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
那黑脸将军退出了正阳殿遇到白面将军被瞪了一眼,没敢吱声便退了下去,不过却也没有走远,在殿外的宫门等着,良久后才见白面将军出了大殿走来,赶忙上前,问道:
“郭将军!“
“樊伉将军,您还没走呢啊?“
“我这不是等你呢嘛!刚才干嘛啊?“这樊伉将军赶忙问道。
“这里不是说话地方,我们出去说。“
二人出宫后屏退左右,一人一骑奔向天牢。行至无人地段,二人勒住缰绳,樊将军早已按捺不住,说道:
“郭大哥,到底怎么了?你就直说嘛,老樊打仗行,这弯弯绕绕我可弄不明白!“
“我且问你,那毒蟾文身是不是你告诉陛下的?“
“是啊,我还想问你呢,这毒蟾文身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你都说了什么啊?“郭解迫切的问道。
黑脸樊将军见他确实着急,便一五一十的把殿前陈奏的事都说了一遍。郭解越听心越惊,冷汗直流。
“老樊啊老樊,你怕是压死宁王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樊伉见郭解这般模样,心知可能闯祸了,忙问道“啊?怎么了郭大哥?我怎么听不明白啊!你快给说明白些!“ “听着,下面你听到的决不可外传,不然你我都是难逃杀身之祸!” 郭解把毒蟾文身的来由又说了一遍,见樊伉还是一知半解,又说道:“你且想想如果真的是宁王密谋江湖帮派,培养了这么多死侍,这要花多长时间?宁王当年不过十七八岁,便坐镇西南行省,这药仙教也是在他的主导下剿灭的,当时我的位阶不够,未能接触到后期的审讯,那么咱们猜测一下,如果是宁王秘密保下了其中的关键人物,作为交换这个关键人物负责给他培养毒师死侍,那么这些死侍是用来对付谁的呢?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还未弱冠,便有如此心思,又能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暗自保下必死重犯,他又是如何做到的?那件事到现在也将近十年了,这么长的时间秘密培养这么一大批死侍,还要联络却不能被任何人发现,这是什么手段?隐忍十年只待时机成熟,下手便不留情面,这份心性又那么简单么?而且这些死侍到京后又是怎么混进编制严密的禁军当中?难道就是皇子的身份?你也是带兵的,你手下的兵勇是京畿护卫,你想安排一个自己的人是随便就能安排的么?很显然这些死侍是慢慢按插进来的,而且朝中必有人物帮忙,这人是谁?宫门瓮城就不说了,白马道啊!那是天子之路,谁能按***自己的人手?看来宁王是筹谋了很久了,而你今天所说的毒蟾文身,更加证实了宁王是这场十年阴谋的始作俑者,比想象的还要长!长太多了!”郭解虽然语气平缓,声音极低,却听得樊伉甲胄尽湿,面如死灰。 “那…那……郭大哥,你既然想到了这么多,为什么刚才陛下问起还要说啊?”樊伉这回真知道自己鲁莽了,尸体已经交给大理寺,仵作自会查出文身,成文上奏,为何自己偏偏嘴快就说出去了呢? 郭解看了一眼樊伉,见他黑黑的脸上原本生得有些“放肆”的五官现在都快凑在一起开会了,想来他也是没什么坏心思,叹了口气答道: “你认为是我想说啊,陛下追问你敢不答?即便是我不回答,陛下就查不出来?如果以后被陛下知道我曾参与剿灭药仙教之事,那我便是欺君之罪啊!如今说了,日后在陛下那里讨一个边境的差事,就不进天下最大的沼泽潭了,去边境!上阵杀敌、保境安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才是大丈夫所为!”说完抬头看了看天。 却见那樊伉明显没有听自己说什么,想来是还在纠结自己的冒失,也确实是这样,那安庆帝猪肝色的脸,那平阳公主无奈的眼神就像两把刀子正在樊伉将军的心里捅进捅出。郭解看向樊伉也是略有无语,自己这位好兄弟行军打仗、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就是这脑子与肠子衔接的有点顺滑。不禁莞尔一笑,拍了拍樊伉的肩膀说道; “行啦,你也不用纠结了,你这秉性全军都知道,陛下也是知道的,不然能把你留在身边,你的父亲樊武侯先后追随大历帝、当今皇帝两朝,是屡有战功的,陛下对你也是百般爱护,定不会责怪你的。” 樊伉这才抬头,“真的不会?” “真的不会!放心吧!”郭解笑着宽慰。 “这弯弯绕绕的,也真是烦死人了,当年在西北边境,若敌军来犯,爷爷提刀便杀,用武穆爷的话讲,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那才痛快!!!”樊伉摘下头盔,用力拍了拍!却不知就是因为他这性格,安庆帝害怕他在边境军中惹出事来,断了老樊家的后,便安排回了京城负责京畿巡防营的南镇扶司,京畿巡防营隶属兵部,分南北镇扶司,郭解与樊伉各管一镇。他不懂,郭解是看得明白,便不在这个话题上纠结下去,便说道:“好了,你也别急,如果以后有机会你我一起去边境军中!” “那敢情好!哥哥如果能够调任边境行台军,一定要记得把弟弟带出去!”樊伉瞬间就被郭解勾起兴致。 “好,好!一定带你出去!”郭解无奈笑道,捶了樊伉一拳。樊伉也是嘿嘿傻笑,对这个白面将军他是无条件相信,全军甚至满朝文武,也就这个白面郭大哥是真心对自己好,他樊伉虽然是没有心机但不代表自己傻! “樊伉,你记住了,从现在开始忘掉刚才我们俩所说的一切,不论是谁问你,你就一口咬定自己全然不知!不论是谁!皇亲国戚也好!王子王孙也好!哪怕是陛下再次问你,你也就说不知道!!!记住了么?”郭解异常严肃,面色冷峻的说道。 “放心大哥!樊伉虽笨但并不傻!我老子当年和季布打得死去活来,彼此视为毕生死敌,但是我老子在世的时候还总跟我说‘大丈夫当学季布,一言九鼎,千金不易!’,郭大哥放心,樊伉今日答应你,绝不向外透露半句!”说完在自己胸口擂了三拳。 “好,大哥信你!陛下是不是让你传旨?” “没有,陛下当时大发雷霆,没有任何旨意,我悄悄的退了出来。” “那便好,你退出来的还算及时啊,不过陛下让我告诉郅都,让他不论何人都不得姑息,一定要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郭解一边打马前行,一边与樊伉说道,“任何人……看来也是包括宁王了!这个郅都原是雁门太守,治军极为严苛,虽屡有战功,但对待罪犯极其严苛,惩治罪犯常用**,所以落了一个酷吏的名声,后来胶东王仗着是嫡系皇孙便骄奢淫逸、为祸地方,郅都以霹雳雷霆之手段审理案件,胶东王畏罪自杀,满朝哗然,有些与郅都有过的朝臣串联要求严惩,最后越闹越大,听说最后皇帝陛下不得已去了白马寺,后来不仅没有惩治郅都反而升了官,而那些为首串联朝臣的却受到了贬黜。而郅都酷吏之名也越发为甚,不过此人倒是持身中正,以孤臣自诩,确也适合大理寺卿这个职务!”郭解娓娓道来。 “我也听说过这个郅都,听说他处理罪犯的手段极其残忍,没有人能咬住牙,都是吐出实情,看来这次宁王怕是要吃些苦头了!” 风已起,云已聚,雷已鸣,骤雨将至。 郭解与樊伉深谈后两人便快马奔向太平城北的天牢。大周的天牢建在这城北的黛山之中,依山而建,在山腹中挖出了巨大的牢房区,天牢三面环山,只有一道狭窄的入口可以通行,黛山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也给天牢提供了天然了防护,而这些年大周朝在安庆帝的治理下还算平顺,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民间案件并不多,但是一些类似药仙教的案件其实并不少,而且自从郅都当上了大理寺卿,办案详尽,执法严厉,所以很多人虽隐藏很深却也是都被他挖了出来,就像老鹰一样,任你兔子藏在草中如何隐蔽,也会被他”快稳准狠“的抓起来,这也让郅都有了一个绰号”苍鹰郅都“,这位酷吏刚刚接到了郭解传达的口谕,跪拜行礼后便也不理会郭解等人匆匆忙忙的进了天牢深处,那里关着这次事件的核心人物,那便是在朝中与民间都颇有声望的皇三子,宁王——安境。 “宁王殿下,您可想好了?这样装下去是没有结果的,即使您不说我也能从其他人嘴中知道事情的真相,您这样又有什么必要呢?陛下已经下旨,贬黜您为庶民,而且命令我不论是谁都要严加审讯,您是天家血脉又颇有名望,我也是不忍对您动刑啊,您如果尽快招认,这些炽热的铁器就用不着贴到您的身上了,我给您好酒好肉的备着,就安静的等待陛下抉择就好了,您说是不是?“郅都在宁王牢门一步步的踱着,慢条斯理的说着。不过说真的,这好说好商量的语气真的与他本人的面相不符呢,郅都生得甚是凶煞,铜铃豹眼,络腮大胡,两颊横肉,双眉本就浓密在其之间还有一处洼陷,颇有几分眼眶模样,远远看去真有几分三眼马王爷的气势,又添了几分煞气。 郅都来回踱了几步,见牢房内宁王没有回答的意思,便对左右说道: “去,提审宁王府的大管家还有几位师爷,我就不信这等大罪他们顶着不认!” 左右称是,便退下去提审相关囚犯,郅都又看了看躺在稻草堆里的一动不动的宁王,也不再言语什么便离开了。 郅都刚刚离开不久,便从外间传来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呼嚎,痛彻心扉的嚎叫在阴冷的牢狱中像幽灵一样穿行,本就阴冷幽深的监牢又多了几分恐怖。 牢房内稻草堆上那人还是一动不动,应该说就没有动过,还保持着被抬进来后放下的模样。这人便是皇三子宁王安境,就样貌而言,谈不上玉树临风、潘安之貌,不过眉目清秀还是有的,这样貌更似他的母亲---江贵妃,只是江贵妃早逝,未能见到这孩子成年建功立业。说回宁王安境,虽样貌清秀,但眉宇间有一丝刚毅果敢之气,和他掌管一方行省,带过兵马是有关的。宁王在民间与朝中的口碑均是甚佳,论军功,年方二十三岁,带兵远征交趾,把这个各族杂处,纷乱不断的地方平定,继伏波将军后又把这里纳入了华夏版图,论政绩,他在西南行省治河道,拓耕田,开官仓低行贷以助民商,三五年光景便把原本有些穷困的行省带动起来,所以当地的老百姓都很是爱戴这位皇子,朝中大臣也是有口皆碑,甚至有些朝臣曾上表推举宁王为太子,但因为当时安庆帝尚在壮年,此事便不了了之。不过这些年安庆帝日渐衰老,这立储之事便又被群臣提上日程,其实大多数朝臣是支持立嫡长子齐王安邦的,齐王的声望在朝内也是相当的高,不仅名正言顺,而且齐王的政绩也是可圈可点,齐王之所以封齐王是因为他十八岁始掌管东部行省,其中便包括先秦时代的齐鲁两国,东部行省现在是大周朝的产粮、纳税的重地,而且东部行省距离倭奴太近,倭奴袭扰是常有的事儿,但是齐王上任以来先剿后扶,恩威并施,现在倭奴已经成为了大周朝的附属国,不论是出身还是政绩齐王都是无可挑剔的。所以朝中支持齐王的居多,次之是宣王,再次为宁王,支持淮王的就寥寥无几了。安庆帝一生只有四子三女,长女鲁元公主安敏、长子齐王安邦是李皇后所生,次女平阳公主安妙、次子宣王安梁、小女江都公主安湘为朱贵妃所生,三子宁王安境为江贵妃所生,江贵妃在安境三岁时便去世了,为此安庆帝很是伤心自责,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这个最爱的妃子,让自己的孩子失去了母亲,还有最小的四子淮王安生为最后入宫的邱妃所生。兄弟姊妹中以安敏与安妙为长,安敏嫁给朝中重臣--留侯章之良,不过留侯并不留恋权威,早已归隐,游群山、访仙道,所以安敏的性子也是很洒脱的,次女平阳公主嫁于素有战功的烈侯卫仲卿,不过天妒英才烈侯患病过世,所以平阳公主至今孀居。几子中除了齐王、宣王已有正妃并育有子嗣外,宁王与淮王都没有正室,小女安湘更是没有婚嫁。 其实安庆帝不急于立储君并不单纯是因为自己身体尚可,而是几位皇子之间相当和睦,并不见为了皇位而相互争斗或者结党营私的事情,而且宁王和宣王两人为了表明心意都是主动上交各自分管的行省的代管权力,这让安庆帝非常高兴也特别安心,认为哪怕自己突然驾崩,这一朝的皇权交接也会是前所有的顺利,几个皇子都是治国治军的能才且兄弟之间没有猜忌,定可以大展宏图,江山永固,下一朝开始大周将无比强大!这是他最后的心愿了! 却不想就在今日这一切美好的愿景都破灭了! 一位老人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一位王者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一位父亲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而这一切都是 最是谦恭的儿子所为! 最是喜爱甚至有愧的儿子所为! 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儿子所为! 他断难相容!!! 一朝帝王梦碎悄无声,杀伐血雨满京城。 江渝城 西南重镇,扼长江而挟巴蜀,抵苗疆而守秦岭。 江渝城,莺声楼。 莺声楼得名源于王摩诘的那一句“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巴蜀江渝等地的才子佳人均奉为神句,在吵杂的方言俚语中听到那莺鸟的啼鸣,与故乡所闻一模一样,这份淡淡的哀伤表达的如此真切。 莺声楼上每日人声鼎沸,伙计们忙活的不可开交,伙计们每天寅时就起了,一直忙到戌时才能回到寝房洗漱休息,而且还是要轮流休息,因为莺声楼是要营业到丑时才歇业!虽然每天极其辛苦,但是这里的工钱比其他酒楼要高出两倍不止,而且这里的掌柜的佟伯达为人特别好,从不克扣工钱也不对伙计打骂责备,所以伙计们也是努力肯干,从不因个人原因影响酒楼的生意。 过了莺声楼的前堂后面便是规模极大的客房区,过了客房区就是莺声楼的内院,这里是禁止客人们进入的,穿过一片竹林有一处特别大的人工湖,这湖名为万相湖,是一个正圆形,半径怕是有一里之距,湖中央有一处小岛,名为万相岛,只能乘船而往,岛上有万相山,山下是一处很大的歌舞台,山上有翁亭和无相佛塔,花卉开满全岛,碧波荡漾,锦鳞游曳,群花献佛,美不胜收!每逢春节或者中秋这样的节日,莺声楼会在这万相岛的大舞台上举办盛大的歌舞演乐,只有一些地方要员与王摩诘这样的大才子才会受邀请参加;抑或是京里来了重臣,州牧需要宴请,莺声楼的老板便会安排酒席,在这湖光山色中把酒临风,笑谈古今。所以能够进入内院在万相岛上喝一杯酒,哪怕是撒了泡尿,那妥妥的是身份的象征!也曾有人企图强行登岛,均被扔进湖内自行游回岸上,这也就越发引起人们的好奇,一直有人不断尝试,但自从一位号称江湖快刀客的成名高手被发现浮尸湖上,也就再没有人敢打这个念头了。 湖边的小舟上一位干瘦老头儿穿着一身破烂衣服,正用着一个破斗笠盖着脸躺在船上打呼,一只老猫趴在他敞着的肚皮上一样打着盹。竹林阴凉处有三人并行而来,两位老者一位冷面男子,居中老者年龄最长,一身青色麻衣,须发皓白,一双星目古井不波,另一位大约四十岁左右模样,微微发福,圆圆的脸,小小的眼,其貌虽不扬,穿着却极为奢华,拇指上的扳指怕是千金难求,另一位中年人约莫三十五六岁的样子,神态冷峻,那凌厉的杀气从周身每一个毛孔散发出来。 三人来到小舟前,麻衣老者看了一眼依旧打呼的船夫老者,叹了口气,显然很是无奈,说道:“邓老哥,还睡着呐?” 那船夫老者并未回答,依旧呼噜连天,就连他肚皮上的老猫都没有动一下,依旧像招财猫一样眯眯眼睡得香甜。 “哈哈,柳老,邓老哥这是还生您的气呢!”那衣着华贵的发福老者一边搓着自己的大扳指,一边满脸堆笑的调侃着船夫老者。 “真是想不到,名震江湖的通臂猿猴---邓申前辈,居然对一局十年前的败北至今耿耿于怀!”杀气凌厉的中年男子冷哼说道,或许他本无恶意,但他那习惯的冰冷语气让人听起来天然的多了几分傲慢。 “喵!”“哼…”一人一猫同时响声。 就见那老猫一跃向船尾,身子拱起,浑身炸毛,龇牙咧嘴,目光中充满了愤怒直勾勾地盯着杀气男。那老者并未起身,而是将身侧躺,一手抵着头,一手挖着鼻孔,神色如常不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却倨傲异常。 “小娃娃,你也不用激我,老夫十年前败了就是败了,这不丢人,十年来我信守约定在这万相湖撑船护岛也没什么怨气,这柳老头两年前来和我打一架,技不如人,我又输了,我还有什么不服气的!要不咱俩练练如何?说不定可以指点你一二呢?” 与麻衣老者一起来的两位都是一惊,两年前这两位居然又比试了一局,这种绝顶对决百年难见,而且柳老居然又赢了,那奢华老者还好,那杀气男确实感到万分惋惜,他这种武痴毕生所求就是能够达到这两位的高度,这种对决未能亲眼见证,真是毕生之憾。 “邓老前辈,晚辈绝非您的对手,小子并无恶意,能得老前辈指点一二是晚辈之福,不过今日却是有大事要商,不能领前辈好意,待日后晚辈必前来谢罪,那时还望前辈不吝赐教!”杀气男抱剑行礼,微微躬身,只是那语气还是一样冷冷冰冰,想来这就是他的性子了。 那奢华老者却在心中嘀咕:“这老邓头,才几年没见,居然又精进了,这般动作却不激起一层水波纹,怕是打我用不上三招啊,我的乖乖,难怪戈戎这小子想要跟他过几招,高手啊!” “哈哈哈,老哥说的哪里话,今天实在是有要事,还请邓老哥送我们上岛吧!”奢华老者哈哈说道。 “你不会自己动么?”邓老头一副无赖相,依旧挖着耳朵。 “哎呀,邓老哥,这不是得遵守规矩嘛,咱们坏了规矩那是对您大大的不敬啊,您要是一出手,柳老还能跑,我和戈戎这小子还不得被您扔河里去喂鱼啊?看我给您带什么来了?”奢华老者满脸堆笑,说着从袖口中滑出一个做工精美的琉璃瓶子,瓶口用上好的橡木塞子封住,那瓶内的正是“斗酒博凉州“的极品葡萄酒,赶忙给邓老头递上。 邓老头也不客气,接过酒“嘭”的一下就顶开了橡木塞子,酒香瞬间弥漫,“嗯!好酒!“,邓老头刚想仰头就喝,却被奢华老者递过来的精美夜光杯给打断,邓老头转头看向他。那奢华老者哈哈笑道:“邓老哥,知道您对喝酒这事特别讲究,梦得公曾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极品葡萄酒一定要用夜光杯喝,您老放心这杯是优质的祁连老山玉所作,冰种深重,我一路走来带在身上整个人都清爽呢,您老哥赏个脸呗?” 邓老头接过夜光杯,顿觉手掌清凉无比,这杯子也是妥妥的宝物啊!也不客气一边倒酒一边说道:“万有福啊万有福,你说我咋这么喜欢你这副奸商嘴脸呢?你可真是有福之人啊!你那弟弟万有财天天打理这莺声楼,迎来送往、点头哈腰,忙的跟个孙子似的,结果就是个过手客,万万堆的金银都进了你这四象道的西南分舵大管家口袋咯~哈~~~好酒!好酒!!!你那弟弟每天给我送的什么女儿红啊汾酒啊什么的,那我这舌头都给腻住了,你这小子不错,知道换换口味,难怪比他的位置高!嘿嘿嘿~站稳咯,行船了哈!”说着大手一挥,一股柔劲拂过三人,就见那船又快又稳的向湖中心的万相岛行去。 须臾之间小舟便停在了万相岛的岸边,三人身子一闪就上了岸,那只老猫正趴在邓老头的肩头上用舌头一点点的喝了杯子里面的酒,老邓头就这样给老猫举着杯,老猫喝完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嘴角上扬,显然是对这酒相当满意,老邓头嘿嘿的笑着。 “邓老哥,您不一起来?“万有福问道。 “欸—我跟柳老头的赌约是守护这万相湖,你们那些大事儿别和我说,我也不关心!走了,走了!“邓老头扬了扬手,小舟便向回驶去。 “那就辛苦邓老哥啦,今后怕是有很多人要登岛了,有赤木令的烦请送到这里来,没有的就辛苦老哥啦!“那万有福依旧一副笑模样,对着小舟拱了拱手。老邓头摇了摇破斗笠,算是回应了。 三人不做迟疑就向岛中心的佛塔走去,那佛塔建在岛上的制高点,仿的是陈留的铁塔,虽没有陈留铁塔那般高,但更加精美一些,木头是上等的金丝楠木,瓦片都是五彩斑斓又光滑如镜的琉璃瓦,要知道这琉璃瓦与建筑之间出于承重、美观的考量,那是有着严格的比例关系的,掌握这些秘诀的工匠无不是各地建筑圈里的大拿。这无相塔与莺声楼交相呼应,又有万相湖的美景相衬,也是那些风流才子对莺声楼推崇备至的原因之一。 三人行至塔下,轻叩大门,“吱呀呀”一声大门打开,从门后探出一个光洁的小脑袋,柳姓老者一把按在了这光滑的头上,摸了两把。门后的小和尚叫嚷着就冲了出来,三四岁模样,眉清目秀、伶俐可爱。 “哎呀呀,柳爷爷,疼!你轻点啊!“这稚嫩的童声里全是不满。 “嘿嘿,空大,怎么不让你柳爷爷摸啊?“柳姓老者满是宠溺,弯腰跟他面对面。 “你那手掌练枪练的全是老茧,扎死我了!“那空大小和尚一边说一边摸着被扎疼的小脑袋。 “哈哈哈,柳爷爷这柳叶枪可是相当厉害的,你要不……” “呼”的一阵罡风扑面而来,随之而来的是……… “呸!柳宗你个老杂毛!你放‘圈’!你他〇〇的非得盯着我这徒弟是不是?佛爷我今**了你这个老王八!” 柳宗老者大袖一挥卸掉罡风中的劲力,赶忙又向旁撤了一步,就在他刚刚站的地方一根通体金黄的降魔杵深深的插在那青石板里! “无相,你来真的啊?”柳宗哈哈大笑,“好好好,我错了,行不行?” “哼!你们三个一起来的,出什么事了吧?进来吧!“ 三人进塔,小和尚关门,这塔内特别宽敞,一座佛像供在当中,阳光透过六面塔身的窗户照亮屋内,塔内摆放甚合佛家礼法,佛像正前一位红衣僧人正坐在蒲团上诵经礼佛。三人向佛像行了合手礼便坐在无相和尚身旁。就见这宝相庄严的无相和尚对着佛像叩了一首,也不睁眼说道:“阿弥陀佛,万施主、萧施主近来安好?“万有福和戈戎赶紧还礼,称好。 “你说说你,看你现在这样儿,谁能想到刚才那些话都是你骂出来的啊?“柳宗一边把玩着那根降魔杵一边打趣道。 “佛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鬼话说不通,我便打死他’,你这厮几次三番打我那傻徒弟的主意,孩童尚小、世事不明、心性不熟,现在传他那杀人功法,佛性尚浅但杀人技盛,恐难抑欲望,日后若堕入魔道,必是人间祸患,徒增罪孽,万般罪孽皆由你而起,你便是魔,你便是鬼!“ “呸!哪部佛经说了这话?!“ “阿弥陀佛!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我若度人,我便是菩萨,我便是佛!“ “行行行,我说不过你!“柳宗一脸无奈,却又觉得这老和尚说的挺有道理,便挥挥手,打断话题。 见两人说完了,一旁的万有福终于敢开腔了 “无相大师,刚刚接到京城急报,宁王殿下出事了!” “何事?” “谋反!” “哦~” “哦?大师,您说宁王怎么会谋反呢?”万有福问道。 “有何不能?” “此话怎讲?”万有福、戈戎都看向无相法师。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大师是说,有人陷害宁王?” “佛曰:我也不知道…..” “那我们怎么营救宁王呢?”戈戎赶忙问道。 “青山立石以为号,群雄聚首太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