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朝,景安五年秋。
丽山的枫叶红了,远观,这里如同一座火焰山,漫山红遍。
丽山不算是大山,但是它的枫叶极为出名,一说,这满山火红的颜色确实壮观,二说,这丽山还有一段典故。
这段典故在大盛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这世间好听的故事总是要不断地讲下去的,就像是山脚下讲着典故的少年。
只见丽山脚下有木台,一个少年正站在上面,下方有长板凳四五条,侧方有一方方正正的实木桌子,上面摆着炭火炉子,炉子上的茶水已经开了,发出咕噜噜的声音,旁边有一摞竹筒杯子。桌子上还立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茶水一位一文。
少年人的声音正处于变音的时期,并不清亮,反倒有一点点沉厚,他穿着单薄的夏日麻衣灰色长袍,长袍已经洗得泛着白,显得破旧但干净。
少年人手中有一块不知道从哪里拿来的实木块,方正又圆润,只见他一拍木头,就开始讲书。
“话说西周末年,适逢荒年,朝廷无道,饿殍遍地,又有异族入侵,百姓苦不堪言,各地势力纷纷揭竿而起,继而引发天下大乱。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我大盛朝太祖便是此时起势的。今日我们要讲的就是太祖丽山起义的故事。”
“话说这一日,有一队妖族潜入到丽山城,杀人放火,吃人肉,喝人血,不到一日,城中大乱,百姓皆惊惧不已,然,官府却畏惧妖族,竟然慌乱中没有开启护城大阵。导致城中百姓一日间竟然死亡上千人。”
少年的声音洪亮,语气中带着气愤情绪,他一拍手中木头:“你们说这样的官府我们要他干什么?”
下方已经站满了了人,听到这里,许是带着对妖族的厌恶情绪和对无能官府的不满,众人也纷纷谴责,肉食者鄙。
“太祖本是丽山书院一秀才,少年豪气,哪里受得了异族入侵,杀我同胞,便去儒服,提长刀,又同二三好友,准备出门杀敌。而这时又有同窗好友劝导,我们读书人怎能做得了这杀伐粗鄙事,且等官府来处理。登时,太祖目眦欲裂,厉声喝道,官府何用,难道等妖族杀我一城之人吗?我自生于当世,便当杀敌建功。言罢,便提刀出门,气势如虹。”
说到这里,众人纷纷高喊,太祖威武,情绪激动。
少年拍桌继续说道:“话说,太祖身高八尺有余,天生神力,且容貌甚伟,振臂一挥,竟然有书院数十人,市井走卒百人跟随。
太祖便带人夜袭这一队妖族,可是哪曾想这队妖族竟然实力强大,其首领更是北方蛟龙后裔,蛟龙大家都知道,它们生来就是妖庭的王族,实力强大,肉身刀枪不入,也是大修行者,所以说太祖这一次是碰到了硬茬。
太祖一行人伤亡巨大,太祖本就不曾修行,最后也被蛟龙所伤,危在旦夕。”
少年人声音沉了下去,又安静片刻,仿佛山河崩塌,下方听众也忧心太祖,虽然它们知道结局。
少年突然又拍桌,继续说:“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在这时,出现了一白衣少年人,背一檀木药箱,闯入战场。没错这位就是我大盛皇朝的神医丞相。丞相当时如仙人一般,竟然让战斗停止,只见他如入无人之境般穿过战场,从药箱中取出一金色药丸,喂入太祖口中。”
少年说得好似他在现场一样,让人身临其境。此时,众人也纷纷松了口气,神医丞相的丹药是大盛最珍贵的东西,传说,只要有口气,吃下丞相的丹药便能恢复如初,对于修炼者,更是能提升修为。
少年继续说道:“这没一会,太祖竟然好了,而白衣丞相已经离去,却又留下锦囊,下有一张白纸,纸上写到,若遇上生死危机,打开锦囊。太祖在心中记下救命之恩,把锦囊放入怀中,便提刀又战。
生死徘徊一次,太祖竟然念头通达,成为修行者,一朝入境便是玄灵境,更是悟得圣衍刀法,一刀十里,斩蛟龙之首。”
众人纷纷满意点头,为太祖神勇骄傲。
少年人望了望天色,觉得还早,且故事没有结束,便继续说:“各位,且说太祖是不是立了大功?”
众人附和。
“可是,太祖事后竟然被官差抓捕入狱,原因呐,竟然是太祖先前在书院的一番话,言语了官府无用,便获罪藐视朝廷。”
“你们可知,这种治罪太祖的威风凛凛的官府众官员,妖族来袭时,他们是在哪里吗?”
众人纷纷摇头。
“他们是在府衙躲着,大门紧闭,且,守城阵法不是他们忘记打开,而是布置在府衙上方。原因竟然是节省朝廷资源,毕竟守卫城市的大阵可比守卫府衙的大阵节省。
也就是这次,太祖对朝廷失望至极。监狱里铁窗里的月光显得如此明亮,太祖本人喟然长叹,自己在与蛟龙对战时已经受了伤,已经无力反抗了。太祖已经明白,那一城城守是肯定要杀了自己的,之后杀了妖族王族的功劳也就是他的了,这可是大功一件。”
“正所谓英雄不死在战场,却将没于营狗之人手中。你们可服气?可甘心?”
众人也纷纷骂狗官无能,不识好歹,残害忠良。
少年拍桌:“太祖自然不服,然后又想到,那救过自己一命的白衣少年。便从怀中取出锦囊打开,其上有一张黄符,紧接着这黄符一闪,带着太祖竟然消失了。
当太祖再次出现竟然在这丽山山脚,也就是各位所站的地方。”
听众不由四处张望,不免想像,太祖当时又是什么境地。
“而此时神医丞相正在此处等待,太祖立即俯身道谢救命之恩,可是当时还是少年人的丞相却扶住太祖,相问,医者可能医天下?
少年太祖一听这话,便陷入了沉思。
正当此时,一股夜风吹来,满山的枫树哗哗作响,太祖想起了小时候的时光,那时固然不富有,但是他还有家人,秋天还能被父亲领着前来丽山赏枫,可是如今天下大乱,父亲被征兵,战死,母亲也郁郁而死,自己侥幸考得一秀才又有何用?
太祖暗暗下定决心,便对神医丞相说,天下大乱,百姓何其无辜,我等生于乱世,正当重整河山,收复神州。神医丞相闻言,笑曰,善。”
“当夜太祖暗中回到丽山城,联系旧友,攻入府衙,说来这神医丞相乃是当时绝顶的天才,医术很快便掌握护城大阵,此时大势已定,太祖领人抄了城守府,没想到竟然搜出金银无数,灵石一库房。太祖便怒斩城守。
当夜,太祖举起义旗。”
少年人拍桌,结言:“太祖一生波澜壮阔,如那中州一战定天下,北望城三计退龙妖,更是精彩绝伦。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明日分解。”
众人闻言,便纷纷散去,少年人看看桌子上的铜钱,已经堆成小山了,便眉开眼笑,这里有些是听客们的茶水钱,他们取茶水会给一铜钱,还有部分是听客的打赏钱,觉得讲的好的,富有的也会给些许。
少年正收拾,把炉火灭掉,茶壶和茶具也收到了少年从树后拿出的木箱中。
一个在长凳上坐着的老人还没有走,他手里还有一杯茶,冲着少年喊:“刘书,你把茶壶给我留下,我帮你保管,保证完完整整还给你。”
名叫刘书的少年迅速把木箱盖子盖好,冲着老人努努嘴:“您老就不要打我这紫砂壶的主意了,这可是我家传的,还有我这套紫砂壶的配套杯子可都是你打碎的,没让你这个穷老头赔我,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老年人晃了晃头:“你这孩子也体谅体谅老头子年纪大了,手抖,拿不稳杯子,也很正常嘛。咋还计较上了。”
“我不管,反正不给你紫砂壶。”
刘书一边说一边把长凳搬到四方桌上,老人识眼色地站起身,让少年收拾。
长凳,装茶具的木箱,和少年站的木台都放到了桌子上,瘦弱的少年钻了下去,扛起大桌子,朝着登山路的右侧走去。
老人还在捧着竹筒杯子,里面的茶还没有喝完,他就跟在少年后面絮叨:“你看我给你住处,教你读书写字,你连个茶壶都舍不得。我还指望你给我养老送终呢,看来是指望不上喽。”
少年背着摞了很多东西的桌子,走路却很平稳,桌子上的东西都不晃动一下。
往登山路的右侧走个大概两里地,就会发现有一条上山的小路,再沿着小路向上一里地就到了老人和刘书的家。
所谓的家是两间茅草屋,一间厨房,一间正屋,正屋里面有三间房间,最左边的是刘书的卧室,最右边的是老人的卧室,中间的那间算是正堂。
刘书把东西放在正堂,背起木箱,便要往外跑。
老人伸手拦住刘书:“急着投胎啊,你个小兔崽子,中午饭还没做呢,你想饿死我老头子啊。”
“锅里有粥,你热热吃吧,今天丽山书院的藏书阁免费开放,而且每人可以买一本。”
老人掏掏耳朵:“多少钱一本?”
刘书捂住装钱的口袋:“二…二十文一本。”
“啥?二十文?”
刘书赶紧解释:“这已经很便宜了,其他书店的书比这高出五六倍的价钱。”
“哼,我咋说也是个秀才,怎么会不知道书价。”
刘书看看老头子的邋遢流氓样,嘀咕:“谁知道你是不是秀才。”
老人一巴掌拍刘书头上:“我可听见了。”
又看了看少年急切样,说:“刘书,刘书,你可真真是没起错名字。去吧,别忘了给我带个烧鸡,今天也赚了不少钱吧,你看看城东陈记酒铺的二月香还有不,给我整一壶,好久没喝酒了。”
刘书看老人放下胳膊,快速跑了出去。
“大夫说让你戒酒,酒就不买了,烧鸡会给你带的。”
老人看着少年的身影笑骂:“小倔驴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