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日升,不知怎得睡了这么长时间,牢房里面虽然看不到阳光,但他凭借着牢房窗户外投射的黑影位置准确判断出了自己竟然睡到了晌午。或许是真的好久没有睡得如此安稳过了吧。
想起自己曾经在毒窝子卧底的三年,哪天不是提心吊胆的。可笑的是如今他拖着如此重的伤竟然在一个异国他乡的牢房里面安稳的睡了一晚。
苏珹从对着窗户的一面侧过身,一下子坐了起来。或许是因为用力过猛,突然扯痛了身上的伤口。
其实他这个人平时真不记得自己哪里受过伤,因为伤的地方太多了,在现代当卧底的三年里不是打架就是在打架的路上,说多了都是泪。
坐起身子后,苏珹费力的站起身来,探着脑袋看了看旁边的牢房,原来里面都住着人。
昨晚被人一脚踹进了这牢房里面,也没来得急仔细看看,这仔细一瞧原来这里还关着六个人,只不过全都低着头,盘腿坐着,没有半点声响。怪不得昨晚没察觉有人呢。
”咳咳咳……“苏珹双手扶着牢门,探了半颗脑袋出去,试着发出点声响,来引起他们的注意。等来的却是一团空气,没有丝毫的回应。
与牢房内安静的环境相比,此刻的昆山将军府却热闹非凡。
昆山将军府的看台上,一群丫鬟小斯们正忙碌的摆放着酒肉和水果,完毕便恭敬地退在了后方。一个老头被搀扶着上了台,坐在了最中央。他是昆山将军府的老太爷,也就是昆山的老爹。随后一个身形魁梧,留着络腮胡子的男人坐在了他的旁边,此人正是高鲁国大将军昆山。
昆山虽然性情残暴,但对他的老爹却是十分孝顺的。今天是老头的七十大寿,昆山特意放下了军中的事物前来陪他过寿辰,并且还亲自准备了节目贺寿。
待昆山和他老爹坐下后,身后跟着的三个妇女才依次选了旁边的座位坐下,她们是昆山的三位夫人,再然后是昆山的二子一女。
整个看台虽然很大,却只有八个主人在前方坐着,后方则是一群奴仆和士兵。
并非昆山人脉不广,整个高鲁国想要巴结他的人不计其数。然而昆山的老爹不喜欢太过嘈杂的环境,因此便没有邀请高鲁国的权贵朝臣们。
主人们落座后,只听一旁一个副将模样的人喊,“表演开始。”
他是昆山的贴身副将路格,随身保护着昆山的安全,因此也就出现在了老头的寿宴上。
一队士兵牵着马来到硕大的前场,单手放在胸前低头施礼后,迅速跳上了马。而后拿起马鞭抽打着马屁股,勒着缰绳使马狂奔了起来,马上的士兵们则迅速转换着身体。时而单脚倒挂在马鞍上,时而一个飞身站立在了马背上,时而又平躺在马背上,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看得昆山的老爹笑得合不拢嘴,连连拍手称快。座位上的夫人们和两位公子也是呼唤叫好,激动不已,没想到这些士兵如此优秀。不过么,坐在最边上的小千金看起来却不怎么感兴趣,一直默默的吃着盘中的水果。
马术过后便是箭术,随着表演马术的士兵退下后,又上来一拨背着弓箭的士兵,依然是恭敬的行礼。而后场上的士兵便转身站作一排,上箭、挽弓,一气呵成,一时间数箭齐发,看台上众人定睛一看,竟然个个中靶。随后便是一阵欢呼声,小千金依旧没有提起兴趣。
如此精彩的马术已经让人震惊不已了,没想到箭术更是了得。不过,昆山却显得格外镇定,只是默默看着,因为这是他呕心沥血培养出来的一等一的先锋部队士兵,这样的结果本就应该在他的意料之中。今天让他们出来遛遛不过是为了让老父亲开心而已。
果然,老头活了这七十岁,这么优秀的士兵并不多见,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昆山,“这是……”
昆山看着自己的父亲,“是的,爹。
随后二人相视不语,看台上的众人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不知所以然。
原来这些表演的士兵是老头亲手建立的雄狮军,因为是一支比较精锐的士兵队,平时并不多见,看儿子把自己交给他的军队训练得如此出色,老头也深感安慰。
昆山的老爹名叫施太格,曾经是高鲁国的最威武的上将军,为高鲁国立下无数的军功。不过,二十年前在与南夏国的一役中受伤导致左腿残废,从此再也无法踏上战场,君主的恩惠也逐渐少了,因此他对南夏国之战始终耿耿于怀。不过好在自己的儿子十分争气年纪轻轻便封了将军,还被高鲁国君赐名昆山。
昆山是高鲁国境内的一道天然屏障,山上长满荆棘,布满瘴气,还有各种毒蛇野兽频繁出没。因此,其他五国若是想入侵高鲁国必须要翻阅这道布满荆棘的高山。由于其他五国都是处于平原之上,士兵没有翻越高山的体力,也没有克制瘴气的良药,所以想要翻越这座高山是十分困难的,估计还没到达高鲁国就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兵力。故而高鲁国建国三百年来从未有过被其他国家主动入侵的战事发生。昆山在高鲁国人心中就是一块神赐的盾牌,只要有它在便无人敢犯。
相反,高鲁国本国的士兵想要翻过这座布满荆棘的昆山则要容易得多,因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从小便会被赶到山上锻炼,所以他们能轻松的避开荆棘,对里面的瘴气自然也有了免疫力。
昆山本名叫做木龙,十四岁便独自带兵守卫都城,抓获了不少来自他国的细作、杀手,而被抓的细作和杀手都会被施以剜肉之刑。所谓剜肉之刑便是将犯人圈禁起来,每日割一刀,日复一日慢慢感受痛苦,直至死亡。如此残忍的手段使得想要来探听机密的细作或是刺杀皇帝的杀手们闻风丧胆。自此,便无他国之人再敢来暗中行事了,自此,高鲁皇宫一片宁静。
高鲁国皇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便亲自赐名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