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灭的番号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
挑着担担走在小巷子里面的老汉吆喝着:“担担面!担担面!”
老汉的吆喝声,混合着音箱里面放着这首名字叫做“成都”的歌声。
在这个依靠着远处繁华城市光芒漫射过来,才勉强能够看清道路的巷子里面回荡。
一个低低的声音传来:“老哥子!来碗面!多放辣!”
一个头上缠着绷带,身后背着一柄大刀,还有一个斗笠的伤兵突兀地出现在卖担担面老汉右侧(老子说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吴老汉看着这个明显只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知道这是年轻人的一种时髦玩法,叫做什么:可是不来亦!
明显的这个年轻人是在“可是不来亦”川军抗战的样子。
这可真的像啊!连手里都还拎着一支枪托已经发黑的步枪,黑暗之中晃眼看过去:真得不能够再真的了。
不过吴老汉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也是知道当前这个时代,无论如何这些年轻人都不可能找出一支真家伙来的。
这支枪可能是找玩具厂定做的塑料玩具吧!
吴老汉脑壳里头的想法很多,脑子动得也快。
他手上的动作更快!
这么一会儿时间:挑在肩膀上的担担儿,已经放在地上。
担担的一头是个小罐,上面顶着一个小燃气灶。
这个年轻人眼神奇怪地看着吴老汉的表演:
看着他把燃气灶放到地上,用洋火点燃。
再把一口铁锅坐上去。
等着水开的这点时间。
动作麻利地掀开遮盖担担另一头铁桶的盖子。
从里面取出一次性碗,从一个桶里面取出一个集成调料盒子,一手用勺,动作迅速地把佐料放好。
这个时候水也开了。
吴老汉从铁桶里面取出湿面,拿出最就团成了一团的面条,抖抻后,轻轻放入沸水里面。
又加了几段菜叶。
不到一分钟,面孰菜香。
吴老汉先给碗里舀了汤,这才伸手捞面。
手上的筷子在锅里一伸一绕,再往面碗里面一放。
满锅零散的面条、菜叶全都进了面碗。
那个年轻人喝了一声彩:“老哥子好手段!”
吴老汉嘿嘿笑了起来:“老汉我做这一行五十年了,算不得什么,手熟而已。
再加一瓢辣汕,最后放葱花。
配上老汉我秘制的独家配料。
这味道不说了,
巴适得很!”
说完又从桶里取出一双一次性筷子,把外面的那层保护膜撕掉。
双手捧着面碗递过去。
年轻人试卷把枪在地上放了一下,立刻感觉到有些不妥当。
又把枪背在背上,明显的能够看得出来:这枝枪对他很重要。
这才伸出双手来接过面碗,仔细搅拌之后,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吴老汉满足地看着这个年轻人,笑着说道:“一看你就是个吃面的行家。
不像有些人,面都没有拌匀净,就动口了。
还说我的面不好吃,没得味道。”
年轻人,吃了几口,这才抬起头来说道:“这面条好吃,是老成都的味道。
比老成都的面条还要好。
这里面的料好。
再来一碗!”
几句话说进了吴老汉的心坎上。
特别是最后一句:再来一碗!
他立刻拖长声音说道:“好咧!再来一碗!”这语气,这声音他是从电视里面学来的。
这样子可以招徕更多的人过来吃面。
末了吴老汉又对这个年轻人说道:“第二碗百我请你,不收钱。”
年轻人说道:“你这面里头加了花生碎、芝麻粒、黄豆面……,这么好吃的面,怎么能够让老哥子请?”
吴老汉越发高兴起来:“小弟娃,这么能吃,连这些都吃出来了。
古人有知音难觅,我这担担面,也有好面难得识货人啊!
这碗面一定得我请,你不吃,就是看不起我,不给老哥哥我面子。”
年轻人大口大口地把面条吃完,又把汤喝了。
这才勉为其难地说道:“长者赐,不敢辞!
弟娃儿就真的吃抹和了哦!”
说到这里,他又问道:“老哥子这生意还过得去吧!”
吴老汉笑了:“不瞒弟娃说,我家也是拆迁户,家里也是有房有地有门市的。
挑了几十年的担担面卖,这老了在家歇着毛病多。
每天这么抱挑着担子转悠着,上楼腿有劲,吃啥啥都香。
晚上困得着,白天有精神!”
年轻人笑了起来,看得出来他的眉头舒展了不少。
他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还有几个战友也喜欢老成都的担担面。”
吴老汉立刻说道:“你微信给他们发个定位,让他们赶快来,我这里,还可以煮三、四十碗面,足够他们吃的。”
年轻人这回真的不好意思起来:“我真的喊他来了哦!”
“喊起来!喊起来!多喊几个兄弟伙过来,开店的还怕人多么?”吴老汉高兴起来。
“不瞒兄弟说,像我现在这个样子,已经不图卖面赚钱了。
只是图个高兴。
看到有人喜欢吃我的面,我就高兴。
有钱难买心头好!
真喜欢吃我的面,不给钱我也高兴。
假假地吃我的面,不会吃我的面的人吃我的面,收了钱心头都不安逸。
那些人是对担担面的不尊重!是对我的不尊重!”
第二碗面吴老汉双手递过去的时候,看到年轻人手上黑一块、紫一块的。
不由得笑着说道:“还是你们年轻人会玩,这个什么“可是不来亦”装得真假。
嗯!身上的硝烟味道都有。
以假乱真嗦!”
就在他说话的时候,身边有人说话:“来七碗面!”
吴老汉只看一眼,就知道一定是刚刚这个小伙子叫来的战友。
这几个人的打扮跟年轻人一样。
年轻人身后也有人在喊:“来七碗面!”
吴老汉有些忙不过来了,笑着说道:“两个七碗,马上就好。”
人多了,他也把刚刚立起没有打开的方便桌支了起来。
十四个碗摆好。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人喊:“来七碗面!”
吴老汉赶紧又添上七个碗。
新来的这些人中间,有人说道:“吴名!你这娃儿,这回的侦察做得好!
这碗面,只闻一闻味道,就是老成都的面。
回去了,老子奖赏你。”
被叫做吴名的年轻人说道:“老子要你赏?你真有心,就给老子洗火摇裤儿。”
其余的人都笑了起来,这么多人一起笑起来的声音,在这条幽静的巷子里面传得好远好远。
连续煮了二十三碗担担面端出去,吴老汉看着这些人狼吞虎咽地吃着面。
心里突然没来由的一惊:刚刚明明白白的没有看到那个年轻人打手机,发微信。
怎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
还是全是相同的壮士出川抗日的装扮。
“哥佬倌!来七碗面!”
“哥佬倌!我们也来七碗面!”
不管心里怎么想着要镇定,吴老汉的手还是颤抖起来。
颤抖的心,颤抖的手,敲得锅碗瓢盆一起作响。
有吃面的老兵看见笑了起来:“哥老倌!莫怕!莫怕!
老子们生时保家卫国,死后守护家乡。
不会把你咋个样子的!” 吴老汉说话的声音都变了:“各位英雄!我这是不是阳寿尽了。” 正在吃面的那些人都不说话了。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老汉今年七十三,也是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只是走得太突然,不能够给老婆、娃儿道个别,嘱咐几句。 这心里总有些不甘。” 一个苍老的声音笑了起来:“吴为!你个老东西有啥子不甘的?” 吴老汉一下子来火了:“老子吴为……” 突然他看到来人,后面的狠话说不下去了。 马上变了语气:“王哥!建堂老哥!你不是早就去了吗? 这么多年你还不转世? 现在世道好了,早走轮回路,早来享福啊!” 来人叹了一口气:“这些年我总有心愿未了,不想走。” 吴老汉这个时候忘了自己的处境,关切地问道:“有啥子心愿,当弟娃的能够帮忙一定帮。” “我把我爹给的死字旗弄丢了,不敢下去见他。 不提这事了。 先给我整碗面,都三十年没有吃过你煮的担担面了。” 吴名看着刚刚加入进来吃面的这个老人,也听到了他说要找死字旗。 突然脱下外面穿的黄色军装,解下来一匹被不知道多少鲜血染过,现在已经变成黑色的布出来。 “可是这一面?” 那些吃面的人,全都做出同样的动作,人人扯出一张被血染过后,已经发黑的布匹出来: “可是这一面?” 自称老子吴为的吴老汉看着那些原本发黑的布匹,在这本来光线就不好的巷子里面。 起初看不出来是什么。 当他把目光在那布匹上多看了一会儿。 那布匹上渐渐地有些发光起来: 所有的布匹正中都写了一个大大的死字。 右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左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份。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