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郑青(卫青),还没改名卫青。因童年跟父亲郑季和继母一起度过,饱受继母虐待和同父异母兄弟的欺凌。
在自已长到十多岁时,实在无法忍受继母一家的虐待,偷偷跑出去投奔了母亲。
在卫老太的帮助下,在平阳侯府做了“骑奴”,谋得一份马廐养马的活。虽然生活依旧艰苦,但至少不会被欺负,郑青(卫青)跟同母异父几个兄弟姐妹,相处的非常融洽,感情也非常好。
平日里一家人还能在府里聚在一起,让从小就沉默寡言内向的小郑青,在家人的呵护下,渐渐地开朗起来。
特别是小外甥的降生,让他苦闷的生活中多了一缕阳光。只要他一有空闲,就跑到二姐家带着小外甥嬉玩,此时郑青(卫青)这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兄弟姐妹的情谊。
一个人能成功,一定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郑青(卫青)就属于这类人。他是穷苦人家、励志青年逆袭人生的典范。
马在汉朝还是非常珍贵和稀有的,只有皇亲国戚,大臣权贵阶层人家才养得起马。 郑青(卫青)自小就饱受人间苦难,非常珍惜这份养马的差事,对养马的工作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马看的比命根子还重要,平阳侯府的马在郑青(卫青)的精心养护下,个个是养的骠肥体壮,每天都把马修饰洗涮的整齐干净,马廐也整理的清清楚楚。 郑青(卫青)不光对养马,而且对武术,搏击和兵法韬略都有浓厚的兴趣。 平阳侯府有个叫李猛的骑马随从,自小练就一身好武艺。见郑青做事能吃苦耐劳,而且勤奋好学,为人谦卑礼让。李猛也蛮喜欢这位小兄弟,平日里,也会时不时,教授一些武术搏击技术给郑青(卫青)。 不曾想到郑青(卫青)小小年纪,做事非常有恒心毅力,不管刮风下雨,练武之事从不间断。没有真的弓箭,郑青(卫青)就自已用木头,竹子自制一把弓箭,每天早早起来练手。 偶尓李猛他们几个随从练习射箭的时候。郑青(卫青)都会在旁打杂帮助,拣拣箭,递递水之类。一则可以观摩学习他们射箭要领,另外在他们休息的时候,也会让郑青真刀真枪试射几下,几年下来,凭自已的勤学苦练,郑青(卫青)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手。 在平阳侯府,郑青(卫青)已来马廐养马二,三年了,只知道平阳公主,是当今皇上的亲姐姐,从来没有看到过真人。 今天听说公主要出门踏青,李猛让郑青(卫青)牵两匹马过去。郑青刚把马车套好马,正准备要离开,远远就看见一个二十多岁高贵的少妇向马车走来,但见她清秀绝俗,仪态不凡。身后跟着两个女侍婢,手里各拎一个漆篮子。 郑青(卫青)呆立在那儿,低着头不知所措。李猛忙迎上前说道:“公主,这就是卫子夫的弟弟。”平阳公主看了郑青(卫青)一眼,说道:“哦,这就是子夫的弟弟呀,听说干活还蛮勤快的!”郑青(卫青)低声说道:“公主,早!”平阳公主嫣然一笑,在两个侍婢扶持下,上了马车,李猛几个随从跟着马车扬尘而去。 郑青(卫青)望着远去的马车呆立许多,心想“李猛哥好威风,以后我一定争取做一名公主的骑马随从!” 今天马都出去了,也不用喂马了。“想想也好几天没去看小外甥了,那就去二姐家看看小外甥吧。” 走过几个走廊,转眼就来到二姐住的小屋。老远就听到婴儿的啼哭声。“二姐,”郑青(卫青)大声喊道。只见卫少儿正抱着啼哭的婴儿不知所措。见郑青(卫青)过来,忙说道:“小弟,快来帮姐哄哄去病,昨晚闹了一夜,姐是一宿没睡,累死我了,刚好让我休息一会。” 郑青(卫青)开心地接过二姐手中小外甥,抱着小家伙小声说道:“小舅来啰,不准哭哦,再哭,舅舅就要拍你屁股了!”说完,装模作样轻轻拍着小家伙的屁股。小屁孩好象能听懂郑青(卫青)说的话,刚才还是嘶心咧肺哇哇大哭。须臾间,还真的就停止了哭泣,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眼前这陌生面孔。 乐的郑青(卫青)是开怀大笑,道:“就是吗,舅舅的话都敢不听。”一回头,看到二姐靠在床头睡着了。 郑青(卫青)怕吵着姐睡觉,抱着小外甥来到门外,坐在门外小木凳上,轻轻拍着小外甥,对着霍去病小声说道:“去病长大了,也跟舅舅学骑马,射箭,将来当个大将军。”小屁孩瞪着一对牛铃般的大眼睛,嘴里吚呼吖吖说着鸟语。好象在回答着郑青(卫青)的话。“霍去病将来是个大将军,大将军!”郑青(卫青)开心抱着怀里的霍去病大声嚷嚷着。 一切就象宿命一样,二十年过后,这舅甥俩不仅都当了汉朝的大将军,大司马。而且成为西汉王朝抗击匈奴的“大汉双璧”! 【作者题外话】:让读者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大汉战神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