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权谋人心明暗

作者:赵志邪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回 忆当年昧翁添孽罪填胸

书名:权谋人心明暗 作者:赵志邪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5-16 15:06

诗曰:天倾地堑人为之,冤孽早有祸事滋。前事多有悔恨时,后情总应是来迟。

书接上回,那晋朝国君诡诸山崩了,朝中留下两股势力,一是以里克为首的抱负派,一是以荀息为首的保全派。两派势如水火,都想请昧翁出山相助,里克更是言辞激愤,勾起了昧翁的回忆。

里克端起茶杯在鼻尖闻了闻,然后轻轻放下,立起身来,俯视着昧翁道:“你知道我会干什么,没有谁能阻止我。”言毕,夺门而出。

昧翁深叹一口气,缓缓起身向屋外走去,阿艮紧随其后,二人于廊前站下,远望着里克的背影,红色的愤怒被夜色湮没。

里克离开多时,昧翁才回过神来,似问似答地向阿艮道:“我欣赏你,你虽年轻,却深沉如渊,虽出身贫寒,却不慕权贵。有你在身旁服侍,确实令人省心。”

阿艮躬身一笑,并不言语。昧翁接着道:“你话少,我着实清净,我知道你心中疑惑,今天你可以畅所欲言了。”

阿艮仍是躬着身子,轻声答道:“奴才无惑。”

此时反倒是昧翁有些沉不住气,转身进屋,开口唤道:“茶要凉了,进来坐下陪我喝茶。”阿艮脚下利落,于桌侧毡上坐下,剪去灯芯,换杯冲茶。

昧翁喃喃问道:“阿艮,阿艮,你这名字是何意义?”

阿艮道:“先生善忘,奴才初来此地时已与先生说过,奴才生在穷乡僻壤,无名无氏,又不识文字,父母应该是唤奴才阿根,意为草根或树根吧,只是方言语气重了些,奴才却不知这艮字如何写了。”

昧翁道:“你来这里一年有余,平日里教你识文断字,你推脱自己愚笨不愿学,多学一些文字不好吗?”

阿艮道:“奴才来此,不为其他,只为同乡人一句话。”

昧翁惑道:“哦?什么话?”

阿艮道:“侍君三年,得金百两。”

昧翁问道:“我一个山野村夫,如何能给你百金?”

阿艮道:“奴才来前,同乡已经言明,奴才来时,先生也已许诺百金。况且奴才同乡先前侍奉先生,所得百金,并不虚假。”

昧翁问道:“你得百金之后,意欲何为?”

阿艮道:“买房置地,娶妻安家。”

昧翁抿了一口茶,道:“恐怕三年之期守不得了,不过你放心,百两黄金,分文不少。”

阿艮道:“奴才来此一载,先生平日身居高阁,奴才除侍奉先生衣食外,每日探听都城风云,传于先生,如此,当真值得百金?”

昧翁盯着灯芯道:“我欣赏你,因为你的语气是硬的,你的腰板是直的。太阳很亮,却有照不破的黑暗,这区区一盏昏灯,又能奈黑暗如何呢?我知道你的疑惑,你只是不问也不讲,我也是闷得久了,有些话不说出来,恐怕要带到棺材里去了。”

“刚才来的人名叫里克,和前几天来的荀息大人同在朝为官。你会想,一个半隐居的老翁,为何会受到当朝大员的重视?这个老翁也这样想,越想越觉得可怕,可怕的不是官场凶险,而是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这个老翁想要遗忘的过去,全部涌现出来。”

“前几日晋献公诡诸崩了,在诡诸生前,朝中有许多有权有势的臣子,里克与荀息虽身居高位,但还有一人比他们德高望重。这个人帮助诡诸坐稳了国君的位子,所以诡诸对他格外器重,你可知道诡诸一脉的来历吗?”

阿艮端坐,单手举起茶杯送到口边停下,眼神出奇的平和,丝毫没有仆人的卑微姿态,静静地说了句:“不知。”

昧翁无心听到阿艮的回答,只想把这一段故事宣泄出来,阿艮虽然端坐在对面,而言语前后,倒像是昧翁的独白与忏悔:“诡诸一脉并不是正统,正统之位另有其人。早先晋国的建立者名叫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成王幼年即位,黄河、汾河以东的唐地发生叛乱,周公旦率兵平定了叛贼,就把虞分封在了唐地,因此虞又被称为唐叔虞。唐叔虞一脉在唐地建立国家,国都翼城,安安稳稳地传了九代。第九代国君名为费王,谥号穆侯,穆侯的儿子中值得关注的是太子仇和少子成师,太子仇把成师封在了曲沃,晋国内乱也由此而生。”

“成师被封在曲沃,号为桓叔,传位曲沃庄伯,庄伯传位曲沃武公,武公的儿子便是献公诡诸。桓叔至武公,三代之间,曲沃每每入攻翼城,想要僭位称君,但都受阻于晋国的庞大势力,直到武公去世的前一年,曲沃攻破翼城,武公把翼城的珍宝尽数献给了周僖王。因此周天子承认了武公为晋国国主,晋国也由大周附庸一跃成为诸侯国。”

“自桓叔被封在曲沃,到武公成为晋国国君,其间共历一百二十五年,纷雾交飞,干戈不息,诡诸正处在国家动荡的风口浪尖上。诡诸继位八年,晋国的贵族作乱了八年,晋国想要安定,就必须国君独大,因此…因此…”此时,昧翁颤抖了起来,似乎是在哽咽,只是年纪太大,眼睛早已无法流出眼泪。

阿艮接过话来:“因此有一个臣子献出计策,把晋国有威胁的王公贵族,先君诸子,尽数铲除,如此可保晋国大业,止息干戈,造福万民。为了国家的安定,牺牲一小部分人是值得的,可是这个臣子没有料到,晋君诡诸贪图的只是权位,并无安定国家雄心。诡诸重新建立了国都,名曰绛,对群公子大肆屠杀,晋国群公子逃奔虢国,晋国就灭了虢国,原本想停止动荡,结果却勾起了诡诸对外侵伐的贪欲。故而这个臣子自责,以至于深感愧疚。而这还不足以令这位臣子心寒,直到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与公子夷吾逃奔他国,这个臣子彻底对诡诸失去了信心,也对国家失去了信心,他对权位产生了疑惑,权位究竟能不能造福于人,还是权位本就是祸乱的根本?于是这个臣子在国都捡了一块闲地,立起屋舍,与家人断了来往,与群臣划清界限,直至于今。”

这番话,昧翁惊奇有之、疑惑有之,究竟这阿艮是何来历,昧翁又会做出怎样决断,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88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