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这态度,让鲁肃一愣。他想过各种情况,就是没想到贾诩会这般理直气壮地狂妄。
“是不是想不明白我怎么会这样啊?”贾诩哈哈大笑,一点也不介意鲁肃的呆滞。“你我年岁相仿,我就直说了吧。”
“是公子一直宣传这座城市的建设功劳属于每个人。所以你去问路上的行人这个问题,他们也会回答你同样的问题,语气也是同样的骄傲。”贾诩的话让鲁肃又是一愣,喃喃道:“功劳是属于每个人的?上位者居然不邀功自傲?”
贾诩爽朗笑道:“当然。当下就我一个文臣,其他人多是暂行文臣之事罢了。所以我缺少一个可以帮我的人。”
“文和现在的状态与我记忆中的你迥异啊。当初你为人圆滑,做事滴水不漏;现在你有了少年时该有睥睨天下豪雄的态度,多了一股自信,可喜可贺啊。”鲁肃轻声恭贺道。
鲁肃缓缓闭上眼,再次睁开的时候,眉眼间也散发出强烈的自信,“我也是豪强家主,自认学识渊博,可从来没有将主动权交给他人的时候!”
一个势力处于扩展期,需要的就是这种张扬和自信,才能在万千阻碍中杀出条血路。只有在这种冲劲的领导下才能逆着大势硬生生开创出不世伟业。
“好,那让我听听你的看法。”贾诩看着气场全开的鲁肃大笑道。
“文和想干什么?”鲁肃看着贾诩眼睛问道。
“公子说,想创造出一个没有压迫,可以让人吃饱穿暖,和平温馨的世界。”贾诩平静的说道。
“收胶州,并徐州,吞豫州,破袁绍,纳并州,统领中原之势,终鲸吞天下,身归正统。”鲁肃笑眯眯的看着贾诩,好像在说这等谋划连我都能看出来,他人岂会不知?!
贾诩对于鲁肃的笑意并不在意,强调道:“公子本身不喜杀戮。若按照此道,期间不止要坑害自己兄弟,最终难逃一个独战天下的局面吧。”
“大方向不是由你贾诩把控?”鲁肃不敢置信的问道。
“当然不是。公子自有一颗仁德之心。以武统一,绝非上策。”贾诩肯定道。
鲁肃力争道:“可争夺天下难逃一战,不死人不流血,如何能成万世功业?”
“还是让我来说吧。”袁全结束“偷听”,推开门,直接坐到鲁肃对面。
“鲁肃你误会了。我不是不敢战,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战斗。温水煮青蛙的道理你懂吧。我要通过其他手段,蚕食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富,降低他们的人口。当他们最后反应过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想对于我对战也是螳臂挡车,垂死挣扎!”袁全认真道。
“计划听起来不错,可如何实施啊?”鲁肃充满了好奇。
“经济。”袁全倒不是刻意卖弄,但就在他想进一步解读,然后稍微拓展下,显摆下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时候,就看到鲁肃的眼神从好奇转变成了钦佩。
“厉害。公子大才啊!”
“额,容我详细说说。”袁全张口道。
“公子不必特意解释。我已经理解了。”鲁肃打断道。
当对方的经济奔溃的时候,那就算对方是再坚固的盾,也必然会从内部瓦解。而且再配合仁教的精神上影响,一张一弛也能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鲁肃这波‘低情商’的举动,逗的贾诩开怀大笑。
鲁肃没有顾及袁全二人的吵闹,而是一心顺着袁全提供的思路思考下去。
经济战概念的引出,恰当的解释了许多史书中提及的事件。
“原来,原来是这般。当初我读书的时候,就觉得这些国家衰败的原因绝不能简单归咎于天道不仁,帝王昏庸的。没错,没错。”
鲁肃的自言自语,听的袁全一愣一愣的。这就是满属性的政务人才嘛。称他为一点就通也不为过吧。
“还有个问题。”鲁肃忽然提问道。
“请问。”贾诩回应道。
“这经济战可谓杀人不见血,但仍有个明显弊端。没有足够的武力保障的话,我们再其他人眼中,与那圈中肥猪何异?”鲁肃已经把自己带入到袁全的队伍中了。
天才总能一针见血的发现问题。贾诩认可的拍了拍鲁肃的肩膀,说道:“当我刚刚效终公子的时候,也问了差不多的问题。现在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这个答案已经在这座城市中了,你之后的时间自己看。”
“现在已经有消息明确玉玺是在孙策手中了。而孙策被袁术所控制。我观袁术其人,耐心有限,有可能放弃底线,违背天下众意,率先称帝。”鲁肃一脸担忧的看着袁全。
袁氏兄弟几人的关系,已经通过盟会传的天下尽知。袁全就是他们兄弟的粘合剂。
贾诩心里十分认同鲁肃的分析,也是同样关心袁全到时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当初父亲也与我说了相关的事,并要求我倒是抽身事外,选择明哲保身。但袁术毕竟是我兄长。若他真走到那一步,我会站在他的身后。因为我们是亲兄弟。”袁全略显无奈的说道。
从天下诸侯围剿董卓,再到天下诸侯共抗袁氏么?
鲁肃面色一凝,开始思考这种事情的可能性。最后艰难的抬起头看向贾诩,眼中透露着询问。
贾诩倒是自在,潇洒道:“若是想在乱世活到最后,那就必然要战胜所有敌人才行。早晚的事而已。”
鲁肃听言心中忽然觉得略有惭愧,这刚刚入世,就瞻前顾后,畏畏缩缩却有失名臣风采!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子敬兄不要庸人自扰啊。”贾诩笑道。
“公子,文和你二人不怕我投奔别人?”鲁肃看着贾诩,叹了口气。
“你若真想走,就不会与我二人说这么多了。更不会为公子想这么多了。”贾诩撇嘴自信道。
“鲁肃,加入我们吧。我们需要你的能力。你也知道就算是名垂青史也分三六九等的。”袁全熟练的画了大饼,“要想让你的名字成为史书中最闪耀的那几个,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不世基业。你要明白开国功臣其实就那样。”
“哦?公子的意思是?”鲁肃没想到袁全口气这般大,连开口功臣也未放在眼力。
“若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将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三倍,五倍,百倍。这样的功绩不比之一些帝王也要强上几倍啊!”袁全认真道。
“百倍??”鲁肃也是内政行家,自然明白这两个字的含义。
“对!而且我们有了主要思路,就是缺乏人才,将这些实现的人才。”袁全的语气充满了诱惑。
“别说了,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