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太白诛仙录

作者:我想养条龙 | 分类:东方玄幻 | 字数:0

入秋天渐凉

书名:太白诛仙录 作者:我想养条龙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10-10 05:32

神都洛阳,狄仁杰此时在房中书写奏折,半旬一封奏折已是惯例了,这许多年武曌对其信任有加,称其国老,无奈的是,如今这般年纪了朝堂之上仍旧有人常诋毁于他,得亏女帝圣心清明才未有祸事,可三人成虎这事古来有之,狄仁杰常常在想这都到陛下眼皮子底下当差了还不能过两天安生日子。

两年前李贞打着“拨乱反正”的旗号在汝南囤积了数万兵力,女帝当时派岑长倩、张光辅带十万大军来平叛,唐军不出三月即把那两父子给收拾了。闹了个大乱,死伤无数平民士兵,只为了李唐家那点血脉,密谋五王只有越王李贞举兵,其余诸王袖手旁观,及至兵败,李贞全家自杀。

狄仁杰当时被女帝封了豫州刺史,他便心事重重上任去了,以他为民请命的性子是注定要起冲突的。

张光辅带兵入城抢掠,多有伤及无辜百姓,部下为贪军功更是无故杀降,实为中饱私囊之举,狄仁杰见此于心不忍,豫州城内斥责张光辅:“你为何唆使部下杀降邀功,可知现在惹得城内怨气直达上天,杀李贞一人足矣,难道还想多出数万李贞?如今我要有尚方宝剑必将你斩了!如此便是死了我也无悔!”时任宰相张光辅被责问的说不出话,却也因此记恨上了狄仁杰。

当时自李贞反叛后,女帝杀鸡儆猴,数千人因罪入狱,仍是狄仁杰上书武曌,将本是死罪的乱党改为发配边州,囚犯感激狄仁杰,于道路旁为其立碑及斋戒三日。

两年光景,那害他贬官的张光辅去年已经因为谋反被处死,他如今成了这洛州司马。因此,武曌常有军国之事不明便来与他讨教。

只是如今狄仁杰时常劝武曌重立太子一事让她犹豫不决,一直以来那不成器的侄子武承嗣甚是讨她欢喜,最近又让朝中大臣不时游说于她,另外一派支持李家血脉继位的保皇派也吵得不可开交,他们支持李旦李显二子,李显在数年前被废为庐陵王,李旦一直狼子野心,武曌心中多少有些纠结。

狄仁杰因为这刚直性子,近年来沉沉浮浮,一晃眼已从得意少年到如今老骥伏枥之年了。

秋风肃杀,吐蕃蠢蠢欲动,虽然不敢明犯大唐,但近日陇右道时有流寇劫掠之事,边陲百姓苦不堪言,近日谍报又传来吐蕃内部似与契丹人勾结,狄仁杰现今把此事上报女帝,是打是和全由圣心决断了,毕竟其中权衡利弊可是国之重事。

其中还有一事便是让他监督各地州府将紫微牌位移出庙祠的情况,这本该是礼部之事如今却让他来主持,狄仁杰有苦难言。

紫微何等人物他心中自然有数,往日在江南毁禁诸多淫祠给他留了许多名声,但若让他不敬鬼神难免心中犯虚,何况这紫微历朝历代皆与皇家挂钩,他可不想被牵连,只是如今陛下让他照做,他也只得兢兢业业听命,毕竟这个人间还是武曌说了算的。

另一边谪仙三人组正在商量前往神都,至于为何不直接显现于洛阳那还得看紫微如何想法。

本来照太白意思是直接御剑前往洛阳与武曌说个明白,虽然往日有过许多矛盾,但这件事上双方都是能谈一谈的。但紫微说他想再看看人间光景,尝尝人间烟火,于是太白便顺着他意了,悟空则嚷着:“这小子就是想去找情缘!”于是两人又打了起来。

太白心想不差,这蜀地算是人族封神的起源地之一,历朝历代以来便是是兵家必争之地,今日的剑南道更称“天府”,富庶至极,整个武周财富以江南道为首,剑南次之,而蜀地星应舆鬼,故君子精敏,小人鬼黠;与秦同分,故多悍勇。太白建议若是想看看各地风俗人情,不妨自蜀郡开始,而后入南蛮,再北上吐蕃,最后进洛州,如此管中窥豹也算知了人间,紫微应允。

一场战斗把天宝山打的破烂不堪,三人不得已只有暂住点灯山,太白于山顶处盖了一间茅屋,旧时常挑灯夜读,于是唤为“点灯山”。三人从天宝山那边带了一些家当便在此处暂时落脚了,毕竟出发前总是要置备一二。紫微带了几本书籍,有地方志山海经一类以及小说数本,一一整齐放入书箧,而悟空简单带了一个佛钵,太白更干脆,背了一把桃木剑。紫微问太白这是什么,他答:“吾自幼便有游侠之风!”,紫微怪异的看着两人说道:“那猴子你这是什么?!”,猴子道:“此番前去不知风餐露宿何等辛苦,小娃娃莫要小瞧了这世道艰辛才好啊!”。

两人又看着紫微的行李不约而同问道:“你这又是做什么,你不会芥子化须弥之术?”

“要你们管!!!”紫微涨红了脸。

书上说这世间女子总是更喜欢翩翩少年读书郎的。

三人下山,行至溪边,见有一老妇于此处磨杵,紫微不解向前问道:“婆婆这是做什么?”

“老妇家中贫穷如今缝补衣物买不起铁针,心想将此物磨细便勉强能用了。”

悟空看的急不可耐:“这般速度何年何月才磨得成针,要我来不出一刻功夫就磨好。”

“嗯…要让我来一剑就将此杵化成千白铁针。”太白若有所思。

“还是师兄高!”悟空赞叹。

紫微抱拳弯腰道:“谢过婆婆,小子告辞了。”

老妪摆摆手继续磨着那铁杵,她身旁堆着许多光滑的鹅卵石。

三人继续前行出了山,随意找了家酒馆坐下,客来客往热闹非凡,店内有一瞎眼说书人坐于高台上,讲那秦朝蜀守李冰于江中斩神的神勇事迹。

此时瞎子讲至精彩处,身边温婉琴女抚弦将声调转高。“话说那太守一时气愤不过,抽刀便纵身入江,当时只听得天雷大作,瞬间暴雨如注,诸位猜如何…”瞎子用筷轻敲了一下碗口便不再说话。酒客正在兴头上,纷纷抛洒铜钱催促着快说,瞎子听得叮当响声抚须而笑,打开手上书籍又讲道:“却说这河神也不是善茬,就要水淹了蜀郡…”

紫微听得如痴如醉,李太白招呼小二道:“一壶泡子酒,一碟咔咔儿,三碗绍子面,招牌菜看着上就成,不差钱。”

店小二一一记下,又看着那毛人有些欲言又止。

“看我做甚,有话快说,当心爷爷打杀你。”悟空恶语道。

“这位客官您吃点什么小的好让后厨准备着…”小二心惊胆战问道,毕竟这毛人竟然能口吐人言。

“三碗面没听到吗,爷爷拆了你这酒馆…”悟空龇牙咧嘴道。

“小二你先退吧,不用理会他。”李太白用西南官话儒雅说道。

“是是,三位稍等。”说完店小二便跑。

紫微沉迷其中听得入神。

“话说这李冰斩了江神,为民除害,又于蜀郡各地放置五头石牛以厌水精…”高台两人一唱一和引得堂下众人高声喝彩。

说书声、划拳声、街道吆喝声、铜钱落地声,这些便是市井气息,便是凡子之乐趣。

犍为郡作为蜀西门户,商贾云集贸易繁盛,每日往来人口需以数万计,而此地铜铁之类颇丰,水运贯通整个蜀地,民众受得福泽,不愧“天府”之实。

若是有财力于此开家酒馆那更是日进斗金了,此店掌柜则更是精明人,于外地请了一说书人来此,引得城内酒客日日聚于此处吹牛打诨,将原本红火的生意做得更上一层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0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