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五州天星风云录

作者:黎小虎 | 分类:历史架空 | 字数:0

第五章 宝阁

书名:五州天星风云录 作者:黎小虎 字数:4.3千字 更新时间:05-17 22:57

三年后,朝廷里依然明争暗斗,暗流涌动,后宫里,姜皇后也依然压制着尹贵妃,但大家都是明白人,皇上康健,彼此也都没到撕破脸皮的时候,所以整个天都里还算平静,没有剑拔弩张的气氛。

跟天都相比,卫城既没有众多势力的争权夺利,这两年也没遇到西北部族的骚扰,就显得安稳多了。

黎王府中,小虎已经三岁了,三个哥哥每日都要随父亲去军中,小虎每日就在家中听母亲讲一些王朝更替的历史故事,和五州一些大的家族史。

小虎已经渐渐的适应了新的环境,这王爷新爹,王妃新娘对自己好的不得了,他也爱上了这两位让他获得新生的父亲母亲。

小虎也渐渐的从周围人的口中,知道了自己来到一片叫做五州大陆的地方,自己的父亲是守护夏朝的战神,是个很有权势的人。

小虎也再也也不用咿咿呀呀的了,因为他八个月的时候就会叫父王母妃哥哥,一岁半的时候就可以很清楚的说话,而且思维逻辑像大人一样。

现在三岁的他,早已能和大人们一些问题,而且经常说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这让黎王等人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

卫城的人渐渐都知道了,黎王的四王子是个小天才。

黎常常暗想,这天星降世的孩子果然不同寻常啊。

小虎的几个哥哥对他也很好,慢慢的,他也融入了自己的角色,变成了弟弟。在这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地方,每天最高兴的时候,就是三个哥哥从军中回来的时候,屁颠屁颠的跟着几个哥哥,不管他们去哪都跟着。

只是小虎的身体,却虚弱的很,经常的生病。

晚饭时,王妃对黎王说道:“王爷,小虎这两日又有些发热症,王大夫给开了几副药,今日方见好些。小虎自从出生,身体瘦弱,常常害病,我真担心他呀。”

黎王放下手中碗筷,也担心的看着小虎,思虑着。

“清影,你如今又怀有身孕,小虎有我,你不必担心,我有办法让他慢慢变得强健起来。”

黎王说完走向书房,从书房的密室中拿出三年前天机老人留下的霸体诀,想着天机老人的话,自言自语道:“小虎现在体弱,况且已经三岁,就照天机老人的话,让他开始修炼这霸体诀吧,就当强身健体了。”

“泰儿,安儿,硕儿,你们几个从明天开始暂时不用去军营了,在家里修炼这本霸体诀,此功法能提升你们的体力及力量,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锻体功法。我黎家的九龙回辕枪法也不能落下,也要多加练习。”

“小虎,你明日也开始跟着哥哥们练习霸体诀,练习我们黎家的九龙回辕枪法吧。”黎王揉了揉小虎的小脑袋说道。

“是,父王。”

小虎知道这九龙回辕枪法乃是黎家祖传的枪法,前世本来就喜欢看武侠片的他,对习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王爷,小虎才3岁,他行吗?”王妃担心的问道。

“相信我,没问题的。”

次日清晨,兄弟几个在院中摆开架势,开始修炼霸体诀。

哥哥黎正泰给小虎做了一条木质枪,带着他一起练习。

小虎感觉好像自己有了练武的天赋一样,学的很快,大哥教他的动作,一遍就能做出来,就是胳膊腿太短,动作有些滑稽。

在黎家四兄弟每日的坚持修炼中,不知不觉已过了三个月了。

小虎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在慢慢变强壮,好像也不怎么生病了。

“看来这霸体诀是个不错的功法呢。”小虎暗自说道。

黎王也惊讶的发现,自己儿子的身体确确实实的发生着改变,三个年长的儿子,体魄比之前更健硕了,特别是力道,增长了不少,小儿子黎小虎,一个半月前开始再没有生过病了,要知道黎小虎之前可是隔三差五就会生病。黎王惊讶的同时,不禁暗暗感激天机老人的礼物。

“父王。”正泰走到父亲身边来:“小虎悟性很高,他已经能把九龙回辕枪第一式的三枪全部使出来了。”

“嗯?”黎王有些不信的说道:“小虎,把你大哥教你的枪法使给为父看看。”

小虎用稚嫩的声音说道:“好的,父王。”

他用哥哥送他的木质枪,摆开架势,一边使枪,一边嘴里念着枪法:“九龙回辕枪第一式龙抬头…嘿…霸王回转…哈…猛龙翻身…嘿哈…”

黎王惊讶的看着小家伙,黎家九龙回辕枪共有九式,每式又有三枪,看似每一式每一枪都是一个独立的招式,若是能掌握其精髓,却能连续使用,或是灵活组合,使出的枪法,千变万化,威力无穷。黎王从小修炼九龙回辕枪,又在马上征战半生,对各类武学也很是精通,也只把九龙回辕枪练至第八式。

看着这稚嫩的小家伙把枪使的有模有样的,黎王就忍不住感叹道:“不错,小虎,比你几个哥哥厉害。”

“那是,我肯定会比他们几个厉害的。”小虎看着几个哥哥,又恢复了他孩子该有的幼稚模样。

“哈哈…哈哈”父子几人开心的在院落中大笑。

“王爷,善将军派人来,请您去军营一趟。”黎伯来报。

“备马。”军营的事,黎王向来不犹豫。不多时黎王来到铁血大寨中军大帐。

“王爷,有个商人送来一封书信,说让王爷您亲启。”善崇亮说着把一封书信递到黎王手上。

“不妙啊。”黎王看完书信说道:“我们的眼线送来情报,西北部族现在已经互相吞并到只剩三大部族,多落罗部,汪古部,厄伦部。其中多落罗部的察戈,一个人就吞掉了3个部落,他一个人的部众,就已经达到了两百多万,他的骑兵恐怕至少有60万了。”

黎王在大帐中来回走动着,四个统领将军也是面露忧虑之色。

“看来,战争离我们不远了,从今日起,各营军士加紧操练,整顿装备器械,在所有敌军可能进攻的路线上安插斥候。”黎王迅速做着部署。

“本王立刻上书,让皇上为我们增添粮草补给。好了,都下去准备吧。”黎王说道。

天都,早朝。

“众位爱卿,黎王送来加急军报,西北部族已相互吞并,只剩三部,日渐统一强大,多落罗部首领察戈,此人志向不小,若是三部联合,必有犯我疆土之意,应早作准备,众爱卿有何高见?”夏延济开口问道。

大臣们议论纷纷,没有人答话。夏延济见无人开口,又问道:“国尉大人,你掌管军机事宜,可有对策?”

国尉司寇南说道:“陛下,臣对察戈此人略有耳闻,此人颇有枭雄之姿,常以三百多年前那位曾经乱我五州的草原王,自称天可汗的蔑兀真为榜样。”

“蔑兀真?朕曾在宝阁的一本前朝书籍上看到过这样的记载,天星降世之人,生而不哭,要么霍乱天下,让天下苍生恐惧哭泣,要么拯救天下,让天下苍生感动哭泣。这蔑兀真便是天星降世的灾星,乱我五州,几乎使得五州亡族灭种,最后多亏我五州大陆也出现了一位天星降世之人,名叫薄野牧云,与蔑兀真大战之后同归于尽,拯救了五州天下苍生。”

“陛下,察戈以这样的人物为榜样,可见其志向不小,微臣建议,我朝应立刻派兵增援卫城,助黎王守卫我西北边境。”司寇南向夏延济建议。

“姜太宰,黎国相,善太丞,司寇国尉,此事交由你四人,务必拿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臣,遵旨。”四位重臣叩拜道。

夜里,姜奎请来朝中八大重臣中的三位,已经明确与他绑在一条船上的长史费恩,太史王安录,少卿董博在他府中议事。

“太宰大人,这可是天赐良机啊,这次我们一定要安插自己人带兵去卫城,慢慢蚕食黎王兵权,削弱黎家实力。”费恩先开口道。

“费长史说的对,等时机成熟,对内可先悄无声息除掉黎无冉,剩一个卫城兵权不稳的黎王,就好对付多了。”太史王安录也出谋划策。

“那谁可领兵前往卫城?”姜奎问道。

“董少卿之子董方明可去,董少卿掌管天都禁军,其子董方明也是出身行伍,一身武艺,现已是禁军统领,颇受陛下赏识。”费恩推荐道。

“董少卿以为如何?”姜奎问道。

“但凭太宰大人吩咐。”董博抱拳答道。

“好,明日早朝,就向陛下举荐董少卿之子,董少卿可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啊。”姜奎拍了拍董博的肩膀说道。

“太宰大人放心,我会交代犬子的。”董博允诺道。

次日早朝,夏延济上来就问道:“四位爱卿,昨日朕叮嘱之事商议的如何了?”

四个人压根没有商议,姜奎先开口道:“陛下,臣举荐董少卿之子董方明带兵10万,前往卫城。”

“禁军统领董方明,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陛下,臣举荐国尉司寇南之子司寇破晓。”黎无冉开口道。

“哦?太宰大人,国相大人,你们似乎并没有给朕一个统一的答复。”夏延济微微有些生气。

司寇南因为牵扯到自己的儿子,不便随意说话,姜奎,黎无冉各举荐一人,把难题丢给皇上,朝堂气氛一时紧张起来。

“陛下。”太丞善守玉站了出来:“太宰大人与国相大人举荐的二人皆是合适人选,以微臣之见,可让他二人一同领兵前去,这样,多一个能征善战之人,对守卫卫城有益无害。”

夏延济想了想,采纳了善守玉的建议:“传召,令董方明,司寇破晓统军10万,押运粮草,协助黎王,守卫我西北边境。”

五日后,准备妥当的1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卫城。

云州平城,总领府中,平城总领事尹峰毅打开一封书信,是女儿尹贵妃派人送来的。

“父亲,皇后为人骄横恶毒,常常欺辱于我,我虽受陛下处处维护,但陛下每日忙于国家大事,不能时时守在我跟前,我也不想因为这些闲事打扰陛下,但女儿担心终有一日,被姜家父女所害,我死到没什么,只是怕我幼子幼女,也遭牵连,女儿来书一封,望父亲保重身体,倘若有一日,女儿不幸身死,望父亲不要报仇,忘了女儿便是,姜家势大,父亲切记不可为女儿报仇。”

“哼,这姜家欺我尹家太甚。”尹峰毅一掌排在桌子上,愤怒的说道。

尹峰毅思索片刻,写好一封书信。“来人,速将此信送到国相府,交到黎国相手中。”

国相府中,黎无冉与国史马评坐在厅中。

黎无冉手拿尹峰毅的书信,对马评说道:“这姜家,越来越放肆了,若是姜皇后生的皇子是个贤良之人倒也罢了,可这皇子康,为人暴虐,无恶不作,这样的人将来怎么能继承皇位呢,想陛下也是也是因为这一点才迟迟没有立太子,是想等尹贵妃所生之子皇子尘长大一些吧。但只怕尹贵妃与皇子尘身边也是危机四伏。话说这皇子康怎么性情一点也没随皇上。”

“我倒觉得皇子康有些像…”马评没有明说出来。

“你是说…”黎无冉也没说出口,但二人的猜测却应该差不多的。

“我去宝阁看看,那里或许能看出些端倪。”

“国相大人还是处处谨慎小心为妙。”马评告诫黎无冉道。

“马大人放心吧,我会小心的。”

皇后寝宫中,姜奎派来的人告诉皇后:“皇后娘娘,太宰大人说,今早云州尹家派人送书信给黎国相,宫外太宰大人自会操心,宫内还请娘娘小心防备,盯紧尹贵妃,必要的时候,也要盯紧皇上那边。太宰大人还说了,让娘娘您别舍不得银钱,有钱能使鬼推磨,银钱您放心使便是。”

“知道了,你下去吧。”

宝阁,这是皇家藏书之地,高九层,内有藏书数万册,每层都有宫人专门负责打扫整理书籍。下六层是有关于琴棋书画,经史子集,还有五州大各世家大族的介绍等等,上三层是有关历朝历代兴衰更替的历史记载,以及一些君王的日常记录还有一些五州大陆的传说记载等等,总之,五州大陆的书籍,宝阁基本都能看到,除非一些自家传承的孤本,或是一些武学秘籍这里没有。

夏延济乃是开明之君,他准许众大臣,及大臣的子女可以进宝阁下六层中任意博览群书,上三层只有皇家之人及四位重臣,才可进入。

“国相大人。”一个管理宝阁的宫人躬身道。

“我要去上三层,把门打开。”黎无冉吩咐道。

“是,大人请。”

太宰府中,“太宰大人,黎国相去了宝阁,上三层。”

皇后寝宫,“皇后娘娘,黎国相去了宝阁,上三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6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