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三国梦

作者:叫我魏叔叔 | 分类:历史架空 | 字数:0

第134章 孔融,你没得选择(1/4,求…

书名:三国梦 作者:叫我魏叔叔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5-17 23:30

最近这两年,是孔融人生中最最黑暗的两年。

首先是自己奉为人生信条的尊君之道,被王允以身死道消的方式撕扯的七零八落。然后自己最信任的手下--武安国,被贼人阵中斩首。好不容易迎来吕布这等猛将归降,可偏偏!

“可恨那竖子,骗我数万兵卒客死他乡,魂难归兮!”孔融悲自心底起,泪从眼角落。

“大哥,对于这些兵卒的家人,我们怎么交代啊。”孔褒哭丧着脸。

孔氏兄弟皆为当时文豪,虽然对于各个诸侯的态度有别,但是对于百姓,只有无尽的珍惜。他们都是孔子思想当代的践行者,青州在孔氏的治理下,虽然有些闹匪患,但整体上依旧算是平和。

“抚恤金翻倍吧。”孔融低沉道。

“事倒是好事,可是这钱财。。。”孔褒负责孔氏财政,之前为了满足吕布和张辽的兵力需求,已经事花费了不少钱财。可现在所有训练有成的兵卒跟着吕布去支援,然后自刎了近一万;所有的新兵因为自己的计谋,被袁全全部“剿灭”。

现在的孔氏防御,比武安国刚死那时候都薄弱。而且不能太细想,不然这眼泪绝对忍不住。

“这钱孔氏子弟出吧。”孔融这句话,在这个时代可以算作极为有魄力的。也许有世家家主会做这样的决定,但其余家族长老绝对会联合一致反驳回去。正是因为孔孟思想是孔氏的根基,所以全族上下在付出这方面才能这般统一。

“好。”孔褒的面容比之前可是憔悴了不少。

“那袁全的商队呢?”孔褒阴冷的问道。

“明面上再挖一成,要是特别肥,再联系人截杀下来。”孔融平淡的说道。

孔融这是准备羊毛出在羊身上了,而且看着情况,今后所有经过青州的商队,都要被孔氏私下多剥削一层了。

至于最终落在谁身上,那就不是孔氏要管的了。

。。。

某天。孔氏书房。

“恭祖居然把徐州让给了刘备??”孔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虽然他本人对于刘备还是很有好感的,但最多也就限于出手相助,政策扶持。

“这陶恭祖是疯了,这样一来,可是不给子孙留下任何遗产了。”孔融作为承蒙孔子福荫最多的得利者,自然信奉同样的道理,做人不仅仅为为自己挣名望,更要为子孙谋福利。所以,陶谦的选择,让孔融极为不耻。

却不知这恰恰是陶谦的智慧,历史上除了孔子这位公认的‘老师’,哪有一个世家可以香火鼎盛的传承千秋万代。自己死后,名与利如握不住的沙,那不如潇洒的扬了它。还能让平庸的后代少遭受一分妒忌。

缓步走到粗略的地图前,每一位诸侯,都有所标注。

孔融认真的将陶谦的徐州,更改成刘备,审视几番,目光还是忍不住的留意到离自己不远处的那一黑点。

“袁全,袁全。你到底何时才露出你的狐狸尾巴呢?”孔融虽然也想在大家面前揭露袁全的真面目,可是自己现在自身难保,整个孔氏都在袁全的阴影之下。

作为家长,孔融必须找出破局的方法。

在书房一呆就是三天。

当孔褒终于忙完抚恤金发放的事情后,回来看到的孔融,已经不再是他熟悉的那个衣冠楚楚,风流倜傥的大哥了。

胡子邋遢,双目无神的孔融,直勾勾的傻看着桌子上的地图。

“大哥,大哥。你怎么了?”孔褒急忙上前,猛烈的摇晃孔融。

“没什么,我找不到破局的办法,找不到。”孔融瞳孔收缩,终于是有了点光亮。

孔褒在孔氏一直都是以孔融为尊,突然自己的信仰变成这样,孔褒自然难以接受。知能不停的鼓励,希望孔融振作起来,继续带领孔氏子弟披荆斩棘。

“主要是因为袁全么?”孔褒似乎在心里确认这什么。

孔融苦笑道:“不。袁全还没成长起来。现在袁氏势力膨胀极快,那袁术称帝之心,路人皆知啊。”

“况且你看看那伪忠之臣曹操,公然越界,兵伐豫州、徐州。”

“再说回我之前寄予厚望的刘备,突然间成了徐州之主。别忘了,最开始他那泰山郡可是我和恭祖给他的,前期的钱粮也是我们不遗余力的支持。”

“这意味着。。”孔褒试图理解孔融话中的意思。

“很明显,因陶谦老迈不堪,刘备那小人借助援兵之事,直接陈兵列队,以陶氏子孙后代性命相要挟,逼迫陶谦‘禅让’自己啊!!”孔融对着空气怒吼道。

“可我们之前那样帮助他的啊。”孔褒有些难以置信。

“小皇帝如此,刘玄德如此,刘景升也如此。悠悠大小数百世家,唯我孔氏恪守君父之道,可刘氏一脉竟如此待我。王已臣何以臣?”孔融的动情演讲,似有夸大自己家族作用的嫌疑,但在场是自己兄弟,那这情绪不就瞬间共鸣了嘛。

二人在书房内,呜呜耶耶的哭着,忽然听到门外的敲门声。

“老爷,袁全送来一封信。”门外下人无情的打破了这样难得的氛围。

“咳咳,你去拿一下。”孔融毫不客气的指使着弟弟。

接过信后,孔融顿时面色红润,突然猛地将书信丢了出去。

极其不雅的骂道:“袁全小儿,岂敢如此羞辱孔氏。淦恁老娘!”

孔褒不解,再次快步拿起信件,快速浏览起来。

首先直白的捅破了孔氏面对的困境,而且因为最佳盟友陶谦的离位,更是显得孤立无援。

如果不想埋没自身才华,让祖上蒙尘。不如考虑来青岛教书,但只要求三十岁以下的人来!!

“为何年龄有限制?”孔褒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丝异样。别人求学,都要找资深的老学究教啊。

如此不合常理的选择,自然被孔融一眼看破:“年轻人思想没有稳定下来,极其容易互相影响,他袁全又创立仁教,教义与祖先部分推崇的道义相同。所以他想‘污染’我们的年轻一代,既给他自己打响在世家间的声望,又给自己的思想成功溯源!”

“刘备是盯着陶谦的位置,这袁全是盯着我们祖先的位置啊!!”孔褒心惊。

那这样一来,自己一开始想的负荆请罪就可以不值一提了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8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