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伏陵录

作者:浸芒 | 分类:东方玄幻 | 字数:0

第1章 天河镇

书名:伏陵录 作者:浸芒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05-16 06:01

寒食已至,南方大多都笼罩在清明前夕的细雨微风中。

天河镇在长江下游,以盛产鱼虾著称,一两万的人口,基本上都是靠着打鱼捕虾为生。

这里虽然比不得城里热闹,但家家户户都甘心守着自己家那点赖以生存的活儿,既不惹事也不一头窜到城里,倒也使得这里每户人家都填满了人。

不过,街西的韩老汉家倒是这个镇子里的例外。

今年的寒食至,家家户户都守着寒食的规矩,禁烟火,吃冷食,预备着明日的一切事宜。

但是韩老汉却没有功夫管上这些。

若是从前,韩老汉倒是最重视这些节日的,不论是祭轩辕,拜佛祖,还是跪海神,敬龙王,从没有哪一件落下的,纵使他大儿子和儿媳死了以后他也依旧忙活着这些供奉神仙的事。

原因无他,就因为他大儿子小时候曾经被仙人救过一条命,故此他对鬼神一事尤为敬重。

只不过清明这天,他往往一整日都要被其他事情困扰。

寒食夜里子时,乌云低压着小镇,在月光的残影下撕咬翻腾。

韩老汉在床边撕开手里黏在一起的金元宝,有时不时的扭头看了看床上,皱起自己黝黑的脸,苦声道:“列祖列宗保佑,保韩家子孙平安,黑白无常莫索魂,牛鬼蛇神莫近身……”

青灯的橘火舔舐着见底的蜡油,滋滋的冒出火油相触的黑烟,挣扎在一夜黑暗中努力暖起冷屋。

斜向西北方向不远处的木床上躺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眉宇清秀,但两颊之上却萦绕着一股病气,挥散不去。

这少年出生时双祸临门,附近的街坊邻居私下里悄悄地说他是个双煞的命。

在他出生的那日传回了自己父亲的死讯,他的母亲听到后血崩也随着他父亲去了,只留下这个没爹疼没娘爱的孩子。

若只是如此,韩老汉倒也还能将他好好的抚养长大,但偏偏这孩子生下来的时候身子骨就不好,刚出生的时候一口气上不来,差点活活憋死。

后来好坏被韩老汉将一口气拍了上去,只是这孩子不知是不是被拍伤了,拍怕了,哭了一整夜。

这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韩老汉将这血淋淋的孩子拿去清洗干净,一下子着实被吓了一跳。

只因这孩子的脖颈处有一圈惨白色的胎记环绕着他的脖子,看上去就像一条紧紧的锁链,像是要将他勒死,看上去骇人不已。

更为古怪的是,之后每至这孩子出生的那天,每年的清明,这孩子都会发一场高烧,每一次都像是喘不过气来,费了半天劲,憋红了脸才吮进一口气去缓了缓。

每年清明,韩老汉都守在床前。

连年发愁,硬是五六十岁的年纪就满头白发。

这少年小时候,韩老汉就带着他四处寻法子治病。

曾经有个算命的对他说,这孩子脖子上的胎记是黑白无常索命时留下的,这少年活不了多久了。

接着又骗着韩老汉买长命锁和护身符,韩老汉不信他,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后来半路上又扭回头来将东西买了。

只不过那长命锁和护身符也没有什么效果,白白的花了几两银子。

几年后,有个路过镇子的老和尚见着了,几番犹豫下还是发了慈悲,熬了一碗黑乎乎的药给他喝了下去,自此以后这天生病症才算好了些。

只不过韩老汉问起是何病症,那老和尚只连连道不可说,只叮嘱他在这孩子成年后便找个道门修行,否则这孩子日后也活不长久,十八便是大限。

……

门扉“吱呀”一声被人从外面推开,走进来一个略显消瘦的身影,天上吐出的一点月光照的那人身影冷冷清清。

韩裕见到韩老汉,局促了两步开口道,“爹,还没睡呢。”

纵使每年都是这样的场景,但他还是这么问道。

可能是因为两人之间确实没什么好说的。

韩裕是韩老汉第二个儿子,只不过早早的就出去闯荡,从十五岁时起就不住在这里,在这个镇子的人眼里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了。

今天是寒食,他知道又到了这老爷子愁心的时候了,所以他今天还是紧赶慢赶地回来了。

韩老汉没有说话,依旧撕着手里的金元宝,看也不看他儿子一眼,就好像没人进来过一样。

韩裕抿了抿嘴唇,走到韩老汉身边,咳嗽了声,几番尝试着开口后终于缓缓说道:“爹,我给小钧找了个治病的法子。”

韩裕知道韩老汉一直气着他,也没有再多说旁的废话,直截了当地说。

韩老汉手中顿了一下,抬起他的脸,用他如鹰般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韩裕,随即又低下了头,哼了一声,“你哥你都不管,你还能管你哥的孩子?白眼狼!我能指望你什么!”

韩裕铁青着脸,想为自己说些什么,但又说不出口。

他不知道该怎么和韩老汉解释,或许怎么解释都没有用。

当初韩泗的事他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亦是手忙脚乱。

冒然帮了,那他在外面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可能毁于一旦不说,他还可能帮不上忙又把自己给搭进去。

本来想着,等韩泗的事情风头过去了,他就把韩泗给救回来,哪里想到韩泗在被派往边疆的路上出了事故,就这么走了。

他知道老爷子怪他,他也好几年不敢回家来看,待鼓起勇气回来看的时候,韩老汉便不认他了。

“你哥从小就对你好,有什么东西都紧着你,他哪里想到养出了条白眼狼!”韩老汉声音一大,手里的金元宝撕碎了一个角。

韩裕羞红了脸,像一个受训的孩子一声不吭。

韩老汉不知道,韩泗刚走的那个把月,他晚上一直做恶梦,梦见韩泗对他失望怨恨的眼神,他想解释,但每次都从梦中惊醒过来。

韩裕一直觉得懊悔,但再怎么恼怒都已经无济于事了。

“爹,不管怎么说,现在还是孩子的性命更重要,您就先把以前的事放下。以前的事是我不对,我在这里给您老赔罪。”韩裕低下头说道。

韩老汉看了看韩钧,少年的脸色发白,眉间也微微皱着,他也顿时皱了皱眉头,问道:“你有什么法子?”

韩裕松了口气,“您不是说要给孩子找个地方寻名师修行吗?我听说近日玄武门要招收新的弟子入山修行,我特意弄来了一张应试帖,若造化好,或许这事能成。”

韩裕从怀里拿出了一张被小心折起的黄色信封,将它摊开,帖子的封面上一个血红的印章印记正方方正正的盖在上面。

韩老汉质疑的看了他一眼,双手又略微有些颤抖的接了过去。

他拿出了里面的帖子,喃喃的念了念上面的文字,“宣武九年,为承道法正统,护佑天下万民,镇压妖邪鬼祟……特令有志之人,入玄武门应试……”

韩老汉摸着那张帖子,眼眶里顿时有些湿润,这张帖子他已经盼了不知多少年了,总算是等到了……

韩裕轻轻地叹出一口气,如果能成的话,这张帖子也算是了结了他们父子二人的一桩心事。

他又从衣袖里拿出一个瓷白色的瓶子,从里面倒出了一粒青色透明的药丸来,随即给韩钧喂了水吞下。

“这是什么?”韩老汉皱了皱眉头问他,比起之前神色稍缓,也没有阻止。

“您放心,我还能害我自己侄子不成。”随即他又想到些什么,低下头又解释道,“这是我买来的丹药,对身体好的。”

韩老汉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又看向手里的那封帖子,看了半会儿又喃喃地说,“如今是仲月,入试的时间是季月下旬,只有一个月的日子了……”

韩裕看老爷子又皱起了眉头,知道他心里又放心不下,遂又说道,“您就放宽心吧。之前找不到地方去您愁,现在找到了您还愁,您就别操心那么多了,头发都愁白了。”

韩老汉低下头把手里的帖子折好,安安稳稳地放进信封里,叹了口气说道,“是啊,能不能进去还不知道呢,有什么好愁的。”

“进不去我再想法子就好了,您担心什么。”韩裕看韩钧的脸色好看了一些,眉宇间也松弛开,放心下来。

韩老汉接着撕起纸质的金元宝,橘黄色的烛火光照在他的脸上,显得他苍老又木然。

韩裕看着他说:“爹,等小钧去修行了,你就跟我进城里养老吧,你看你岁数也大了,也不能一直都待在这里,身边也没个人照应。”

韩老汉又是一阵子不回话,后来又兀自开口,“习惯了,不走了。”

“您要是想回来了,我到时候再陪您回来就是了,这也让这孩子放心不是。”韩裕劝他,“等我把孩子安排妥当了,您就先跟我去城里住上一段时间,如果您实在想回来,我们就回来住。”

“这孩子能不能进得去还不知道呢,如果他要回来,我还得在这等着他才好。”韩老汉手里撕着金元宝,淡然说。

“如果实在进不去,那我们就一起去城里。城里名医修士多,指不定就找到了治病的法子了,总归比缩在这里强。”韩裕说。

韩老汉没有再说话,韩裕就算他默许了,走到他旁边坐下来,帮着他撕着那些纸钱。

父子两人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像这样平心静气的坐在一起了,画面渐渐静谧的只有两人撕着金元宝的手在挪动。

微弱的烛火橘光下,静静躺在木床上的少年的脖颈处那圈惨白色的印记像是被火光点上点点荧光,竟比平日还要白上一些。

细碎微弱的“滋滋”声从那圈白色印记上冒出来,一丝丝比发梢还要纤细的黑烟从那圈白色印记上飘飘悠悠的钻出来,后又消散在空中。

少年额头上的冷汗直冒,束缚在梦魇之中的意识牵动他的躯体无力扭动地挣扎,失去血色而苍白的嘴唇一张一合,呢喃着只能听见几个字:“伏陵……百道……”

天和镇上方的天空雷声大作,乌云互相搅动着磨出一道道银色闪电劈开上空。

数道闪电从韩家的屋顶闪过,震的屋上的瓦片连连震动。

闪电像是要劈开屋顶钻入屋内,但每每靠近屋子便又急转了个方向,碎裂开一旁的上空。

少年又在睡梦中喃喃的念起“伏陵百道”这几个字,应和着天上狂怒的雷电。

没人知道这几个字的含义,但这几个字却又响应于天地,期盼着人们知道它的存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4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