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大冉执旗尉

作者:不珪 | 分类:历史架空 | 字数:0

第24章 暗流涌动天下变

书名:大冉执旗尉 作者:不珪 字数:0 更新时间:05-22 23:49

黑袍人的脸上皮肤在内力的震荡下居然寸寸龟裂,如小吃巷的可口薄脆,裂纹如蛛网一般蔓延开来,瞬间被磅礴气机碾作齑粉。

同时满头银发根根倒立,猛然甩头,这白发竟然一根一根飘荡而开,如湖边柳絮,如塞外杨花。

骑士露出原本的亮丽黑发,漫垂如瀑,顺滑如丝,在阳光下华丽丽的泼洒开来。

左手在腰间一扯,刷!

内里白衬荡漾而出,轻轻一抖,衣袂蹁跹,黑白颜色在风中呼呼作响,褶皱飞速闪换,一身黑袍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竟然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玉面白袍。

控制气息轻盈下降,翩然落马,胯下良驹竟然也变了颜色,原本的白毛此时却是鲜艳如血,居然是西域可遇而不可求的骏中翘楚,汗血宝马!

白马黑袍眨眼间变成赤色白衣,而原本一身邋遢的六旬老翁也摇身一变,成了风流倜傥的俊俏游侠儿。分明才刚刚过了及冠之年。

此子白衣乃是道袍制式,材质是上好的朝贡蜀锦,腰间悬一枚古铜色罗汉吊坠,眼神甚是犀利。

但这罗汉的背上,从上到下却分明刻着三道图案,其一是狐狸头,其二是玄武像,其三则是一颗星辰。

马上游侠儿微笑着摸了摸这奇怪模样的青铜罗汉,眼中是满满的自信。

他低声道:“左国城那三个缩头乌龟不还是赌输了?呵呵!”

他却不知,在他纵马疾驰而过后,一刚刚钻出灌木丛的背篓女童瞪大了双眼,直呼:“神...神仙?”

背篓之中,是各种码放整齐的草药,价值或许贵或许贱,此时她却完全沉浸在刚才这马上游侠儿秒换装的神仙画面中。

少女情怀,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幻想,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空中黑白变幻自此久久萦绕不去。

游侠儿假扮老年人出城,带出来东晋皇宫的至尊藏品,凤鸣剑!

身着华服、与道家又有关系、从东晋都城建康叛逃,身份几乎已经昭然若揭,乃冉良策的侄子,冉闵!

这一日,冉闵出晋归赵,带给冉良策两样东西。

其一,凤鸣剑。

其二,大赵天王石虎亲赐的世袭罔替圣旨和白色蟒袍。

白衣琴帝冉良策把凤鸣剑给了罗丹阳,并附送夜叉探海剑诀的运气注解。

而那个最终石鄂挂掉的锦绣盒子,装的正是圣旨和蟒袍!

罗丹阳手持凤鸣剑,又惊又喜,尝试着运气一遍,之前练剑时不懂的地方果然有所精进!

只是突然,她的瞳孔猛地放大!

冉良策!

琴帝本人来过山上了!

将近三年没有出现过得骨脊山实际控制人,突然现身。

所以,那个计划,要开始了?

一惊之下,罗丹阳猛地站起,眼中悲戚愈发的浓重。

另一边,冉卿卫在宿舍可没闲着,温习完关于招魂仪式的相关术法,又躺在床上闭目养神,脑海中不停回放着掌教赵靖司在院墙上辗转跳跃的身法,以及那神出鬼没的拂尘变招。

两指作剑,持续模仿,从形似到神似,他探究着赵靖司的运气法门。

强大的招式,都需要内力气机的协调配合,张弛有度方能厚积薄发。

最关键的是一招出后,留有变招的余地,如此变幻莫测,才能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

三重的大黄庭、四重的玉皇楼、一重的紫薇宫,他不停的排列组合着。

内力激发时,体内像是惊涛拍岸,如同大浪淘沙冲洗着四肢百骸。

一次次受阻,又一次次尝试,那一招自下而上的提起拂尘,就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尝试了不下千次。

想了很久却是不知所以然,最后叹了一句“这狗娘养的不愧号称剑鬼!拂尘作剑,又软又贱!本世子看不懂啊!”

却丝毫没注意到,由于一遍又一遍的使用三大内功,他的玉皇楼内功,已然由四重踏入五重!

缓缓打开那锦绣盒子,捏起那圣旨展开一瞧,大汗淋漓的冉卿卫瞬间脸色大变。

落款年号已经不是“永凤”,而是“太宁”!

刘渊所创赵国,年号永凤,标榜承袭汉制。

而此时这个“太宁”,则太陌生了!

刘渊死了?

怎么会?

我爹都还没死,你个皇帝那么牛叉咋就死了呢?

算一算,要是活到今年,你才九十一岁啊!驾崩也这么争先恐后吗?

我爹才六十!

咳咳,虽说我爹今年其实应该八十多了来着,只不过人家天赋异禀,六十岁骨龄就停止生长了,哎嘿嘿!

从小在山上长大,冉卿卫向来没有意识到“山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俚语,此时怅然若失:“所以老子的世子殿下,没了?”

细看圣旨,除了“感念天下苍生、黎民百姓极苦”之类冠冕堂皇的大话,那一行“今皇子冉聃忌日十二年有余,孤追认其子冉闵为养孙,甚喜,特赦前朝白狄王复王位,赐世袭罔替...”

这一行的信息量太大了!

老爹曾说,自己有一个叔叔,叫做冉瞻,天仓山紫薇宫的内功心法就是这位叔叔拼死从一个将军手里抢出来的,紫薇宫心法从此发扬于世。

而堂弟冉闵比自己小一个月,也经常随父亲冉良策上山看望自己,两兄弟食而同桌、寝则同眠。

如今,这位弟弟竟成了新王的皇孙?

一手摩挲着这精致的白色蟒袍,冉卿卫眉头紧锁,总感觉自己抓到了什么,又似乎毫无线索。

这位年号“太宁”的,到底是刘渊的后世,还是另起炉灶的新王?

叔叔冉瞻到底是有多大的功勋,才使得这位新王承认冉闵的皇孙地位,同时还愿意让老爹继续白狄王的身份?

如果说新王是刘渊后代,那一切好说。

如果不是呢?

改朝换代,却不换这白狄王封号,甚至还御赐世袭罔替?

冉卿卫有些蒙了。

真武大殿中,五人相聊甚欢。

琴帝冉良策坐镇真武神像下的中央蒲团,石熊拱卫于侧,赵靖司自觉的站在下面,和秦淮南、葛明面对面。分立大殿两侧。

如果换一个地方,冉良策恐怕就该被称呼“吾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0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