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兵策

作者:伯篪 | 分类:历史架空 | 字数:0

第三章:雒阳大市

书名:兵策 作者:伯篪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05-16 16:51

大燚世家林立,他们掌握了大燚帝国太多的资源,譬如土地、人口和书籍学问。

大燚文、书以简、牍和帛书写传阅。简、牍多为竹板或木板制成,制作麻烦,且携带不便。帛倒是轻便,但制作成本太高,略显奢侈。

记载、传阅不便,成本高,不是一般庶人能用得起的,更不用说占大燚绝大多数人口的贫农佃农,甚至奴隶。

如此,世家垄断了学问、知识。再加上世家不断兼并土地、掠夺财富,百姓就更难出头。

而大燚没有学问,无法为官。即便是有了学问,无人推举为当地孝廉,同样无法入朝。

耿翼和耿武尚年幼,还不能举孝廉入大学。但毕竟是世家子弟,耿忠又是当朝重臣,求学还是很容易的。

况且耿氏本就是扶风望族,教习四书五经、六韬三略先生自然不少。

耿忠不仅将耿氏祖辈总结的兵法精要传授给三子,同时求得当朝大儒,太尉岳恢,教授耿翼和耿武兵法。

岳恢定的每月例行训诫,耿翼耿武都会准时上门拜访受训。

不过以耿翼的性子,训诫之前,自然要去一趟雒阳最热闹的地方。

大燚之威,寰宇皆服。四方蛮夷臣服之后,年年前来朝贡。朝贡之时,四方蛮夷自然会见到大燚各式各样的先进事物。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四方蛮夷甘之如饴。

精美的玉器、丝绸,锐利、坚硬的武器防具,富足多样的食物,让四方蛮夷无不趋之若鹜。

外族来得多了,大燚商贾也会看到商机,九州各地赶往雒阳的商贾也自然络绎不绝。北狄、西戎、南蛮、东夷各个大小部落的商贾,齐聚雒阳。

雒阳大市和雒阳小市应运而生。

大市,座落在洛阳城东。这里聚集了大半前来雒阳经商的商人,主要以北狄、西戎各部和西域诸国的商人为主。他们人数众多,需求旺盛,整个雒阳大市从早到晚几乎都没有安静停歇过。

“阿武,赶紧的。”

催促着耿武下马,耿翼兴冲冲的快步踏入了雒阳大市的入口。

朝廷对大市的治安很是注重,除了各处常有出现的游缴卒吏,偶尔还会有负责京都防务安全的执金吾门下左右辅都尉领军督查。

虽然巡查得严厉,但是想要入大市却很简单,下马卸兵甲就可以随意进出了。

比起耿翼的急切,耿武还要兴奋些。因为每次来大市,耿武都能胡吃海喝,肉酒都是大口大碗的往嘴里灌。

“二兄,我没先去吃肉可好?”

“吃吃吃,一天天的就知道吃。”看着还没开吃就已经满嘴口水的耿武,耿翼很无语,“等我把事情办完再说。”

“哦。”

耿武闻言,兴致顿时就下去了,甚至还感觉有些委屈。

耿翼虽然没有耿武那震得让人掉下巴的神力,但是耿翼的武技丝毫不弱,跨步之间不沾丝毫的在人群之中飞奔。耿武就简单了,如同黑熊入林一样,凭借魁梧的身材和神力,在人群之中横冲直撞,一边冲撞还一边震耳欲聋的吼着二兄等我。

一时间,两兄弟附近鸡飞狗跳。

大市之中很多北狄西戎,相比大多大燚子民,他们要强壮许多。耿翼两兄弟的行为自然有冲撞之嫌,不过当他们看清耿翼和耿武的长相之后,就每人敢上前理论了。

毕竟之前找他们理论的人,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的。后台比不过对方就算了,关键是围殴也不是对手。

“钱家老丈,我又来了。”

一番闹腾之后,耿翼在一个铁匠铺前停了下来。

铁匠铺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年约五十的壮汉,还有一个应该是刚及冠青年。

一句老丈,让壮汉有些不爽,毕竟自己明年才到五十。

“小郎君是找到好块铁了?”壮汉和青年叮叮当当的敲打这铁毡上烧红的铁片,用低沉的声音问道。

耿翼没发话,耿武从背上的行囊捞出一坨灰白的金属扔在地上,发出一阵沉闷的咚声。

“咦?百炼钢?”钱家壮汉瞟了一眼,然后惊奇上前,轻松将数十斤的金属抱了起来,又是咚的一声,放在了案桌上。

“小郎君倒是有些手段。”这可是大燚冶炼铸铁技术之最,百炼钢,坊间很难见到。而且钱家壮汉看得出来,这块金属比百炼钢还要好。

“那是,我二兄可是...”

耿翼打断耿武的得意,接过话说道:“钱家老丈尽管施为便是,工钱按照上月说好的翻倍,下次休沐的时候我来取。”

被耿翼打断,耿武也没有不满,只是委屈的瘪了瘪嘴,然后大声嚷嚷:“钱家老丈,我那柄长刀的刀柄可要用上好的拓木哦。”

耿武的话,让钱家壮汉嘴角微抖,暗自腹诽:为了一柄趁手的武器,数十斤的百炼钢,又还要上好的拓木,这些官家郎君真实不把钱财当回事。

大燚帝国的冶炼铸铁很广泛,除了官家,民间都有很多小作坊铁匠铺。可即便如此,生产的铁器也不够兵马装备和农业器具。

大燚帝国兵强马壮,强悍在于大燚铁骑和悍不畏死的精锐步兵。不管是铁骑还是悍死的步兵,用得最多的兵器便是长枪。而长枪除了重要的枪头,枪柄更要用坚硬且柔韧的木材。

其中以梨木用得最为广泛,至于拓木,也只有大燚精锐部队和部分优秀将军才会使用。当然,钱财富足的世家、官宦商贾子弟不在此列。

要知道,即便是普通的枪胎拓木,也价值千余钱。上好的拓木,万钱也不为过,甚至在雒阳大市也一木难求。再加上他的工钱和百炼钢,耿翼两兄弟的武器,造价逼近十万钱之数。要知道,即便是在富裕的雒阳,普通5口之家一月的用度也才一两万钱。

耿翼想了想,购买拓木话费不小,估计还要钱家老丈托托关系才搞得到。于是从怀里掏出五颗金五铢,扔给钱家老丈说道:“钱家老丈,购买拓木的钱我先给了。如果有剩,就当做工钱的定钱,如何?”

五颗金晃晃的金五铢一出现,铁匠铺四周热闹的商贩和行人都稍微安静下来,好事的甚至慢慢开始围了过来。

“这是哪家小郎君,当真阔绰。”

“金五铢啊,俺从来都只是听说呢。”

“耿定国一世忠义廉洁,怎么生了这么个小郎君?”

周围议论的声音不停响起,尤其是其中一人点出了耿翼的身份之后,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耿忠世袭定国候,在朝又有多次平叛之功,尤其是出征北狄,几乎效仿先人封狼居胥。雒阳城的百姓,都称呼耿忠为耿定国,以示尊崇。

至于偶尔出现在雒阳的耿翼,褒贬不一。有说耿翼智勇无双,豪爽耿直的。有说耿翼挥霍无度,纨绔无知的。至于耿翼的名声为什么存在争议,那是耿翼有纨绔的行径,也有怒怼阉人的豪迈。

在大燚,金银很少在外流通。就算有大宗交易出现,几马车拉五铢钱的现象也是常见。每次金五铢出现,都会引来一阵围观。能够使用金五铢的,非富即贵。

大燚的钱币,多为五铢铜币,一千钱为一贯,10贯为一金,一金的铸造模样,和五铢铜币一个模样,只是材质是金子而已。

大燚银币也有,千钱为一银。但是大燚对银矿的开采不及金矿,导致金子越发多,银子却更显得稀有。长此以往,大燚钱币的流通多以五铢铜币和金五铢。

钱家壮汉没有说话,只是掂了掂手中的金五铢,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一旁的钱家青年对于耿翼的豪放,倒是显得很感兴趣。

至于金五铢,钱家青年倒不是太在意。毕竟以他们钱家的铸造之术,如此大单也是接过的。

“老丈,那就麻烦你了。”耿翼高兴点点头,然后招呼耿武朝雒阳大市里走去,毕竟答应耿武要带他胡吃海喝的。

事主离开,好事的人们自然也没了兴趣,该干嘛干嘛,铁匠铺附近很快恢复了热闹的景象。只是在人群散开之后,铁匠铺门口多了几个肤色和着装都不同于大燚子民的人。

【作者题外话】:新人新书,恭请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5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