排、骑兵侦查排、一个辎重排。统属3个营。

平时以营为单位训练,每月5天有团里考核,以及由团部组织统一训练。为了更有效的让士兵知道长官的位子,排长背后插1个绿色小旗,连长插2个绿色小旗,营长连长插3个绿色小旗。至于团就有团长姓氏的绿色大旗。

目前沐天泽早就训练两个团的兵力,一个团的团长阮豹,一个团团长沐文。一个护卫营营长刘魁,骑兵营营长戚威。

说起这个戚威据说是一带名将戚继光的后人。当初戚继光北上抗蒙,自此在哪里留下血脉,坚守抗蒙,到戚威这一支是家道中落,之前是大同府边军千夫长。

戚威因不满上官的嚣张跋扈,带领了自己的十几个弟兄南下。遇到当初沐天泽派出去,寻访火器工匠的小队。机缘巧合下,跟随了寻访小队南下,成为沐天泽的骑兵营长。

沐天泽成军尚短,所以很多军事主管都零时任命。没办法营长以下主官都有士兵推举,然后有沐天泽等人考核任命,也极大的推动了士兵的积极性。

加上两年前沐天则泽招收一批无依无靠的人,经过两三年的教育。沐天泽择优录取一批,在这两个团中担任要职,也填补了军官的不足。剩下的一批,也被沐天泽的各个厅长招收走了。

先不说这些人的能力,经过沐天泽两年的思想灌输,对于沐天泽的忠诚度还是有的。

至于士兵的穿着问题,以后再做打算。这一晃不知不觉又过了三个月。已经到了崇祯七年十一月。

期间巡抚吴兆元送来了云南总兵官的印信,沐天泽也不多做做作,直接接收了印信。和吴兆元商量好了似的,在接收了云南总兵官印信后,刘兴也来了几次,要沐天泽去整顿昆明卫,也打探沐天泽对于他这个指挥使兼昆明府守备的看法。

沐天泽当时忙于整顿两个团的编练,到也没有急于去刘兴的昆明卫。加上快到年末,沐天泽打算下一年在整顿各个卫所,只是当看到官府行文通告后,改变了看法。叫人找来沐武、段兴智,商量对策。

沐武、段兴智也看了行文,大意就是:“五省总督陈奇羽,因剿匪不力,被崇祯逮问下狱,洪成筹新任五省总督接着剿匪。”

待二人看完行文,沐天泽忧心道:“加上七月,鞑子军又进犯我大明边境,夺我人口,何时是个头。”

段兴智开解道:“我听闻总督洪大人,多有谋略,定能消灭匪寇。”

“我担心的不是这,中原地区多年天灾人祸。只要百姓不能安居,匪寇就清剿不完。如雨后春笋消灭一波,又起一波。我大明内耗不断,鞑子又虎视眈眈。多少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沐天泽感叹道。

沐武道:“只是我等有心无力,鞭长莫及啊!”

听沐武这么说,沐天泽出言道:“我想快一点整治云南兵马,不想再拖了。”

段志兴道:“云南有十八个卫所,切地形复杂,要想统一整治,恐怕不是很容易。”

沐武补充道:“而且云南土司众多,各个势力错综复杂。这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是出了乱子,我们区区几千人马恐怕难以应对。”

沐天泽摸着鼻子看着挂在中央的地图,过了一会道:“先从昆明卫下手。以阮豹的团进驻改团为旅,以沐文的团进驻越州卫整编两卫。在以两个旅的兵逼迫平夷卫就范,到明年在召集中原流民安置。”

段兴智道:“这么大的举动,朝廷会不会……”

沐武笑道:“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只要不出乱子就好。”

商定好这些就开始商量细节,几人在沐天泽别院商量了一整天。到了第二天,沐天泽领着阮豹一个团的兵力回了昆明府。着实让昆明府一众上下紧张起来,看来平静几个月的黔国公沐天泽要有动作了。

沐天泽回了昆明府,直奔巡抚衙门,就屏退众人,和吴兆元两人在后堂内说了许久,引起有心的的猜测。到底沐天泽和吴兆元说了些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9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