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开局就认了个姐姐,没想到穿越异界后,还能体验到从未有过的亲情,也算是苦难中收获的一丝温暖了。
受伤痊愈后,林东就扮起了家里顶梁柱的角色。
见林东原来的衣服奇异古怪,每次进城卖柴禾时都会引来异样的目光。
田瑶连夜挑灯为他赶制了一套新衣,虽然不是什么好布料做的。
但林东身上自有一股英气透出,那不凡的气质丝毫不受这布衣影响。
每天担水砍柴,林东干得那叫一个卖力,生活充实而又快乐。
唯一让林东感到无语的,就是每天吃着用米糠做的饭,如同嚼蜡而又不得不吃。
虽然每天都很努力想要多砍些柴禾,可如今这世道混乱,粮食显得何其珍贵。
现下柴禾拿到县城里还能换些米糠维持生活,但最近匪宼横行,天灾不断。
随着大量逃荒流民不断涌入江成县,或许要不了多久,可能连米糠都吃不上。
林东蹲在河边看着水中的倒影,这个脸色蜡黄一副营养不良的人,竟然就是自己。
他紧握拳头打在水面上,一时水花高高溅起,人影也随之消散不见。
在这个阶级分明的年代,就算是天下大乱,粮食颗粒无收。
那些达官贵人和土豪劣绅们,依旧可以过着奢靡腐化的生活。 而普通老百姓只能被无情的剥削和压迫,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晚饭的时候,田瑶不断的给林东碗里夹菜,见他这些时日努力砍柴,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 田瑶看在眼里也是心疼,经过这段时间相处,两人如同亲姐弟。 这个新弟弟为人正直,气质不凡,总感觉他不像是一般的普通人。 “田瑶姐,我明天不去砍柴了。”林东放下碗筷说道。 田瑶以为是林东嫌弃砍柴太过辛苦,闹情绪了。 但林东接下来的话让她感到震惊! 林东坚定道:“田瑶姐,我这些时日上山砍柴,慢慢的也熟悉了周围环境。” “发现这里两面群山围绕,前方是去往县城的官道,后山是一望无际的密林。” “中间地势宽阔平坦,且多有溪流小河,非常适合种植谷物。” “这简直就是一处世外桃源,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开荒耕地,过自食其力的生活呢?” 田瑶噗嗤一声笑道:“弟弟说得倒是轻巧,这荒山野岭的怎会种得出粮食。” “能种出粮食的田地都是大户人家的资产,普通人可没有田地,况且咱们也没有钱财购买种子。” 林东知道他与田瑶是两个世界的人,有很多事是无法沟通的,解释就会被当成疯子一样看待。 “田瑶姐,我保正三个月后就能种出稻谷。你且拭目以待吧!”林东自信道。 见林东脸上如此自信,田瑶也想看看他能不能创造奇迹,所以开荒的事也就这样决定了。 田瑶家的房屋修建在小河岸边,其实就是三间简陋的茅草房。 林东在房前挑选了一块荒地,大概有一亩地的面积。 每天起早贪黑辛苦劳作,把杂草乱石除去后,林东挖了一条小渠把河水引入田地里。 把背包里浸泡过的韭稻种子拿出来晾晒后,全部撒入开垦好的田地里。 这韭稻是高科技与农业结合而成的品种,所以做完以上步骤就算完成任务了,接下来就只需等着收割。 稻谷种下后,林东把家里那三间房屋也重新修补了一遍,打算把中间那间空房腾出来做粮仓。 林东毫不怀疑这韭稻的生长能力,作为一个现代人,对科学持完全相信的态度。 时间很快过去了两个月,一开始田瑶还有点怀疑,等田地里秧苗一天天长高时,她彻底相信了。 林东对田瑶说道:“田瑶姐你看,这稻穗长得多壮实,再过一个月就可收割了。” 田瑶喜悦道:“没想到还真种出粮食了,真是不敢相信,这一亩地不知得收多少斗米?” 林东心里开始默算:“这里的一升米相当于五市斤,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根据韭稻一季亩产五千斤来计算,那就是十石大米。” 当林东说出一亩收成十石大米时,田瑶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知道,就算是最肥沃的田地,一年最高也只能产出一石粮食,而且已经是极限了。 林东见田瑶那不可思议的表情,本来想告诉她这还只是一季收割的产量。 而韭稻一年可收四季,也就一亩地年产两万斤,最后想想还是先不说,怕她一时接受不了这认知以外的冲击。 在韭稻成熟之前,林东要先挑选出最壮实的稻穗,以留种日后田地多时使用。 留种是韭稻最为关键的步骤,也是最麻烦的工序。 分选种,培育,储存,每一道工序都极其繁杂,与传统方法完全不同。 用时一个月的时间,林东成功留种三百斤韭稻种子,储存在特殊处理过的石巣里。 此时的韭稻已完全成熟,金灿灿的枝头纷纷垂下,林东与田瑶相互配合收割。 两人耗时半月才将所有稻米收割完成,看着满屋子一袋袋大米,田瑶喜极而泣。 她再也仰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林东上前安慰了好一番,情绪才渐渐平复下来。 晚饭的时候,林东狠狠吃了两大碗白米饭,嘴里小声嘟囔着。 “啧啧!要是再来二两小肉配上,那生活就更完美了。” 田瑶白了他一眼道:“我们才刚吃上饱饭没几天,你就开始动些不着边的心思,你可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吃不上饭?” 林东讪讪一笑道:“田瑶姐说的极是,是我膨胀了,不该只想着自己。” “咱们现在粮食多,但没有钱财很多事就无法开展,所以我打算明日去趟县城考察一下市场。” “顺道拿点米去换些盐和糖,家里现在除了米,缺少的东西太多了。” 田瑶担忧道:“那你早些歇息明日好赶路,切记不要与官府的人发生冲突,我怕...田瑶欲言又止。” 林东那会不知道她的心思,随即安慰道:“田瑶姐放心!现在前线战局已稳,官府绝不会再乱抓人充军,你在家安心等我便是。” 翌日 林东头戴斗笠,腰挎酒葫芦,一袭布衣好似要仗剑走天涯。 额...不对,应该是仗棍走天涯,因为他没有剑,也没有酒,只有根约莫一尺长的电击棍。 从青虹山到江成县要一个时辰,林东身体素质好,不到一个时辰便已到达。 江成县乃是安平州三十六县之一,算不上最大,但也不小,城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商业氛围也呈现良好状态。 唯一不足的就是城墙因年久失修,很多地方都有破败的痕迹。 附近山贼有时会从这些缺口偷偷潜入城中,从而打家劫舍。 林东在城里转悠了一圈,看到一家叫金贝米铺的门店生意火爆,便想进到里面逛逛。 林东来时带了一斗大米(约五十斤),想用它换成钱后买些盐和糖。 这家店铺因生意火爆,东家多雇了几个店小二,见林东扛着个布袋子从门口进来,小二连忙笑脸相迎招呼道。 “客官里边请!客官这是要粜米呢还是买米?本店诚信经营,童叟无欺。” 林东拍了拍身上的米袋子,故意把音量提高。 道:“当然是粜米了,你说你们米铺童叟无欺,那你看看我这米值多少钱一升?” 小二接过林东的米袋打开一看,顿时脸色一变。 道:“客官稍待,在下眼拙,看不出这米是何品质,待我去请陆掌柜过来鉴别。” 店小二走后林东心里犯嘀咕:“难道是我这大米入不了他们法眼?” 只见一个中年男子从后堂走出,林东只打量了一眼,便知这人不简单,给人映像就是十分精明能干。 这人见到林东便抱拳客气道:“这位客官如何称呼?鄙人陆诚海,是这家米铺的掌柜。” “陆某听小二说客官的大米品质极高从未见过,还请阁下移步到贵宾室相谈?” 林东抱拳还礼道:“在下林东,陆掌柜盛情,在下却之不恭,请!” 两人来到贵宾室,小二奉上茶品后退出房间。 陆掌柜:“林兄,在下看你这大米成色上好,米粒饱满通透,比那皇室贡米还要高上一筹。” “不知林兄是如何获得此极品大米的,如果林兄想要粜米,在下愿以双倍的价格购入,不管有多少,我金贝米铺都照单全收。” “现在大米的零售市价是五十文一升(约五斤),林兄的米在下出一百文一升收购,有多少要多少。” 此时林东表面风轻云淡,内心实则已是激动到飞起,但他要表现淡定,这样才符合大客户的形象。 林东故作深沉道:“这米的来处嘛!陆掌柜最好不要打听,这属于商业机密。” “至于数量嘛!这种极品大米不可能随便就能搞到,但你金贝米铺想要全部吃下,恐怕还有些困难。” “今日林某只带了一斗米,主要是作为样品来城里看看有没有识货的米商。” “看陆掌柜这么识货,价格也出得公道,林某决定和陆掌柜合作一次,先粜你十石,陆掌柜意下如何?” 陆诚海顿时喜笑颜开爽快答应,连忙唤小二拿来纸笔立下契约。 并承诺先付林东三成定金,林东也承诺三日内就差人将米送过来。 一百文一升,十石就是一百两,首付三成就是三十两。 林东拿着满当当的三十两银子,从金贝米铺出来就直接返回青虹山。 买盐和糖的事被他忘得一干二净,倒不是因为记忆力差,而是他有个不错的想法要和田瑶商议。 林东不禁感叹道:“这个世界的人都这么互相信任吗?” “第一次合作就敢先付对方三十两银子。” “而且是在连对方什么背景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这真是个诚信社会啊!” ...... 金贝米铺里。 “陆掌柜!你说那人要是拿着定金跑了怎么办?毕竟第一次合作,这人的背景咱也不清楚。”小二担忧道。 无妨! 陆掌柜手里摆弄着林东粜给他的米,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道:“我偌大的金贝米铺,三十两银子区区小事。” “倘若这三十两能换来皇商的资格...那我金贝米铺的前途将不可估量。” 小二这时才明白陆掌柜是在下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