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汝歌

作者:舞起 | 分类:历史架空 | 字数:0

第3章宋家雏凤

书名:汝歌 作者:舞起 字数:4.8千字 更新时间:06-27 09:28

穆渊贵为梁国九公子,府上藏书颇丰,神秘书简上的文字虽然古怪,但大多都能找到出处重组成正确的文字。回到府中后,穆渊第一时间来到书房,他的书房占地不小,装饰名贵,尤其是书桌旁那密密麻麻的书架,其上文人书贴万千,孤本众多。

穆渊取出一本极为少见的文字正解,书面古老泛旧,但厚度颇高。这本书由韩国文学大家韩虞子著于五十年前。韩虞是韩国王室,也曾求学于烁上学宫,此生最大愿望便是统一五国的文字,让天下各家学问得以自由流通。只可惜韩国偏居一地国力弱小,韩虞回到韩国后穷其一生都未能完成愿望,最后只著下这本意义非凡的《正解》。其实若是细算两人之间的缘分,韩虞同样在烁上学修的法家,也算是自己的师兄,两人同为王室,却不知命运是否相同。

穆渊心中略微感慨,随后开始对书简上的文字进行拨正,各国文字虽然写法大不相同,但此刻有了参照之物倒也不算毫无头绪,只是进程较慢。不过自己刚刚回国,又被父王下令“自省”一月,如今最多的便是时间。鬼兵劫饷一案事关重大,梁国积弱已久,朝中事权,国内兵权,都被世家贵族掌握不少。外面又有北方晋国虎视眈眈,晋国军队十年来与楚国多有战争频发,梁国比楚国距离更近,若非这几年父王暗中交好,恐怕境内早已是烽火连天。如今的梁国若想壮大必须经过革变,重新集中王权,掌握军队。

要想要做到这些,以王室身份入朝掌权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而如今鬼兵劫饷一案正是一个极佳的机会,倘若穆渊能追回被劫的军饷,朝野上下必然震惊。穆渊贵为公子,年龄,手段皆以具备,朝中各派暗中争斗已久,必须有一股外力破入改变现状。

鬼兵劫饷一案迷雾重重,又涉及到鬼神一说。若是靠穆渊自己暗中了解只怕得到的情况难分真假。只是没想到这次去潜龙堂以物换物竟然能得到重要线索,看来自己的身份和行踪早已被人暗中关注。只是自己如今刚刚回国,无权无职,那神秘女子究竟是何身份,又为何要让自己入局呢?

穆渊摇了摇头,现在想再多也无用,若是自己在鬼兵劫饷一案中有重大进展,或许这股神秘实力就会自己出现。如今依靠《正解》重新重组书简上的文字,得到内部隐藏的信息只是时间问题,穆渊又想到潜龙堂内那位声音空灵的神秘女子。

或许,我们很快就要再见面了。

不知不觉外面已是天边透白,桌前的穆渊伸了个懒腰。书简已经破解完毕,他并没有用笔做任何的备注和记录,背后的信息已经全部记在他脑海之中。

穆渊笑了笑,鬼兵劫饷一案看似迷雾重重,不过只是背后之人有意为之。世人敬畏鬼神自然心有压力,此案越是拖得久便越是合了某些人的心意。如今穆渊已经知晓了此案的真实内幕,背后操纵之人已经呼之欲出,整个梁国能够有实力完成这样事情的,只有一个人:那位号称梁国百年最强之将,权倾朝野的大将军罗无劫。

罗家是百年贵族,根基深厚,如今罗无劫势大,不少大臣早已暗中同流。只不过在朝中依旧有相国宋仲薇作为对手。

宋仲薇为相十几年,经他手所提拔的大臣不在少数,宋家三代入朝为相,在朝中地位超然。二人早因政见不合争斗多年,如今罗无劫暗中操纵出鬼兵劫饷一案,只怕是意有所指。一场生死悠关的权利争斗或许早已在暗中厮杀起来,自己必须掌握一个合适的机会入场,既要破得此案声传朝野,又能借到一方的力量形成联盟。穆渊明白机会需要自己创造,如今罗无劫与宋仲薇的争斗到了何种程度他尚不知晓,但他知道如果局面僵持不下,则必然需要外援,这就是他的机会。

宋家三代为相早已成为梁国佳话,但朝中的不少人都知道,宋家极有可能四代为相。宋仲薇的幼子,那个被称为宋家雏凤的男人,便是整个家族未来的希望。

穆渊笑了笑,随后研磨提笔。宋家雏凤嘛,本公子熟儿的很。

……

信写完后外面已是天色大亮,彻夜未眠的穆渊此刻心神清明。此次掌握的信息至关重要,自己心中的计划或许能够依此展开。只是如今形势暗流涌动,看来自己还是应该一切照旧,低调行事。

出了书房,门外守候一夜的侍卫元英上前行礼道了声公子,穆渊很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你怎么还跟以前一样,又在这里等一夜。”

“元英的职责就是保护公子安全,多久都要等的。”

“府上又出不了什么事,你白天与我随行尽职就好,晚上自己回去睡觉就行了。”

元英再次行礼表情认真的回道:“公子身份尊贵,又曾救元英一家于绝望之际,从那时起元英便立誓自此一生都将誓死保卫公子,绝不能让公子出现一点意外。”

“行了行了!我最怕就是你讲这些。”

元英身为府卫首领跟随他多年,性情如何他再清楚不过,既然讲了没用也就随他去了。

穆渊从袖中取出刚写的信交予对方,嘱咐道:

“一个时辰后你从府上出发,将此信送至相府,交给宋凤芝。”

“诺!”

元英恭敬的双手接过信件,穆渊摆了摆手说道:“回来后你去睡会觉,醒了以后回家看看,不用天天跟在我身边,我这里没那么多事的。”

元英怔了一下,随后行礼。

“是,公子!”

安排妥当后穆渊回到内室斜靠在床上假寐,两名容貌绝美的婢女轻轻跪在一旁等待公子吩咐。穆渊抬了抬眼,有些好笑的说道:

“行了,赶紧起来吧。都几年没跪了,这一下哪里跪的习惯。”

两名婢女对视一眼点了点头,互相扶着站起身子,随后两人笑容甜美的对穆渊行礼:

“多谢公子体谅!”

“这才对嘛!”穆渊眯眼而笑,世间美丽女子,无关尊卑,本就是站着才更美丽。话说他这一对贴身婢女的来历也算有趣,两人都是穆渊游玩时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当时两个小姑娘十一二岁被锁在笼子里,人贩见她俩长的眉清目秀便想待货而估,想买的人的确不少,但一有人要买人贩就会临时涨价,总之推来推去没有出到天价就是不卖。

不过别人买不到不代表九公子也买不到,只是将腰间铭牌一露,人贩便直接跪伏在地,姐妹两个也就因此来到了公子府上。

两人年纪相仿,但无国无籍。穆渊干脆赐给二人新的名字,大点的姐姐唤作巧儿,小的唤作双儿,取得是巧玉成双之意。姐妹二人心里感激,十年来一直尽心服侍。自家公子身份尊贵,性格又温良和顺。对于姐妹二人而言,能被公子看重,便如同再造之恩。

穆渊对姐妹二人照顾有加,彼此之间颇多亲近。眼看自家公子在书房彻夜未眠,两人便很懂事的轻步上前侧坐于一旁为公子按揉头穴。至于公子为何不去外面玩乐而是在府中熬夜,她俩是万万不能问的。

佳人在侧,清菏体香入鼻,一阵困意涌来,穆渊索性直接枕在了巧儿腿上,悠然入睡。

……

今日梁王宫的朝会气氛有些诡异,草草结束后众臣散去,偌大的朝厅内只留下两人。一位是权倾朝野的大将军罗无劫,另一位则是大梁文臣顶柱的相国宋仲薇。

晋王安此刻正高居于王座之上,眉头皱起,神色忧心忡忡。

“不足一月,接连五位主审官意外身死。这鬼兵劫饷一案当真是破不得了?两位爱卿可有良策不妨跟寡人一讲。”

罗无劫率先行礼道:“王上!鬼兵劫饷一案事关重大,如今负责审案的五名官员又接连离奇死亡。民间已有传言,说是那鬼兵索命,不可再查。”

“既然如此,那此案到底是查还是不查?”

另一侧的相国宋仲薇略微思考后行礼回道:

“回王上,臣以为:鬼神一说虽是禁忌,但此次丢失的军饷数量过于庞大。如若不查,臣担心无饷可发的边军会生乱。”

梁王眉头紧锁,忧心更重。的确如宋仲薇所言,这一次丢失的军饷太多了,如果重新征税必是全国百姓都会抗议,可若是由国库补上则会瞬间蒸空。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决不会是他想看到的,看来此案是必须要查下去了。

梁王眯起眼睛看着面前两位自己最为仰赖的臣子,此次鬼兵劫饷一案,就看这两人了。

“两位爱卿说的都对,鬼兵劫饷一案事关重大,自然是要继续查的。而如若不查,则国体大伤,梁威大损。可若查,又谁来合适呢。两位爱卿速速告知寡人可以胜任之人,如若破案,必有重赏!”

罗无劫眼神撇向身边一侧,心中冷笑。

“臣可推荐一人,为不二之选,若此人出马,即便此案再多诡异也定当破之!”

“好!”梁王大喜,抬起左臂指着罗无劫问道:

“此人是谁?”

位于一侧的宋仲薇突然心头一紧,莫非……

果不其然,罗无劫转过身来,眼中满是压抑不住的野性。

“此人正是相国大人!王上,相国大人为相多年,若论学识渊博,整个梁国无人可比肩也。如果是相国大人负责审理此案,臣以为这是最佳的人选,更会尽力配合相国大人。”

宋仲薇心头狂震,梁王却对此颇为赞同,他转头看向宋仲薇,心头已定。既为高位者,自然要在关键时候多做些事。

“罗无劫所言有理,相国能力出众,可愿为寡人分忧?”

王命已到,宋仲薇再有不愿又怎敢拒绝:

“臣,愿意为王上分忧!”

“好!那寡人就给相国十日,此案不能再拖了,十日后若到期若没能破得此案,卿当自知!”

这最后一句卿当自知,听的罗无劫心中暗喜,反观宋仲薇却是心头一片苦涩。

“臣……明白!”

事已定下,梁王眉头舒展开来。鬼兵劫响一事已烦扰他多日,今日定下宋仲薇来调查此案,结果如何,在等十日便知。他抬手挥了挥,示意今日商定结束。

“行了,你们退下吧,寡人乏了。”

“臣,告退。”

二人行礼退下,心情大不相同。

……

相府一处宽阔的后园内,一位身材修长的俊美男子正在持弓预瞄,在他侧方五十步外设有一排红心靶,男子架马疾行三箭连射全中。随后一个往返更是直接弦架三箭要来那三珠齐发,男子于马背上聚息凝神,随后心随意动,三只箭羽破空而去,瞬息之间那靶上的箭头已是六箭连成一线。

“好!如此箭术,哪怕是在军中也已是登峰造极!”

宋凤芝听到来人声音后立即翻身下马,随后向来人恭敬行礼:

“父亲!”

宋仲薇笑着点了点头,幼子凤芝形如凤玉,神如芝台,他实在是挑不出一点不满意的地方。

自幼聪敏不凡过目不忘,十三岁便已通识兵法国策,及冠之时已是俊美无比,难辨雌雄。而且此时的宋凤芝已经是作词提曲无不精通,一手珠箭之术更是出神入化。如此宋家雏凤,未来必定是入史留名,当真是天佑宋家。

只是宋家雏凤越是惊艳,宋仲薇反而更担心幼子过早进入官场。朝堂凶险,世道复杂,若想清流独身,还需要太多的修炼。自己入朝为相十年仍与罗无劫等人争斗不休,他又怎么会放心让凤芝卷入这场风雨之中。好在家国之事皆回府后与幼子探讨,不仅可以培养心性,诸多意见也颇有独到之处,令宋仲薇心慰更多。

今日也是如此,罗无劫给自己推来险境,形式之凶险,以至于宋仲薇伫立园中,一时间根本想不出破解之法。

宋凤芝心灵通透,站于父亲身后一侧轻声问道:

“父亲今日下朝的晚,宫中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哎!”宋仲薇长叹一气,不再伪装。

“今日散朝之后王上留下我与罗无劫两人商议鬼兵劫响一案,此案诡异异常,一月之内五任主审官接连死亡。如今朝野皆因鬼兵索命一事人心惶惶,再无人敢接手调查,但偏偏王上却想继续调查此案。”

宋凤芝轻轻点头,鬼兵劫饷一案他了解许多,此刻直奔要害的说道:

“此案的重点或许不在于鬼神禁忌,而在于被劫的军饷数量,如此庞大的一比财富,若是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窃取,将会对梁国造成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的确如此!”宋仲薇点了点头:“想来这也是王上的想法,今日我与罗无劫在殿中正与王上商议此案,不曾想在由谁来接任主审官一事上,那罗无劫竟然向王上举荐了我……而后王命已至,我无法不接。”

宋凤芝看着眼神凝重的凝重的父亲,心里十分担忧,朝堂凶险,事情如此发展,谁也预料不到。

“父亲身为文官之首,王上对于鬼兵劫饷一案忧虑已久,如今让父亲来破此案,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宋仲薇心中愁绪万千,此案的情况他知晓诸多,反而倍感无力。

“王上只给了为父十日破案,当时负责押运军饷的安平君又是王亲实难刑讯审问,这也是之前几人主审一无所获的原因。如今三位接任的主审官接连惨死,罗无劫在此刻推荐为父实在是居心否侧。加之鬼兵作祟,如果我不幸与之前五人一样被鬼兵所害,那便正好合了他的心意。纵使为父命大躲过一劫,但若找不到被劫的军饷仍是办案不利之罪,十日期限一到,王上那边我便会无法交代。如今此案对为父来说不再是一场案子,而是一盘横竖落子都是绝境的死局,真不知究竟该如何应对……”

“此局的确凶险,暗中之人自然不会让父亲顺利查案,定会穷尽一切手段。父亲此局,的确难破。不过……我们破不了局,不代表其他人不可以。”

“哦?”宋仲薇极为惊讶:“凤儿难道知晓可以破局之人?”

宋凤芝看着自己的父亲,眼神明亮,他想到了今天早上收到的那封信。

“如果说梁国如今有人可以破开此局,那就一定,是那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4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