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昆仑,却不知昆仑山顶有一湖泊。
雪山之颠――冰心湖。
一千年前,世间出现一只为祸人间的魔王,拥有着与神叫阵的恐怖力量。
有着数千年甚至万年的道行,相传华夏大地只出现过一个这样的魔王,千年前它被人赐名为“犼”。
犼的厉害世人皆知,它的妖力能够排山倒海,一夜之间更是能吸走一个镇的村民精血。
它手下有无数小妖,四处肆意残害人命。
天道观的清虚道士知晓后,下山寻魔,替天行道。
说起清虚道士无人不知,此子年芳三十,自小天众奇才,破例被绝不收徒的天道观观主收入门下。
十五岁时,他的法力便超过观主,继任下任观主。
有他在,百姓方能安心。
清虚与犼的这一架打的天地变色,要知道犼能操控变幻莫测的天气。
一个骤风打来,就能把人吹到十万八千里,可是清虚有金刚罩护体,此风还奈何不了他!
犼见清虚无恙,立马招来雷霆万钧,瞬间天空黑压压一片,粗大的雷电要将清虚劈成两半。
奈何雷电见了清虚自动劈向别处,因为清虚已练成半神之身。
犼见天地将再无法规能助它,竟抱着清虚同归于尽。
具传清虚的尸身就在冰心湖中,由于此湖有镇压之法,任你是仙是魔,都无法逃脱它的法力。
因此也无人知真假。
一千年后,昆仑山顶,电闪雷鸣,天地为之变色,一抹丽影冲出冰心湖。
她站在雪山之巅,手捧一沉香木所做的四四方方的盒子。
只见她打开盒子,盒子里有一团透明的光蕴。
此女抬头,紫眸顿现,天空出现一道光柱。
“天门大开,速速轮回!”
民国1920年,蜀地,平昌县。
天,一下子便黑乌乌地压下来了。整个天空,都是炸雷的响声,震得人耳朵发麻。
锯齿形的电光,不时地冲撞天空,击打山峰:转眼之间,三滴一大碗的雨点,敲打平昌县! 闪电像雪白的利剑,挥舞在黑压压的天空,周边氤氲着朦朦的雾,给气氛增添了一种不知名的恐惧。 一栋民宅里,魏家娘子正在生产。 “用力,用力,孩子马上就要露头了!” 接生婆满头细汗,粗糙的双手使巧劲推着魏大嫂十个月的孕肚。 那肚子鼓涨涨,一根根血管清晰可见。 魏大嫂秀美的面庞此刻已经面无血色,双唇泛白,汗已经湿透了她薄薄的衣衫。 长久的生产耗尽了她的体力。 任她如何使劲,孩子始终没有出来的迹象,终于她浑身没劲了,喊声也渐渐变小。 头朝外看去,混沌的双眼逐渐模糊。 外面大雨不断,里面的嘶吼从一开始的惨叫嚎叫,到如今只传来零星的动静。 “娘,怎么办?月娘从早上生到现在,孩子还没生出来啊!” 魏大壮高大的身躯在屋檐下焦急的走来走去,一脸的紧张不安。 魏大壮是平昌县的村民,他长得又高又瘦,长年的劳作,黑黑的脸膛泛着亮光,像个黑瓷人。 凑近看五官端正整齐,也是十里八乡的帅小伙。 去年娶了隔壁村的村花秦月娘,这个秦月娘也是个好命的。 夫君疼爱,婆婆喜欢,嫁过来还没三个月,这不就有喜了。 眼看临盆了,魏家请了村里有名的稳婆来接生。 说来也怪,从秦月娘的阵痛开始,天空就异变。 秦月娘痛了整整一天,这大雨伴随着电闪雷鸣也下了整整一天! 魏大娘看着空中不停闪烁的雷电,又看了看屋里难产的媳妇和担忧不已的儿子,褶皱的脸上越发老态。 不能再拖了,既然命中注定如此!只见魏大娘毅然决然转身走进一间供奉祖宗的小屋…… 十分钟后。 “生了,生了,是个大胖小子!”稳婆报喜的声音从产房传来。 她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擦了擦额角的大汗。 今天这场接生可真是凶险,僵持了一天,眼看孕妇要不行了,那可是一尸两命,她还愁着可怎么办? 谁知魏大嫂突然间又精神了,还顺利生下个男娃,母子平安。 魏大壮喜极而泣,一天一夜了,终于生了。 他迫不及待冲进产房,稳婆正抱着白嫩的婴儿拍打脚丫。 婴儿也顺势“哇”的一声,哭出来。 没来得及多看孩子一眼,床上的秦月娘双眼紧闭,已然昏了过去,魏大壮脸色一变,趴在床边: “月娘!月娘!” “魏大嫂没事,就是疲劳过度,你让她歇歇,之后炖些补身子,准又能生龙活虎。” 稳婆笑呵呵的抱着哇哇大哭的婴儿朝魏大壮走来。 魏大壮这才将提起的心放下,给秦月娘捏了捏被角。 接过稳婆手中的婴儿,刚生出的孩子皱皱红红的小脸,怎么看都像个拱起来的虾米。 魏大壮爱怜的亲了亲婴儿的小脸,将他放置在秦月娘身边,再丑也是他的儿子。 此时魏大娘一脸沧桑地从小屋出来,嘴里念着:“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魏大壮给孩子取名魏霆,因为孩子是在雷霆中降生,更希望孩子将来有所作为。 魏霆一岁时就显出了不同,两颗大眼珠子何其有神,额头又阔又畅,整个人像个神童,活灵活现。 魏霆五岁时,发了一次高烧,看遍整个平昌县都没能看好,在众人都以为这孩子完了。 谁知第二天,魏霆自动退烧了,病也好了,大家都说他是个有福的。 只有小小的魏霆知道,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很奇怪,有跟他一样大的小伙伴。 也有长相吓人的长舌怪,还有半截身子的女人,不过魏霆丝毫不怕,因为那些人看到他都很怕,没一个敢靠近他身边。 眨眼十五年光阴一瞬即逝。 —— 火辣辣的太阳高挂当空,热的人喘不过气。麦收之后,持续的晴天就开始在关中大地肆虐了。 秋粮几乎绝收。 平昌县村长为此事,在宗祠举行了一场有关旱季秋收的发表。 村长的发言很简单,只有寥寥几句。 “等着立秋吧。秋后几场透雨,麦种到地里,这一年就安宁了。一料秋庄稼,没啥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