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从青葱走向岁月

作者:燧吊戈投 | 分类:现代都市 | 字数:0

第1章 小东的一天

书名:从青葱走向岁月 作者:燧吊戈投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5-18 12:50

“小东,小东,小东……”,听到院外一声声地呼唤,小东知道是奶奶叫他吃饭了。这时,惠敏的爸爸也过来提醒小东外面奶奶在叫他,该回家了。小东放下手中破旧的小木块,跟惠敏说了一声就急匆匆地走出了惠敏家,刚走到惠敏家的胡同口,就看到奶奶正在笑着看着小东说,“光知道玩,饭都不知道吃,肚子不饿啦?”小东嘴里嚷着“不饿,不饿”,却飞快地跑起来,先奶奶一步飞快地往家跑了,好像去晚了就没自己的饭似的。

走进自家院子就看到爷爷正在堂屋破旧的竹躺椅上摇着蒲扇等着自己吃饭,这时爷爷也看到了小东进来,一边招呼着小东洗手,一边去厨房端饭。说是厨房,其实就是小院另一间单独的土坯房,奶奶平时就在这里面做饭,半间房屋都堆着烧火的柴禾,最里面的角落里有一个黄土块垒的灶台,灶台上是一个大大的七印铁锅,灶台的底部分别上下开有两个规整的长方形的的口子,上面口子的是用来放柴禾烧火的,下面的口子是用来承接上面烧完的柴火灰烬,虽然比较简陋,但是从不罢工,从小东记事起奶奶就用这个老灶台给小东做每一顿饭。遇到姑姑或者其他的亲戚来家里做客,奶奶还会多做两个菜,里面总有一道肉菜,一般多是炖鸡,而且奶奶会放更多的材料,味道也会比平常的菜好很多。

这边小东刚在门口旧木椅子上放的塑料小盆里面把手洗好,还没擦完手,就看到奶奶家来了。奶奶进到屋来一边帮着小东用一块绿色的花布拍打着身上因为玩耍而留下的灰土,一边对爷爷说,“这小家伙真是长得一天比一天快,跑起来我都快追不上他了”。爷爷回答道:“是啊,这都快一米五了,再过一年就快赶上你了”。奶奶高兴着说,“是啊,我们小东长的快,这才11岁就这么高了,等长大了,肯定长个大高个子”。

说着话,爷爷已经把菜和汤都端到桌子上了,小东这时候已经打开了大桌子上的彩色电视机,正在翻找着喜欢看的台,还一边嘟囔着都没有好节目,全是广告。

因为这时候农村普遍都没有推广有限电视,更没有网络,家里的电视全靠屋外绑在屋顶长杆上的天线接收信号,而且天线质量比较差,一般只能接受到当地的电视台和中央台,电视节目也是播一会就放好久的广告,能看的电视台也因为天线的信号差的原因,总是在荧幕上有很多雪花,声音也不清楚,需要用天线遥控器控制屋外的天线转动,来找到合适的信号让电视能正常观看。

奶奶这时催促起小东,“光知道看电视,快吃饭,再不吃,饭都凉了”。小东应了一声,掰开半块干粮,就吃起桌上唯一的一盘青椒炒鸡蛋,而爷爷奶奶只是在吃自己腌的咸菜。因为家里比较穷,所以大多数的时候家里只给小东炒一盘菜,爷爷奶奶主要就着咸菜啃馒头,还有小东上一顿的剩菜,剩菜奶奶大多时候也不舍得吃,都让给爷爷吃了。

而且因为炒菜不舍得放油,并且大锅烧火炒菜,火比较旺的原因,爷爷奶奶大部分的菜都是用水炖熟的,而不是油炒的,所以味口就比较差,小东经常嫌弃菜难吃,光喝汤不吃菜。每到这时候,奶奶就去给小东再炒一盘鸡蛋,有时候是青椒炒鸡蛋,有时候是大葱炒鸡蛋,有时候是洋柿子炒鸡蛋,有时候是粉条炒鸡蛋……虽然从小到大小东吃地最多的食物就是鸡蛋,但是他就是吃不腻,这可能也是小东虽然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不怎么吃饭而面黄肌瘦,但是个头在同龄人中还算比较高的原因吧。

这时候小东匆匆吃完手里的干粮,汤也喝了半碗下肚,就爬到爷爷刚才在的躺椅上去看电视了。小东刚找到一个放电影的电视台,里面正播放着武打剧情,正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感觉到屋门口有一个很亮的东西一闪而过,再定睛仔细去看时,发现又没有了,好像从来没出现过似的,但是他觉得自己明明是感觉到了的,所以赶紧从椅子上爬起来,匆匆套上刚才脱掉的鞋就往屋外跑。这时爷爷看到小东急匆匆往外跑,忙喊,“干嘛去小东,先把你的汤喝完再出去玩”,小东嘴上喊着,“我看到一个很亮的东西从屋门口飞过去了,我要去看看是什么。”

“很亮的东西,还飞过去了,他奶奶,你看到了吗”?“哪里有什么东西,我看啊分明是他又不想吃饭,准是又想跑惠敏家去玩,你快去把他追回来,让他把汤喝完再去玩,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饭可不行。”爷爷一听,也认为是小东不想吃饭才找了个理由跑出去的,赶紧起身去追小东,可走到家门口早没了小东的影子,赶紧来到大街上也是没有人影,一想可能去惠敏家玩了,赶紧去惠敏家找他,“再耽搁汤都要凉了,真是个不听话的皮孙子”,爷爷嘴上嘟嚷着就往惠敏家去了。

再说小东这边,他觉着自己明明是看到了有东西飞过去的,但是走出去屋门口却是什么也没看到,他不信邪就从家里跑到大门外面找,还是没看到。然后仔细回忆刚才自己看到的东西,依稀感觉那个东西是往西边的方向闪过去的,小东就飞快的沿着小路往西追去。

小东的家就在村最西边的胡同,大门朝西,对门是姓皮的爷爷家,皮爷爷家再往西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了。此时正值北方的盛夏,庄稼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到成人一般的高度了,小东走出家门很快就跑到庄稼地边上的羊肠小路上了,两边的玉米郁郁葱葱,也遮盖住了小东的身影,所以爷爷也就没注意到小东的去向。却说小东,越跑越远,一直都没有看到那个闪亮的会飞的东西,但是小孩子就是有一股不管不顾的劲,越看不到越要追,好像再跑几步路就能找到那东西了似的。等到小东跑的气喘吁吁,脸上的汗水一滴滴的往下流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跑了好久了,也注意到了四周的环境,全是比自己高的玉米杆,这时心里才涌现出来对陌生环境的害怕,急忙慌慌张张的往家的方向赶。

却说爷爷这边去到惠敏家里发现小东不在,又想着他可能去到其他小伙伴家里玩了,又分别去了振龙家,金锁家,乃至村东头的亚盛家都找遍了还是没找到,这时候爷爷慌神了,“这可是自己的宝贝疙瘩啊,要是丢了怎么办”。这年月农村里还不时有人贩子拐卖儿童,爷爷越想越慌,赶紧找村里人去帮忙找孩子,村里听到小东走丢了,也都放下手里的活计,赶紧去找。

另一边,小东早已没有了一开始追闪亮亮宝贝的勇气,往回走的途中,越来越怕,听着周边玉米叶沙沙的声音,总感觉会从里面窜出什么怪物,慌乱中,不知几次走岔了道路,早已偏离了家的方向。

村里的大人们大声呼喊着小东的名字,从中午找到傍晚,还是没有找到,有些人已经想着小东可能真丢了,找不回来了,开始磨洋工,不想再找了。小东的奶奶已经哭过好几次了,眼睛都哭肿了,嗓子都喊哑了,她知道到天黑之前不能把小东找到,那小东真就难以找到了。她和爷爷拼命央求着大伙儿再帮忙找一找,村民们看到小东奶奶悲恸的样子,起了恻隐之心,揉了揉跑酸的腿,擦了擦身上滚落的大颗汗珠,继续去寻了。

到了天只剩下一点儿光亮的时候,在西北边玉米地里寻的人说自己好像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大家闻声赶紧过去四散开来去找,终于在玉米地西北边一个小土坑里找到了正坐在地上哭泣的小东。原来小东慌不择路下,一脚踩空,扭伤了脚,跌倒在土坑里,虽然之前听到了大家叫他,但是已经无力走出,也吓得喊不出声来了,只会在那儿哭泣。幸亏晚上寂静,村民才能听到他的哭声,循声找到他。

奶奶看到小东,猛的扑下来把孩子抱住,嘶声裂肺的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喊着,“小东啊,小东啊,你要是丢了,奶奶可怎么活啊……”。小东听到了奶奶的哭声,本来已经止住的泪水又哗哗地流下来了,也大声哭了起来。爷爷本来还咬牙想着找到了孙子,得狠狠

地打他一顿,可看到孩子那哭花的脸,肿起来的脚踝,也没了火气了,扶起了奶奶,背起了小东就往家里赶了。

回到家里,爷爷就急忙推着自己二八大杠往临村药店去拿消肿止痛的药了。小东跑了一天,又累又痛还受到了惊吓,没等到爷爷买药回来就躺在奶奶怀里睡着了。奶奶等爷爷买药回来,一块儿给小东涂好了药膏,把小东抱到了床上了,搂着孙子也缓缓睡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5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