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暮时,光宗为了万一起见,特招群臣觐见。
这本来也是合情合理,毕竟朱常洛现在情形,还是很危险,一场风寒就能要了他的小命。
作为整个老大帝国的掌舵人,不能不为自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百年之后作上一个打算。
无数次血雨腥风,皇族内杠,乃至于互相仇杀,直至国破家亡,王朝覆灭,都是因为继承人问题不明确所导致。
光宗就算是再混蛋,也绝不能犯这样的错,不然他就无颜去见朱家的列祖列宗。
眼见一群朝臣,从骆虎眼前走过,进入乾清宫,他知道,这都是皇帝为了最坏处打算。
他在暗暗祈祷,保佑皇帝的身体康健。
倒是不出于个人的情感,骆虎对于朱常洛并没有太多好感。
但是朱常洛上任之初,让骆家父子做的一系列事情,一定要骆家和他的生死,紧紧的绑在了一起。 换而言之,朱常洛若是不死,骆家还可以兴盛下去。 这本来是千古颠不破的道理,哪个世家大族,都把宝押在皇帝身上,骆氏这个新兴贵族,自然也不例外。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鬼知道朱常洛把自己折腾成这番模样。 此时的骆家父子心中,可以说是百味杂陈,非要说那感觉,真的就好比一万匹草泥马从心头踏过。 人要是倒霉起来,连皇帝都靠不住! 此时骆虎心中,其实是乱的很,他已经派出得力的手下,紧紧的守在慈庆宫宫门。 那座王府好歹也在外朝,位置不属于后宫的范围,锦衣卫完全可以控制住形势。 他心中现在甚至开始猜想,如果光宗真的要死了呢? 一定会有他的大儿子继承,此时的朱由校,年龄大概十六岁,这年龄说小不小说大不大,要和当年万历皇帝比,那可是强多了。 神宗当年六岁登基,一个六岁的孩子能干什么? 幸亏有张居正。 可要是朱由校呢? 骆虎一想到此人,脑子里面一团乱麻,说实话,他对朱由校比较有好感,但是此人一直长于妇人之手。 另外,朱由校倒是很有才干,出阁晚,却没读了几年书。 再加上他对读书也不怎么感兴趣,最大的兴趣还是在于木工设计。 朱由校的性格外向,不同于他的弟弟朱由检。 两个人的命运其实有相似之处,都是很早就没有了生母,有传说兄弟俩的母亲的死,多少都和李选侍有关。 偏偏这个西李,就是兄弟俩的养母,不能佩不佩服这家伙,实在是很牛逼。 只不过前者对于自己生母的死,并不怎么纠结,后者则完全不同。 这在骆虎看来,其实就是笨和不笨的区别,朱由校的聪明之处,就完全在于装糊涂。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西李对他放低戒心,也只有这样,获得更多父王的宠爱。 毕竟你什么也做不了。 反观朱由检一直念念不忘,独自向隅,才其实危险的很。 显然他哥哥,要比他聪明的不止百倍,而这是不可以明说,也无法明说,更不是书本上能学来的。 想报仇,也得等自己先强大起来! 要说朱由校有什么缺点,那就是他的优点,实在是那双手太巧,巧于木工设计,让人叹为观止。 骆虎右臂上暗藏的袖弩,就是出自朱由校的手,寻常人等根本就无法搜捡出来。 他心想,真要是朱常洛死了,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可是此时的骆虎并没有感觉到,一个皇帝过于沉迷一点爱好会有什么后果? 只是觉得就凭自己和朱由校的交情,就算是他当了皇帝,骆家也不至于马上就倒霉。 骆虎正在乾清宫宫门口胡思乱想,此时的乾清宫宫内,则是别有另一番景象。 辅臣方从哲、刘一,韩广,英国公张维贤,尚书周嘉谟、李汝华、孙如游、黄克,都御史张问达,给事中范济世,御史顾忄造等人,都在召见之中。 也不知道朱常洛看上方从哲哪里好,已经致仕的内阁大学士,居然又充当首辅。 当骆虎再次看到他时,真是不知道羞耻两字该怎么写! 他是被万历皇帝敕命退休的,实在是因为他当那个首辅大臣的任上,除了每天算算卦,客串一下钦天监工作,业余时间,编上一些子虚乌有的鬼故事,吓唬吓唬万历皇帝,以借此达到自己非常不要脸的目的。 再不会干别的了。 天下读书人的脸都被他丢尽了,偏偏还不自知,非得让天下第一号懒人,万历皇帝亲自命令他退休。 好在其余人还算比较正常。 此时的朱常洛躺在龙床之上,见到这些大臣,心中比较安慰。 “你们都近前来,国家事重,诸臣用心,朕自会加以调理!” 朱常洛有气无力地说完这句话后,方从哲便开始他的表演了。 “回禀陛下,还是让皇长子早点儿移宫吧,去往文渊殿,以备不时之需!” 不能不说,方从哲这个建议还是很有前瞻性的,若是早点按他的建议去做,也就没有了后来的麻烦。 可是朱常洛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身体状况,马上摆了摆手,“不必,他哪也不用去!” 随后方从哲作为内阁首辅又代表诸臣,问候皇帝饮食,朱常洛懒懒的答道:“什么也吃不进去,一吃就拉,已经好多天了,不过正慢慢好转!” 群臣听了这话,各个面色阴沉,一时间大殿内愁云惨雾一片。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更别说皇帝已经一连好多天都没吃一顿饱饭。 腹泻的毛病还没有纠正过来,实在是让人头疼不已。 也许是为了活跃气氛吧,朱常洛又问询了一下,有关于郑贵妃封后的一切准备礼仪。 方从哲已经是答得言不由心了,其余的大臣,更是默不作声,一时间乾清宫大殿内,气氛死寂一片。 其实事到如今,没有人不希望皇帝能够好好活下去,并不是出自于忠心,而是希望现在形成的人事格局不要变。 鬼知道他儿子,朱由校上来是个什么德性? 一朝天子一朝臣,谁不担心自己的仕途,谁不担心自己的富贵? 压根儿也没有人,从心底深处真正在乎朱常洛的生死,只是因为他的生死关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才会让每个人都愁云满面。 然而在病榻之上的朱常洛完全被这表象迷惑了,他很快就问出一句,让群臣大感意外的事。 “朕的寿宫怎么样?” 然而方从哲毕竟年近七旬,老头儿耳聋眼花,没大听清楚,脱口就答道:“这件事情您放心,先帝的陵寝很牢固,丝毫也没有漏雨的迹象……” 也许是为了表功吧,或是彰显自己的忠心耿耿。 他紧跟的一大套说辞,先是讲他如何不顾自己年迈,关心神宗皇帝的陵寝建造,然后又是亲自去查看,实地观察。 反正就是一句话,就差在定陵旁边搭个小帐篷,与鬼为伴了。 朱常洛此事实在是没有力气打断他,几次想张口,无奈老头儿洋洋洒洒,唾沫星子上下翻飞,说了足足有一个多时辰。 几乎就要让朱常洛快要崩溃了,终于旁边的兵科给事中杨涟实在是看不过,急忙插言道:“方阁老,皇上问的是他自己的梓宫!” 这下老头儿如梦初醒,“什么?陛下圣寿无疆,怎会致此,你真是多嘴!” 方从哲还不高兴呢,一转过脸,却见朱常洛无奈的点点头,“朕问的就是自己的梓宫,为防个万一!” 这一下群臣一起跪在地上,纷纷哭嚎:“陛下一定要保重龙体,千万不可多想啊!” 这下朱常洛脸色灰暗,他已经明白,也完全理解群臣这样的反应,因为压根就不用问,他的梓宫根本就没可能准备好。 自古中国皇帝历朝历代的帝王陵寝,往往都是极大的工程,汉唐都是以山为陵,工程量都是极巨。 明朝又恢复了汉唐风俗,虽然不再是以山为陵,工程量也是极为巨大,耗时极长。 于是自古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皇帝一继位,他的陵寝便开始同时修建。 可是朱常洛才继承大统不到一个月,问出这样的问题,你要群臣怎么回复? 能说还在选址之中吗? 又或是刚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坑,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 他已经从群臣的表现当中,完全看出来,自己的梓宫根本就没有准备好,若是这个时候死了只怕是死无葬身之地。 这当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于是朱常洛开始下定决心,求生的欲望一旦被点燃,如同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已经冲破了他本来无比冷静的头脑,理智顿时消失于无形。 他完全忘记了骆虎的警告,而是再一次向群臣开始问询:“朕尝闻民间藏龙卧虎,譬如世宗时期的李时珍,为了我大明,江山永固,朕绝对不讳医,天下之大,可有什么奇珍药草,能够挽救朕的性命!” “回禀陛下,礼部官员李可灼善于制丹,他倒是托为臣,给您进献一枚红丸,说是能起死回生,可这药性如何,臣未曾可知,一直不敢进献!” 方从哲拿出一方锦盒,锦盒内有一枚红光灿灿的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