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天之将倾

作者:灯火意阑珊 | 分类:仙侠武侠 | 字数:0

第5章 示好

书名:天之将倾 作者:灯火意阑珊 字数:0 更新时间:10-25 10:22

咱们今天的诗会,既是斗诗,也是出来踏青。”钟离继续说道:“那咱们今天的诗会,就以春为题,哪位学子可有佳句分享?我先来一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众学子正仔细体会此中深意,忽听坐在梁清河旁的二皇子出声:“好一句万物生光辉!当下正是春种时节,寓意着我大秦今年又是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有了二皇子在场,貌似这场诗会都变得官僚了起来,其余众学子纷纷拍手称快。

“参加皇子殿下,三位师兄师姐,学生洪原,有一句斟酌了良久,想与各位共同探讨一番。”说罢,这位名叫洪原的学子便开始吟诗:“‘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请夫子、各位同学鉴赏。”

“好,当浮三大白。”叶澜端起桌上的酒杯,与那学子遥遥相对,随后一饮而尽。那学子哪里想到皇子有如此反应,搞得面红耳赤,急忙端起自己的酒杯,喝了个干净。

有了一个好的开头,现场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众多学子纷纷拿出自己斟酌良久的句子,供皇子及三位师兄师姐鉴赏。席间不时传来叫好声,笑声,好不热闹。

酒喝的差不多了,二皇子殿下突然起身:“我也有一句,请各位赐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好!”钟离这位真正的读书人显然也是喝的尽兴了:“绝胜烟柳满皇都。如今这风光,确实超过了秦淮河的杨柳。”

又是一杯酒下肚,二皇子殿下终是撑不住了,斜斜的往梁清河怀里倒去。由于梁清河修道缘故,虽未曾用内力逼出酒水,但也比二皇子殿下酒力好了太多,此时也只是喝了个半醉。见二皇子往自己怀里倒来,恍惚间一时竟不知道接还是不接。

一愣神的功夫,叶皇子在闭眼前突然感受到:好香,好软。

梁清河有些手足无措,幸好其余学生都已经醉的不省人事,倒也没有看到梁师姐的窘迫。看着叶澜那张英俊的脸,不知怎的,梁清河也慢慢把手搭在叶澜身上,轻轻抱住。旁边目睹了整个过程的陈安然有些目瞪口呆,在睡过去的前一秒,想着自己今天一定是喝多了,都出现幻觉了。

远处的彩娥也看到了这一幕,有些无语。二皇子殿下真的是:又菜又爱玩。反正睡在佳人怀抱,彩娥也不去管,只是在原地静静的等。

不知过了多久,二皇子悠悠醒来,只感觉身体靠在一处非常柔软的地方。一睁眼便看到了一张绝美的脸蛋,正直勾勾的望着自己,见自己睁眼,脸刷的就红了,连忙放开手。叶澜就此摔在师姐大腿上。连忙起身,拱手道歉,两人都显得些许不自然。

转眼往四周望去,趴的趴,钻桌底的钻桌底,什么奇怪的睡姿都有。就连钟离都已不省人事。

叶澜知晓今日钟离邀请自己的用意。今日在座的诸多学子,哪位不是将来大秦的栋梁之材。

叶澜悠悠的叹了口气,今日自己若是对这些学生多提点两句,想必这些学子多少都会念着自己的一份恩情。可是叶澜没有,基本都是口头褒扬了几句诗词便作罢,终究还是辜负了钟夫子的好意。

……

刚入城门,府衙的一位白役拎着铜锣从街边飞奔而过,一边敲锣,一边高喊:“大家去告示栏看皇榜,大家去告示栏看皇榜……万妖国使团下月进京啦,二皇子要嫁人啦……”听得叶澜一头黑线。

城门口便是告示榜,宽敞的广场挤满了百姓和江湖人士,几名士卒正站在榜前维持秩序。\t叶澜带着彩娥等人费劲千辛万苦才到了皇榜前。榜文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大致意思就是万妖国使团将于下月进京商谈结盟之事,各位老百姓要注意自身形象秩序。

为了促进两国更好的交流与发展,皇帝陛下决定让二皇子与妖族公主联姻,之后就是将于十万大山以北的南州开设关市,与妖族互通有无之类的。

万妖国扎根在十万大山中,平时与人类来往的也不多,也未曾发生过什么冲突,大部分人也就在书本上看过妖族长什么模样。

总的来说,大秦与万妖国的关系还算平淡,对于结盟,众多百姓也只是抱着吃瓜的心态看热闹。唯一的热点只是有点惊讶联姻之人是那个鲜有声响的二皇子。

从人群中退出来,二皇子有些郁闷,驾车回宫去了。

回到宫内,秋月就迎了上来:“二皇子殿下,刚才三公主过来寻您了,我跟三公主说您与钟夫子出城参加诗会去了,三公主好像有些生气了,闷闷不乐的回去了。”

差点忘记了,上次说要带婉儿出城踏青,这丫头肯定以为我这次出去玩儿去了,没带她生我气呢。叶澜有些哭笑不得,罢了,下次再说吧。

伏在案前,屁股都没坐热,便有人找上门来。

“启禀二皇子殿下,礼部尚书求见。”

“快快请进。”叶澜站起身,往外面走去,正三品大员,即便他贵为皇子,也不可懈怠。

尚未走到门口,门外就走进一位头戴三梁进贤冠,身穿绣有五章纹的七旒毳冕,腰佩金饰剑的老者,此人正是礼部尚书孙长温。

“拜见二皇子殿下。”孙长温恭身到。

“孙尚书免礼,快快入座。”叶澜又扭头道:“彩娥,去把我珍藏的龙井端上来。”

待到孙长温在次席入座,抬头环顾四周:“早就听闻二皇子殿下喜爱读书,今日所见,当真不假!”叶澜的寝宫内,什么都不多,就书最多。大大小小的书架,摆的满满当当,其中大部分叶澜都已经读过了。

“谈不上什么喜爱,只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消遣罢了。”叶澜笑道。

“皇子此言差矣,以看书打发时间的人,是不会看这种枯燥无味的古籍的。”孙长温环顾四周,站起身来,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南华经》。“一般以看书打发时间的人,无非就是看市面上的一些话本,或者诗集。像这本《南华经》,写的都是关于逻辑、想象、辩证的内容,甚是无趣。”随手将书送回书架,孙长温在次席落座。

叶澜微微一笑,没有争辩。“不知孙尚书今日过来有何要事?”由于叶澜性子较为平和,朋友不多,很少有人与叶澜来往,叶澜也就落得个清净。

“早上接到陛下旨意,太史局已经选定冠礼日期,下月二十五日便是殿下的及冠之礼,下官在与太常寺商讨过后决意前来与告知殿下冠礼事宜。”孙长温端起桌上刚沏好的龙井茶,左手掩面,微微抿了一口。

在大秦,普通男子二十岁时要行成人礼,其仪式便是加冠礼,还要加冠三次,表示有权力参与管理、报效国家、参与祭祀。

冠礼的仪式非常隆重而繁琐: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初加缁布冠,表明他已成人,有了成人所应有的一切责任和权利,可以管理人了;二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了;三加爵弁,表明从此有权参加祭祀了。

三次加冠之后,主人就要设酒宴礼宾。接着再拜见兄弟等家人,去拜见地方行政长官和乡里的前辈。加冠青年在向家人和地方长官以及前辈行礼时,受礼者都要答礼,以示家庭和社会对刚加冠的男性新成员的尊重。最后是主人的再次敬酒和恭送宾客。

而皇子的冠礼则要隆重许多。

冠礼之前加冠的皇子需要奏告天地、宗庙、社稷、诸陵、宫观。由太史局选好吉日,太常寺参考旧礼,官吏置办冠礼需要的相关仪物,在文德殿举行皇子冠礼。

冠礼当天,文武百官按上朝次序站立,礼直官、通事舍人、太常博士引掌冠、赞冠者就位。一般情况下,以太常卿掌冠,以阁门官赞冠。然后皇子依照古礼三进”:一进折上巾,再加七梁冠,三加九旒冕。

三进之后,皇子到大殿旁边的东房,换上朝服就位。礼直官等引掌冠者至皇子位并宣读:“岁日云吉,威仪孔时,昭告厥字,君子攸宜,顺尔成德,永言保之。奉敕字某。”礼直官宣读的这段内容是赐予皇子的表字。

总的说来,及冠礼之事还是相当繁琐的。叶澜曾在《礼记》中读到过这一部分内容,也参加了大皇子的冠礼,对于流程还算是比较熟稔。

“有劳孙尚书费心了。”

“殿下言重了,这些都是下官应该做的。另外,陛下还与下官说过,此次冠礼将由夫子亲自为殿下加冠。”孙尚书笑容诚恳说到。

叶澜有些意外,父皇竟然去请了夫子为自己行冠礼,要知道三年前大皇子行冠礼时也不过是由成亲王为其加冠。

“多谢孙尚书提醒。”叶澜拱手以示感谢。

“既然皇子已经知晓,那下官也就不再叨扰殿下了。皇子若有空的话,可以来下官府上坐坐,下官书房内尚有两三本连那浩然正气楼都不曾收录的孤本,皇子若有兴趣,可自行前去翻阅。另外思慕这丫头最近在我面前念叨得紧,直说好久没有见到皇子殿下了,皇子有空也可前去看望看望,满足一下这丫头的心思。”孙长温笑眯眯的起身告辞。

“好说好说,我送送孙尚书。”孙长温没有推辞。

将孙长温送出门外,叶澜端坐在案前。只是这么一些下人便可传递的信息,孙长温便亲自前来传达,且直言不讳的明说孙思慕想见叶澜,那么目的就很明确了。就像皇后娘娘所说,即使联姻了,也还可以纳妾。

叶澜揉了揉额头,有些头疼。刚想让彩娥替自己揉揉肩,只听门外侍女通报;“二皇子殿下,中书侍郎求见。”

……

送走最后一拨人,天色已晚,叶澜揉了揉额头,有些无奈。

这些人的目的都很明确,今日皇榜张贴,叶澜联姻的事情已成定局,今天来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一是来打探叶澜的想法,二来也是向二皇子示好。

叶澜倒是对于联姻的事情绝口不提,来访之人提起也是简单敷衍过去,显然不想在这件事情上面过多的讨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4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