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退朝后,太后带着内阁诸位大臣以及楚王、楚青衣来到了内殿。太监燃起了檀香,一阵阵幽香弥漫了整座宫殿,萦绕在大殿内每一个人的心头上,此刻的他们心情分外沉重,旁人或许不知道大乾的真实情况,但是他们作为金字塔尖儿上的那一小撮人,他们对大乾目前的情况是最清楚的。
太后一步步走上了御座,坐下之后沉默半晌,低声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楚王,你说,咱们的胜算大吗?”
君玉俯身一拜,想了想,沉声说道:“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
太后斜着眼看了看他,手指微微动了一下,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要说大嘛,听闻草原铁骑此番南下十万人,可是草原人能有多少,带上妇孺老幼,总共划拉到一块儿,也不超过五十万人,能从五十万人中再抽出十万人南下吗?他们就不怕我们绕后打他们老巢吗?当年他们的老祖宗可是被冠军侯打怕了的,所以,我估计他们此次南下的人数在六七万,最多不超过八万,;其二嘛,北方草原之人是牧民,猝然远征,粮草不继,我料想,我们只要能守住最多半个月,他们就必须撤军了;其三,草原铁骑万里奔袭,已是疲师,而我军以逸待劳,枕戈待旦,故而,我觉得咱们的胜算也挺大的。”
“那为何又说胜算不大呢?”太后面露喜色,又接着疑惑地问道。
“我说胜算不大,是因为我方目前抵抗草原人的主力是宫廷禁军,如果说单一挑出来,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守卫宫门足够了,可要是说披甲上阵,我觉得他们不如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这是其一;其二嘛,便是人员组成太杂了,除去两万禁军意外,就是道士,黑帮,百姓,说的好听点儿,便是涓滴成海,说不好听,就是乌合之众,短时间内,若想让他们能够形成一股足以扭转战局的力量,着实比较难啊;其三,东境精锐虽然以奉旨勤王,但是明显来不及救援,若我预料不错,明日草原人便要攻城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君玉说到此处着实有些无奈了。
“楚王的话,臣倒是有些不同见解。”楚青衣此刻站了出来说道。
“哦?楚大人可说来看看。”君玉听到楚青衣反驳他,也是吃了一惊,毕竟自己分析的已经挺全面了,他竟然还能看出漏洞,着实是个人才啊。
“楚王之说,事无巨细,讲的头头是道,可是最要紧处却是没讲。”楚青衣缓缓说道。
“哦?是何紧要处?”不止君玉,太后和内阁的众大臣也一起看向楚青衣。
“军事指挥。臣虽是文臣,可也久经战阵,熟知韬略,各位可知道,行军打仗中,最重要的部队是什么吗?”楚青衣捏着嘴上还有些稚嫩的胡子,淡淡说道。
“这个本王知道,是粮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应该是押粮部队吧。”君玉抢先说道。
“对,也不对,押粮部队着实重要,但战场上兵锋最盛的,一直是火头兵,他们个人能力并不强,但是让他们集体行动的时候,他们比战斗部队更像是一把尖刀,故而太祖时便亲封部队中的火头兵为蚂蚁兵,太祖曾赞扬他们‘一人无大用,合力能搬山’。故而,战力强弱不在个人,而在乎配合,儒家能舞笔,便让他们写檄文,散流言,鼓励军心,加强民心,黑帮之能,可使他们行偷袭之法,至于道家,我暂时还没想到。“楚青衣淡淡的讲了一番自己的见解。
“哈哈哈,是本王肤浅了,楚将军此番言语,让本王茅塞顿开啊,道士轻功与剑术高超,可命他们夜入敌营,行斩首之事。如此一来,大事可成。”君玉笑着说道。
“王爷,对了,前两日我派人在京城募兵,到目前为止,已经募集到一万四千余人,这便是目前能达到年龄的最多了,剩下的无不是知天命之年,或者就是垂髫幼童,我尽力了。”从内阁班子里突然出来一个大臣说道,这是杨奇的弟弟杨荣。
“不能尽力,如今之形势,唯有全力以赴,接着再找,多一个人便多一份胜算。”君玉面带厉色的说道。
“太后,王爷”杨荣忽然双目含泪地跪了下来,说道:“若是没有年龄限制,京城必会人人皆兵,这次募兵,可能其他人没见到,可是我是亲自去了现场的啊,八旬老翁都竞相报名,拿着拐杖都咬牙切齿,想要和草原人拼个生死,尤其是功烈之乡的老人们,他们的先辈跟着太祖皇帝,东征西讨,平定天下,他们又跟着太宗皇帝,先帝四处作战,最后没有个封妻荫子,只有衣衫褴褛,破瓦茅房,可他们依然把他们的子孙送上了战场,跟着当今陛下去北伐,如今北伐失败了,他们个个都是断子绝孙啊,就算这样,他们还哭着对我说,草原之贼犯边,凡大乾男儿,必有血性,护住这一方大乾的天。可是,可是,这朝廷,这大乾。。。”杨荣说道这里泪流满面,已经是泣不成声了。
杨荣忍住哭声,擦了擦眼泪继续说道:“这大乾,不公啊。百万将士血染沙场,打完仗没有一点点奖励,军队中全靠关系晋升,如今在军队百夫长之上的,哪个不是将门子弟,王侯公子,如今的大乾有什么值得老百姓卖命的,没有,他们凭什么卖命,臣今天本意是来辞官的,并非贪生怕死,臣明天可以第一个从城门冲出去,但是,这个大乾,让臣失望了。言尽于此,臣乞告老!“说罢便把官帽掷在地上,等候太后发落。
整个太和殿内部鸦雀无声,就连旁边侍候的宫女都是鼻观眼,眼观心,呼吸都怕乱了节奏,忽然太后张嘴说道:“哼!这满朝大臣,只有你杨荣是个忠臣孝子,良善之人,呵呵,本宫真是看走了眼哪!”
旁边的君玉本不想吭声,杨荣这一番批驳,话里是说着军队制度,可是话外哪一句不是牵扯着历代皇帝,作为皇子,不对,前皇子的君玉,但凡敢有一点赞同,那就是不忠不孝,可是眼见此刻的太后怒从心头起,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劝阻:“太后请息怒。”
“怎么?楚王是觉得杨荣说得对吗?你也觉得你爹和你的各位祖宗失德了吗?”太后气冲冲的说道。
满殿人呼啦啦跪了一地,这回都尽量克制着呼吸的节奏,开玩笑,别让二位大佬把火发自己身上。
“太后此言差矣,杨阁老句句说的都是军事制度上的不足,这和各位皇祖有啥关系,太后有些过分解读了。”君玉嗫喏着说道。 “杨阁老所言不过是改革制度,对于有功将士后续关怀不够,此等问题于此时之局势无补,却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君家欠他们的,我觉得应该补偿。”君玉既然打开了话匣子,便把心中设想说了出来。 “此刻重开前朝十九等军功制度,可以赏罚有度,对于即将参战的将士也是一种激励,有功赏,有过罚,总要让士兵看到给君家,给大乾卖命的好处吧,画下的大饼可活不了人。”君玉沉声说道。 “臣等附议。”大殿内众人对于这种事一向讳莫如深,可如今在这大乾唯一称得上是血脉正统的楚王都发了话了,他们也就不忌讳这许多了。 “罢了罢了,国家存亡在此两三日,又何必在乎这些小节呢,楚青衣,你是兵部尚书,料想对前朝的十九等军功制都清楚,那便交给你办吧,对于之前有大功的人,全部予以补偿,对于功烈之乡那些老人,全部按照侯爵给俸。”太后说罢,向外摆了摆手:“对于防御细则全部交于楚青衣与楚王一手操办,本宫累了,你们且下去吧。” 等到殿内众人依次走出大殿后,太后抬头看了看外殿的龙椅,又看了看窗外宫墙内早已点起的烛火,她想起了当年跨马驰骋,威武雄壮的天下共主,又想起了当初呱呱坠地,如今在身在草原的当今陛下。 “哎”清冷的月光下只有一道长无边际的影子,又是一个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