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天之将倾

作者:灯火意阑珊 | 分类:仙侠武侠 | 字数:0

第2章 夫子回京

书名:天之将倾 作者:灯火意阑珊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05-16 14:55

一夜没睡好,第二天叶澜起了个大早。

在侍女的帮助下用过早膳,刚坐在书案面前,就收到了一条消息:夫子月底就要回京了。

对于夫子,叶澜其实感触颇多,当世第一人,学问高绝,却又为人小气……。

位于城中西南角的礼学宫便是夫子创办,其门生遍布天下。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当朝首辅郭安、户部尚书李纯正。其余学生散布在大秦各州,如青州刺史杨声亮,亳州刺史冯程等人,俱是大秦王朝的中流砥柱。

夫子在大秦的地位也可见一般。

关于夫子的年纪,恐怕也只有夫子自己才清楚了,毕竟武道高手活个两百来岁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有考究的最早说法,是在二百年前,夫子不满前朝**,选中了当时揭竿而起的秦武皇,辅助其登上皇位。随后在京城创立了礼学宫,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夫子创办了礼学宫,却不爱插手庙堂只是,近些年来也常年不在京城。

不知从何时开始夫子热爱负笈游历,常常带着一个书童外出游历,外出游历一次花去两三年也是常有的事。

用夫子自己的话来说这就是读了万卷书、便开始行万里路了。

算算时间,距离夫子上次出京已两年有余,现在回来也不算太意外。只是回来这件事情,就可以让接下来的很多事情都发生意外了。

叶澜突然想起了夫子此次游历出行前曾说过,此次游历是最后一次,看遍了大秦的大好河山,接下来便可安安心心留在京城养老了。

叶澜眼神有些恍惚,夫子好像已经很老了……

“彩娥。”

“奴婢在。”彩娥回应。

“皇兄那边最近有什么消息吗?”

“大皇子此刻应该尚在北境,奴婢未曾听到有任何大皇子回京的消息。”

说起叶澜的这个皇兄,也是个传奇人物。名字虽叫叶文,但是却对兵书以外的学问半点都不感冒,从小就酷爱行军打仗,十四岁便随军出征抵御蛮族,出生入死数十次,在军中闯下了偌大的名头。

直至今年,大皇子二十五岁,就已经被皇帝册封为镇北王,领命率军镇守北境。

算算时间,消息应该已经传到了叶文那里。

叶澜摇了摇头,神色有些萎靡。

父皇此次真的是给他出了个天大的难题。

首先叶澜对那位素未谋面却即将定亲的万妖国公主天然就有抗拒心理不说,就两国以联姻为纽带结盟一事,都给朝堂上下释放出一个信号:陛下是否有意让二皇子继承皇位?

若是,联姻便有了说法;若不是,让二皇子做一个无权无势的亲王大秦岂不是更加稳定?

毕竟在此之前,以大皇子在北方捞得的泼天军功外加二皇子的拱手相让,皇位便如探囊取物般轻松。

父皇此举意义何在?是想把我推出来与皇兄竞争皇位还是仅仅只是做皇兄的磨刀石?可是这样无论如何都会把叶澜和大皇子推向对立,父皇是不想让我们俩的关系太过亲密吗?叶澜揉了揉皱紧的眉心。

“彩娥,去母后那里通报下,就说中午到母后那里用膳。”叶澜挥了挥手。

……

青州,襄阳城外。足够四五匹马车并排通行的官道上,一名眉发皆白,身材高大的儒衫老者背着书箱,领着一个小书童,缓缓行走着。

小书童也就十二三岁的模样,唇红齿白,只是瞧着就觉得讨喜。

尚未进城,城墙外头不远有一个挂茶肆的摊子。

许是累了,老者在茶肆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跟店小二要了两碗茶水,付过铜钱,端起其中一碗一饮而尽。

“青峰,这两年随我看过了这青州河山,有何感想啊?”老人笑呵呵的问道,似在单纯的提问,又似在考教。

“夫子,青州多山,地形较为险峻,但这官道却能修的如此之宽。官道之上,商队来往,络绎不绝。一路走来,十里之内,必有驿站。由此可见咱们大秦的国力之强盛。”被唤作青峰的书童怯生生的回答道。

“是啊,国力强盛。”老者有些感慨,又扭头问道那小书童:

“那你知道二十年前这里是什么样子的吗?”

“回夫子,学生不知。”书童喝了口水,回答道。

夫子望向城墙方向,眯了眯眼,开口说道:

“二十年前,蛮族呼延金趁我大秦内乱,国力衰弱之际,率军攻打大秦。而那时的我因不想插手内乱,选择了外出访仙。等我收到蛮族入侵的消息时,蛮族大军一路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已经打到了这襄阳城外。”夫子又跟小二要了一碗水,喝了一口,继续说道:“当时的襄阳城郡守,我的得意门生徐谦,率领三万守军,死守襄阳城,面对呼延金的十万大军,苦苦坚守了半旬。本来援军已经到来,陛下也下旨令人接他回京。但他宁死不撤。直到临死前,也没能等到我赶回来。死前他给我留了一句话,说他徐谦,守住了襄阳,问心无愧,虽死犹荣!”

青峰看到了夫子眼里的落寞,没有说话。世间唯有战争,最是能伤眼前老人的心。

“这次出游,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出游了,你这两年跟着我,我也没有刻意的去教你什么,今天,我就教你一句话:惘论世人,但求本心。”

青峰听的心神摇曳,正在反复体味这句话时。大地毫无征兆地轰鸣起来,酒桌摇晃,歇脚的旅客们惊恐的瞪大眼睛看着茶水跟着木桌一起晃荡,都小心翼翼捧起来,四处张望。

“你们看!”顺着一名旅客的指向。众人望去,只见城门处突然冲出一群铁骑,绵延成一条黑线,向两边展开。尘土飞扬中,高头大马,俱是大秦王朝以一当十名动天下的重甲骁骑,看那为首扛旗将军手中所拿的王旗,鲜艳如血,上书一字:“秦”!

铁骑冲刺而出,浩浩荡荡,气势如虹。

行至茶肆,百余铁骑瞬间静止,翻身下马。动作整齐划一。

领头者是一名身着绯色官袍的文官,许是太久没有骑马,官员有些吃力的翻身下马,一眼便望到了坐在茶肆里的夫子。

快步上前,跪下行礼,恭声道:“学生襄阳城郡守齐国拜见夫子!”身后百余铁骑动作如出一辙,单膝跪拜:“拜见夫子。”

夫子?等到酒肆众人缓过神来,夫子已经在郡守的指引下走进了襄阳城内。

……

“儿臣参见母后。”

“澜儿快来,尝尝母后给你做的菜,瞧你这样,几天不见,都瘦了。”说话的是当今大秦的皇后娘娘,赵慕容。

大红色拖地长袍,绣绘着展翅欲飞的凤凰,栩栩如生。衬得佳人端庄高雅,泼墨长发挽着五凤朝阳髻,两鬓斜插牡丹珠花簪,发端垂下凤涎流苏金步摇,随着佳人一举一动而摇晃,眉间深红花印更添妩媚之姿,岁月的流逝也并在在其眼角留下丝毫痕迹。

难怪二皇子能生的一副好皮囊,皇后娘娘绝对功不可没。

皇后娘娘一把抓住叶澜,往餐桌引,眼里满满都是溺爱。

“快去把饭菜都端上来吧。”

宫女领命,各自忙活去了。

“母后,每次来你这里我都瘦了,再这样下去都皮包骨了。”

大概在天下母亲眼里,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在外面过得永远都不好。

“澜儿尝尝这道菜,母后亲自烧的,看看合不合你胃口。”餐桌上,皇后的手夹菜不断。“你马上就要跟万妖国公主联姻了,别到时候让人看到瘦成这样还不得闹笑话,说咱们大秦连皇子都吃不饱饭。”叶澜有些哭笑不得。

吃饱喝足。

“母后,是不是您跟父皇提议让我去联姻的?”

“是又怎么了,不是又怎么了。澜儿啊,你这样下去不行的,不争不争,自古以来,有哪个皇子不争皇位的?你父皇当年要是不争现在哪还轮得到你做皇子啊。”皇后显得有些苦口婆心。

“那就是母后您提议的咯?”

“你父皇不是也答应了吗?这就说明他是默认这件事情的。你别整天游手好闲了,多去与首辅、几位尚书走动走动。听说孙尚书孙女孙思慕对你挺有意思的,你这孩子,多去看看人家,不要冷落了人家女孩子的心。”

叶澜一脸无奈,揉了揉眉心:“我这下个月就要联姻了,您还让我跟人家女孩子走动。”

“有什么不行的,娶了正妻,还能纳妾。”皇后语不惊人死不休。

叶澜哭笑不得。

……

从皇后那里回来的叶澜,又端坐在书案前。

联姻是从母后嘴里出去的,这点叶澜一点不都奇怪。

同时母后也在提点自己多与朝中大臣走动走动,先打好根基,才能夺那皇位。

关键在于,叶澜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丝争夺皇位的想法。

“彩娥,摆驾,我要出宫。”叶澜扭头对彩娥吩咐道。

叶澜的马车浩浩荡荡离开了皇宫,往礼学宫方向赶去。

行至礼学宫大门口,叶澜在彩娥的搀扶下下了马车,看到了门口路边据传是夫子亲自题字的石碑。上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每次看到这行字,叶澜都会油然的对夫子产生一股敬意。

没有过多的在门口停留,穿过大门。轻车熟路的在学宫里面穿行。面对路上的问候叶澜也只是轻微点头示意以做回应。凭借着自身二皇子的身份,叶澜很容易的就穿过了层层门户,到了此行目的地:浩然正气楼。

抬头望了眼楼顶,楼高八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之所以只有八楼,是因为从一到九,九为极,只建造八楼,也是夫子对皇帝一种无形的尊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3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