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乱世戏子

作者:张大鸟 | 分类:东方玄幻 | 字数:0

第二章:破镇龙(上)

书名:乱世戏子 作者:张大鸟 字数:4.3千字 更新时间:05-17 22:38

(中洲历242年3月10日晋州镇龙关)

东方的天际刚刚吐露些许微光,掩去了漫天星辰。高达三丈的雄伟城墙上,身穿皮甲的戍卒们正往返巡视。路途遥远,皇帝驾崩的消息尚未来到这里,镇守边疆的士兵们享受着一如既往的安逸。远处的潇江上薄雾渐起,依稀有人撑着小舟到来,那是往返于渥野和启国之间的行商。

“李什长,我们又给弟兄们带东西回来啦!”将船只停靠在渡口,负责验查的士兵们走上前检查货物。一个约莫四十岁不到的男子来到领头的士官面前,一脸殷勤的从包袱里掏出几件新鲜物事,双手奉了上去。

“哈哈,看来赵老板这趟又赚了不少。让我看看你带了什么好东西。”士官哈哈一笑,伸手接过一看,原来是渥野独产的几株药参,“哎哟,这可是值钱玩意儿啊,赵老板有心啦!”

“嗨呀,几件小东西,不成敬意,什长最近还好吗?”

“还是老样子,太平得很。”李什长笑笑,吩咐身边的手下将药参收起来,冲着不远处检查货物的几个士兵招呼一声,“好了好了,时间拖这么久,再耽误了人家生意!”

“哈哈,什长如此善解人意,赵某多谢了!”赵老板笑眯眯的向李什长躬身行礼,转身招招手,叫伙计们将货物架在车上,再向一众士兵拱手道谢,领着商队缓缓离去了。

“一路顺风啊!”李什长笑着嘟囔一句,望着泛起淡淡云雾的潇江,再度发起了呆。

他们已经整整一个月没有见过其他人了。

中洲辽阔的土地上目前只有两个国家——启和渥野。自启建国皇帝,即成帝洛子建起,直至武帝以来的百余年时间里,两国一直以潇江及苍梦山为界,和平共处,未生斗争;届时天下雄关“镇龙”尚未诞生,只有一座被当作贸易中枢的普通关隘。到武帝洛华治时,年轻的皇帝一心想要创下千古的伟业,一意孤行引兵北伐。于是他撕毁和平条约,切断了与渥野长久的贸易关系,修建镇龙关作为北伐的总据点,携举国之力渡江与渥野一战。

然而当北伐的大军登上一望无际的科尔沁草原之时,迎接他们的是渥野的精锐——“铁虎”骑兵团。这群身着黑铁甲的草原人提长马刀冲锋,仿佛漫天的飞蝗侵蚀碧色的原野。启国头阵五万士卒匆忙迎战,主帅张甫直接战死。后来两国鏖战半月,死者们的鲜血染红了潇江流水。眼见战事未能占优,再加上群臣不断劝谏洛华收手,满心宏图壮志的武皇帝终于感叹一句“天不佑朕”,与渥野停战讲和了。

战争结束,镇龙关重新担起了贸易枢纽的角色。只是由于战事,渥野国力消耗巨大,而且草原儿女爱恨分明,对挑起战争的启国人他们很难生出多少好感。于是这数十年来,想要通过镇龙关来到启国做生意的渥野人屈指可数。而启国的商人们大都也不愿到渥野去赚些并不算多的油水,长此以往,镇龙关便成了现在这副样子,运气好了过上半月就能见到不同的人,若是运气不好,说不定半年过去都碰不到人。

赵老板一行人算是李什长的老朋友了。这支规模中等的商队固定每两月往返于渥野与启国之间,每次途径镇龙关时,这位颇有些精明的赵姓商人都会送给他们不少礼物,以图检查货物的士兵们能行个方便。李什长大概知道赵老板时常会从渥野带些被贵族们称为“欢乐草”的东西回去,那玩意儿常被些纨绔子弟研成粉末点燃了当烟草吸。启国在明面上是禁止欢乐草的,因为它上瘾且致命。可总有些权贵想尝个刺激,时间一久便有了赵老板这样偷运的人。

“吸吧,迟早吸死你们。”李什长心里常常这么想。

“什长,今天的雾气怎么这么浓啊?”负责收系缆绳的士兵满脸惊奇的看向江面,那雾已然遮住了朝阳的辉光,像是无边的巨口吞噬过来。

“这倒稀奇。来吧弟兄们,咱们往一块儿凑凑,别一会儿找不到路瞎跑掉水里了!”李什长很快便从思绪中清醒过来。他一边招呼一声,一边也是暗暗称奇——自他驻守镇龙关三年以来,潇江还是第一次起这样大的雾气呢。

然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看见这样的雾。

“老师,我们到了。”

与此同时,就在这漫江浓雾之中,通体涂装红漆的战船队列正向镇龙关口齐头并进。那之中有一战船格外庞大雄伟,长七丈宽三丈,上下忙碌着的士兵们衣着亦不同于其他舰船上清一色的黑皮甲,而大都为赤色战袍。在这艘战船高高的甲板上,身披银甲的老将恭敬地单膝跪倒在圣灵主教身旁,眼底隐隐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通知全军,准备登陆。”主教的目光穿透雾气直击镇龙关大门,淡漠的语气里不带任何情绪,“告诉他们,粮食和女人,那座城里都有。”

“谨遵老师圣意。”披甲老将行礼起身,大步走下甲板准备指挥上岸。待他走远后,一个同样身着特制银甲、脸上却佩戴面具的身影自桅杆上一跃而下落在主教身边,盯着那远去的老将低语一句:“我还是不能相信他。”

“放心吧,他可以信任。”主教苍老的面容上流露出一丝无奈,“再说了,就算他假意屈从于我又如何,贱民永远只是贱民。”

“我只是担心你的安危。”

“哈哈,我已经活得够久了。”满头华发的主教看着面前的身影,抬手轻轻抚摸那面具上精妙的花纹,突然欣慰的笑起来,“每次看着你我都感觉像是在做梦,时间过得真快,你都长这么大了。”

戴面具的人不说话,只是微微前倾身体,想让那只布满岁月刻痕的手多停留在自己脸上一会儿。

“放箭!”老将嘹亮的声音自下层传来,打破了两人之间难得的温馨时光。凌厉的箭矢呼啸而过,洞穿了岸边驻守着的士卒。

“战争终于开始了。”主教喃喃道。

浓雾步步贴近城墙,当值的戍卒们看着自己身边的同伴渐渐“消失”在自己视野中,心里满是惊奇。他们看不到,远处的潇江岸边此时正有战船登陆,身着红袍的士兵们列阵祈祷,俄顷竟有风来。雾气有了风力相助,吞噬镇龙关的速度又加快了不少。

银甲老将跃下船,远望这座耸立在自己眼前的关塞,不断有黑甲士兵自他身边跑过。流动的人潮里,满头银发的老将突然有些恍惚。

“是因为年纪大了吗?”他低下头,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佩剑。回忆不可遏止的汹涌而来。

那年他二十七岁,一心想着要闯出一番大事业来。恰逢皇帝决意北伐,那个暴躁的年轻人在朝堂上罢免了约莫半数的老臣,走下皇座亲赐将军剑于他,叫他全权指挥北伐大军。得剑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无数道羡慕的目光狠狠灼烧着他,他不由自主地高声宣誓:

“臣愿为陛下荡平整片科尔沁草原。”

然而与渥野的战事并不顺利,人们开始在背后埋怨他指挥不当,更有人说他是靠皇帝堂弟的身份才当上的武尉拿到的兵权。他不理会,只默默忍受着每个人的非议,耐心等待证明自己的机会到来。直到那一天,渥野的“铁虎”直击大军后方,非要亲临阵前的皇帝性命危在旦夕,他跨马狂奔在逃跑的士兵之中,大声呼喊着“随我救驾”。流矢紧贴着他面庞划过,身边四散的鲜血洒在他的身上,那一刻的他只想着一件事:这就是上天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乱军之中救驾,浴血归来的他果真成了英雄。尽管北伐最终也未能决出胜负,可这并不妨碍人们传颂他伟大的事迹,再也没有人说他是靠关系才上的位。然而战争结束,被他拯救过性命的皇帝却开始警惕他的声望,逐步架空他的权力;朝中的臣子三番五次寻找他的事端,似乎那些高声称颂自己的人都巴不得要他的命。无奈,年仅三十的他主动提出告老还乡,将自己的一切都交出去,只求能够远离朝堂,苟且的活下去。

那时的他想着自己这辈子算是完了,满心的宏图壮志化为泡影,只剩下对这个朝堂,乃至这个国家对自己恶意的不解与仇恨。

直到一个漫天繁星的夜晚,圣灵教的主教与圣女前来拜访。

他是从来不信什么宗教的,这一点和皇帝痴迷神鬼的儿子刚好相反。对于这个把总部设在武阳的教派,他更是一向没什么好感。可当那个圣灵教地位最高的老人越过护卫站在自己面前,漆黑的天穹生出万丈霞光,一旁的圣女飘然而起、高声诵读神谕之时,他却情不自禁的拜倒在地。

“圣灵大人在上,我洛子阳愿意舍弃一切来服侍您,只求能沐浴您的恩泽,让您的荣光照耀着我,领我走向辉煌。”

而后他拜了老人为师,静静等待复仇机会的到来,却未曾想到这一等,就是三十五年。

光阴静静流逝,他已年逾花甲,当年给予自己权力却又夺走它们的皇帝早已病死,那些想要他性命的老臣也大半故去。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今的他是为了什么而战。只有看着老师和圣女的时候,他才会重新忆及些许狂热,想起当初自己心中燃烧着的火焰。

三十五年的时光过去,他们脸上竟未留下半点痕迹,一如往日初见时的模样。

拔出如自己一般苍老、不再焕发光彩的将军剑,将它指向浓雾后那座熟悉的城池,洛子阳深吸了一口气。

“妖魔自视甚高,以天下万物为蓬草,或有自称明达怀善者,尽皆虚妄,切不可信……”他低声喃喃,随即自嘲的笑笑,抬起了头,仰天高呼:

“全军听令,准备破城!”

“军爷!军爷救命啊军爷!”

朱红色的城门后隐约传来女子的呼救声,合着扑面而来的浓雾显得分外诡异。临时赶来守卫城门的刘都伯掏了掏自己的耳朵,扭头询问自己的一众部卒:“你们有没有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

“听见了听见了!都伯大人,我也听见了!”一旁的几个老兵率先七嘴八舌的乱答一气,有个平日好色的更是大叫起来,“都伯大人快开城门啊,这姑娘声音怪好听的,万一是个娇滴滴的美人咋办?”

“**你给我住嘴。太守此前吩咐过,今天这雾气绝不寻常,吊桥已经放下,除非是外面留守渡口的几个兄弟回来,否则城门绝对不能打开。再说了,咱们这边平时来往的人少得可怜,方才刚有一帮行商进城,怎么可能这么快又来人了?”

“救命啊!杀人了,军爷救命啊!”女子急促的呼救声不断传来,刘都伯听得真切,心头却有些软了,“这女子,你是从哪里来的,外面怎么了?”

“军爷!小女子本是晋州人士,今早随丈夫入江捕鱼。没料到江上起了大雾,我与丈夫撑船飘荡许久才靠了岸。”女子原本柔美的声音由于惊慌而逐渐变得尖利,“可,可等我们上了岸,却发现那渡口全是死人,全是死人!”

“全是死人?这女子,你可看得真切?”刘都伯心中突然生出一股凉意,“若是谎报,这可是杀头的罪名!”

“真的,我真看见了!全是死人,满地都是血,我吓得四处乱跑,结果就摸到这儿来了!”女子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军爷,求您开门救救我吧军爷……”

“都伯,难道李什长他们……”

“都伯,开门吧,女的也不可能是军人,万一她所说属实呢?”

“都伯……”

“都别说了。”刘都伯低声喝止了满脸疑惑的部下,稍加思索后迅速吩咐道,“**、胡武人,你们两个去开城门,开一道缝儿就行!其他人随我上前戒备,注意别走散。接下来大伙都把招子放亮点,谁都不准大声说话,否则我拿他是问!”

“是!”众人低声应道。

“嘎嘎嘎……”硕大的城门一点点开启,雾气不断涌进来。刘都伯努力辨识,只见那雾气里好像立着许多黑影,再细看时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女子的哭求声不知不觉停了,一股怪异的窒息感笼罩在众人心头,士兵们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长刀。

“不对,关城门!”刘都伯高声下达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命令,而后便看见一双妩媚的眸子出现在自己面前。他举刀横档,却感到脖子微微一凉,似乎有什么东西喷涌而出。

“完了。”刘都伯无力的向后倒下,隐约中看到有影子在自己部下中间飞舞。他想再说些什么,嘴巴里却只吐出些温热的血液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5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