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鹏儿,过来给两位叔伯见礼”中年男子挥手招呼儿子过来。
听到父亲的呼喊,孟大鹏赶忙来到父亲的身边,躬身行礼道:“小侄见过二位叔伯。”
“不用,不用。”张进蓝的二伯连忙摆手示意。
“我姓孟,家里在镇上做点杂货生意,这是家中独子,名作孟大鹏,以后他们三人就是一个学院的学生了,以后我儿在学院的生活还需要两位侄儿互相照顾照顾。”孟大鹏的父亲自己介绍着说道。
“侄儿一表人才哪里需要我们这两个混小子照顾,说不定以后在学院里还免不了麻烦侄儿照顾我们这两个混小子倒多一些呢”张进蓝二伯说道。
“好说好说,我已办好入院事宜,这就带鹏儿进院,二位兄弟,那我就先行一步了”孟大鹏父亲躬身行礼道。
“好,哥哥慢走”。张进蓝二伯与自己的父亲立即还礼道。
看着孟大鹏父子带着家仆进入书院内,张进蓝的伯母闫氏对张刚说“刚儿你看,他们父子的穿着,还带着下人来,定是有钱的人家。你以后一定要好好与他相处,知道不,肯定有你的好处。”
听到母亲的话,张刚连忙点了点头回答道:”知道了。“
“你能不能教点好的。”张进蓝二伯说道。
“什么是好的,你说?人家那么有钱,如果咱儿子和他处好了,以后长大了说不定就能一起做生意么?难道像你似的一辈子窝在张家村那个小地方吗?”张进蓝伯母立刻反驳着说道。
“好好好,都听你的,行了吧”张进蓝大伯无奈道。
伯母闫氏本就是一个势利之人,加上平日里又泼辣些,故而在家里多数是她做主多些。张进蓝的二伯是说不了她的。只是有些生意上的事还是张进蓝的二伯自己说了算。
经过这个小插曲,张进蓝一行五人来到学院门口,办理入院登记。经过学院登记处的询问,告知自己的年纪,在原私塾学到了什么程度,是长学还是短学等等之后,学院负责接待的学员发给了张进蓝和张刚一人一张宣纸,宣纸上面标明属于哪个学区及任教先生。以及在学院学习的时间长短等等诸多注意事项,经过询问后,拿到宣纸的张家等五人便一起进入了学院。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后,学院组织所有的新生学生及家长来到博雅堂前的院落中,举行了新生入院大会。只见从博雅堂内走出一人,此人身高五尺有余,体型偏瘦,背稍稍有一点驼,圆圆的脸上堆满了岁月赋予的痕迹---皱纹,身着一身青色长衫,双手背于背后,手拿一把折扇,一头银丝色白发披在肩上。迈着缓缓的步伐来到庭院石阶之上站定,望着阶下众人。此人就是无涯书院院长康云志,年逾六十,号三峰先生。是远近闻名的文学大家,教出的学生更是桃李满天下。
此时站在台阶上的院中先生和几个学生自然的退居两旁,留出一条道来,康院长站定后,先生和学生站到院长身后一步左右。院长右手拿着折扇,轻轻敲打着左手掌心,开口说道:“诸位学子及父母进来时可曾看到前院中树立的石碑否?”
院落中的众人听闻此话,嘈杂慌乱中传来了多声“知道了”。
“那诸位可有知其意者?”院长又缓缓的说了一句。院中又一阵的嘈杂之声响起,之后归于平静之中。
这时院长右手手中的折扇停止了敲打,一把握住折扇,说道“学海无涯,吾生有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此话作为本书院的警语,立于正门,为的是警醒各位学子。”
康院长停顿了一下,望着院落中的众人接着说道:“学海无涯因为知识的尽头是无边无际的,而吾生有涯则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尽头的。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则是说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看不到尽头的知识,是会有生命危险的。”
听闻看院长说完,院落中的众人开始窃窃私语。有的人说送孩子来不就为多学知识考取功名么?有的又说不追求知识的尽头怎么考取功名?
院中主持招生的先生看着院落中的众人,看了院长一眼。院长微微的点了点头,该先生走出一步大声喊了一句:“大家静一静,听院长把话说完”。
听到此话,院中的众人立刻静了下来,向院长投来询问的目光。
康院长缓步走下石阶,走向人群之中。慢慢说道:“我们无涯书院跟其他书院不同在于,不鼓励书院的学生一味的为考取功名而读书。那样会让人背负了太多沉重的负担。我们追求的是每个书院学生的自我认可。长学也好,短学也罢,只要你用心学,学院的各位先生将不吝赐教,不会因家室、身份而区分对待。”
康院长紧接着说:“我希望以后从书院走出的学生哪怕你没能考取功名,那平日里帮邻里左右写封家书,过年时帮村里老少写个对子,教导教导村里的幼童那不也是极好的么?”
康院长紧接着又说:“如果现在有不理解本院的宗旨,认为本院不能教导好您家小儿的,大可离本院而去,另寻佳处,本院所收费用将如数返还。请诸位考虑清楚,在做决定。”
说完此番话语,康院长慢慢走回石阶,院落中的众人开始了又一阵的讨论之声。这时孟大鹏父亲带着孟大鹏来到张进蓝的附近,对张进蓝父亲及大伯、伯母说道:“不知二位兄弟有何想法啊?可否和哥哥商议商议”。
张进蓝的父亲张口说道:“不瞒哥哥,我家旭儿我不求他考取功名,只要他能像院长说的读书识字,懂得一些道理,帮助邻里就行了,本就是山野孩子,能够活着,就足够了。不敢想那许多啊”。
“是啊,是啊。我们老张家从祖上就没出过读书人,只要他能认字,会记账,以后靠着自己家的小买卖过活就行了”张进蓝的二伯紧跟着说道。
“那两位兄弟不打算另寻它处了?”孟大鹏父亲问道。
“不去了”“俺也不去了,就这吧”张进蓝父亲和大伯说道。
“那好,就这了,以后你们三兄弟就在这一起念书吧。”孟大鹏父亲对着张进蓝、张刚、孟大鹏说道。
就在孟、张两家因为孩子学习决定留在无涯书院不走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几户家长领着自己孩子离开院落,离开了无涯书院。院落中余下的孩子大约有20个左右,多数是与张进蓝、张刚、孟大鹏等一般年岁的孩童,有四五个稍稍小一些的九岁左右的少年。
康院长清了清嗓子,张口说道:“接下来不走的将接受我们学院的安排,家里在镇上的可今晚回家住一晚,明日辰时务必到达学院报到。之后一律居住在学院内,不得私自回家,如有犯者重罚不饶。”
“各位父母须知,学院每月休沐二次,时间为每月的初十、二十五,家长可提前一天的申时来学院接人。次日的申时再把学生送回学院。其他事项皆由各位先生在明日入学后告知诸位学生,今晚家里远的父母可以在学院内居住,不用去镇上居住,但明日辰时需离开学院,诸位可还有不解之处?”康院长说完之后看着石阶下的众人。
石阶下众人嘈杂了一会儿后回答道“没有了”。
“那好,现在由各位先生领着自己的弟子去往住宿的地方安排休息,相应的家长由各位先生负责安排住宿。无其他事老朽就先告退了”
“院长大人慢走”院中的众人齐声说道。
在学院门前报名时得知,无涯学院分为长学和短学,长学只招十岁往上的学生。短学只招七岁以上的孩童。幼童的教育则是由村子里的先生来教,毕竟来镇子上念的孩子还是少一些。不管是长学也好,短学也罢,学院要求最少是在学院学习三年,否则学院是不会接收入学的,不过每年也会有一两个学生因为家庭原因而没有完成三年学业的。
待院长慢慢走回博雅堂后,书院中执事先生说道:“现在开始分房,念到名字的跟自己的先生走,先生会带你到居住的地方。短学低年级的一共五有五位,姜云晨、鲁一军、卫厚霖、封四郎、沈云,你们跟着姚先生走。”
这时从执事先生的左侧走出一位中年男生,肚子微大,眼睛微小,宽大的身躯,走起路来双脚微微向外张开,呈外八字。
姚先生走下石阶接过执事先生手里的名单说道:“念到名字拿好自己的物品跟我走,父母也一起来。”
待姚先生把学生带走后,执事先生说道:“由于剩下下15位学员均是一个年级的学员,大家均在一起学习,长学也罢,短学也罢这三年你们都是要在一起的。现在由你们的先生白先生来分配。”
【作者题外话】:本书是小编第一次写作,但是小编也是多年的老书虫了。所以小编写的书并不是爽文,小编写的书需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推进,而且里面会有很多的暗线布局,并不是一时就能够理解的。也许有些暗线回十几甚至几十章后才会体现出来,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