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三国演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皇室纷争,大族后谋,世家争权,战乱纷飞,神州大乱,蛮夷入华,一而十六,悲呼!
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亡中而诞,怨中而来。道士出世,镇邪驱鬼,化戾气为祥和。
正文:
明晃晃的太阳挂在山顶之上,刺眼的阳光斜照在羊肠小道上。一大一小两名身穿青色道衣的道士迈着沉重的步伐向某处赶着。
“师傅,赶了半天的路了,时候也不早了,我们歇会吧。”阳昭汗流浃背,嘴唇干裂。又觉着脚底板火辣辣的疼便向师傅询问道。
李元听到徒弟的话,看了看天空,估摸算了一下时间,便说道“嗯,到酉时了,我记得再走几里路就到杨村了,到那里休息一晚吧。”
听到师傅说可以休息,阳昭只觉得身体轻快了不少,不一会便走到了杨村村口。
但映入眼帘的杨村跟阳昭想的并不一样。街道空荡荡的,些许衣物散落在地上,残破的房屋墙壁上缠满了枯萎藤条,一股风吹来,掀起了沙土,也使得旁边的大树发出沙沙声响,掉落下几片金黄的树叶。
“师傅,这杨村怎么一个人都没有呢?”阳昭慢步走在杨村街道上一双剑眉左右蠕动着。
“我也有许久未来了,可能是移村了吧。”李元右手摸着胡须,又看了看四周不确定道。毕竟他也有一年没来了。一年的时间,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各种可能都是有的。
“吱呀”李元推开了一座还算健全房子的大门。
“阳儿,今晚就在这里凑合一下吧。”李元挥了挥飞扬的灰尘然后说道。
“好。”阳昭放下背着的道匣,然后就整理起房屋来。
“师傅,我们此行是去往何方啊?”阳昭搬完堆烂的木头然后边清除墙角的蜘蛛网边向李元问道。
“扶县。”
“何事呢?” “前几日易县令叫人送来消息,说是扶县有邪物出现。希望我去调查调查。” 阳昭听到这倒也算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这些年李元也时常带他出去驱邪,在这扶县和周边县城之间,他们师徒二人也算是有些名望了。 深夜来临,月牙挂在空中,蒙蒙的月光洒在杨村,使得杨村犹如从画中印照下来般的美丽。 “噗呲噗呲!”灰蒙月光下,几只不知名鸟的残影掠过云端。 阳昭正睡着觉,然后只觉着尿意来袭,便不情不愿的起身往房外的较远草丛走去。 “呼!舒服多了。”阳昭五官分明的脸庞微微一松,身躯一阵颤抖,闭着眼睛享受着舒畅的感觉。 正当阳昭在闭眼小解之时,周边突然升起一阵阵白色迷雾,把他整个人笼罩了起来而阳昭浑然不知。 “回去了回去了,外面还真是冷啊。”提了裤子后,阳昭搓了搓手,小声喃喃道。 阳昭朝房屋走去,只觉得走了很久都没走到房屋,不由背后一凉。 “鬼打墙!”,此时他的困意全无,警惕的看着四周。 只见四周景象一变,原本是在杨村的阳昭已经身处一片密林之中。 突然一股阴风袭来,树叶发起阵阵沙沙之声,一道鬼影在月光的照耀之下,印在树干上。 “何方妖孽!”阳昭好歹跟师傅学了些本事,看到这情况连忙手捏几个法诀想使出金光咒护住自身。 那鬼影在他捏法诀的时间里,顺着土地朝阳昭袭去。 “喝!”阳昭大喝一声,身上发出淡淡金光。那鬼影就要在接触到阳昭的一刹那,便被金光弹开,之后金光便消失了。 只见被弹开几米远的鬼影,犹如泥水一般缓缓形成一人形。 那鬼,身着素衣,面部腐烂,一颗眼珠子吊在鼻梁处,蛆虫在脸上蠕动。 阳昭看野鬼的架势,知道麻烦不小,本能的摸向后背“遭了,没有家伙!” “走为上策!”阳昭刚转身想逃。 “嘭!”那野鬼便挥手施法把阳昭重重砸在树干之上。 野鬼刚想乘胜追击,吸食阳气。不料一旁突然飞出一道白色符纸打在他的背后。 “啊啊啊啊!”伴随着鬼叫,一股股黑烟在野鬼身上冒起。 “师傅!”阳昭看到这番情景大喜道。 李元一个前空翻,来到阳昭面前背对着他,然后取出摄魂铃,摇了起来。 铃铃铃! “收!”那野鬼浑身颤抖不受控制,鬼叫了一番后便化作灵魂被摄魂铃收了进去。 看到师傅收了野鬼,阳昭也是连忙走到他身旁低声喊了句师傅。 李元把摄魂铃递给了他“十几年了,连黄页鬼都斗不过,本事学到哪里去了?” 面对师傅的质问,阳昭略显尴尬不知如何回答“师傅,我......” “唉,罢了罢了。”李元看到阳昭一脸惭愧像,心里也是有些无奈,虽说阳昭已经十六岁了,但修道的天赋却不尽人意,李元即使想多传点本事给他,那也要等他消化完之前的东西。 翌日。扶县的官道上。 太阳刚刚升起,一丝丝金光照耀在路上。虫叫鸟鸣,凸显出一副勃勃生机之景。 “小阳,给我说说鬼的区分吧。”李元突然向阳昭问道。 “是,师傅。”阳昭也知道这是师傅在考他,从脑中总结了片刻后缓缓说道。 “鬼乃是人死后所分出的灵魂,灵魂原本该下地府投胎。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得投胎,使得他们在凡间四处游荡,变成害人的鬼。” “而鬼的修炼年数区分有,小鬼,大鬼,厉鬼,摄青鬼,肉眼区分他们通常为白色影,深色黑影,暗红色影,玄青色影。” “嗯,孺子可教也。那你可知昨晚那黄页鬼修炼到什么境界了吗?”李元摸了摸胡须,点点头继而问道。 “应该是大鬼境界了。” 李元听到阳昭的回答后,停下脚步,转过身来。 “怎么了,师傅?徒儿不对吗?”阳昭看到师傅突然停下脚步以为说错了,连忙停下认错道。 “没有,你说得对。记住,以后可要勤加练功不得怠慢。”李元摇摇头道。 继而又说道“你也有十六了,这是师傅送你的生辰礼物。” 说着李元从怀中取出一玉佩,递到阳昭面前。 “多谢师傅!”阳昭嘴角微微一扬,伸手接了过来笑道。 “呵呵,傻小子!”李元也被阳昭笑声感染,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