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赤潮

作者:卡尔恩格斯 | 分类:历史架空 | 字数:0

第一章 欢迎来到赤潮

书名:赤潮 作者:卡尔恩格斯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5-17 22:54

西元1920年,3月16日,夜。

张浩然坐在石头上,翘着二郎腿,嘴里叼着根狗尾草,仰望星空。

这年头,还没有各种光污染,五彩斑斓的星星错落有致地罗布在空中,忽闪忽闪地犹如那璀璨的宝石,与那皎洁如玉盘的月亮相映相交。如果光看着片美丽的星空的话,恐怕这是最浪漫的时代了。

可惜,看不得。

“哎,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啊。”张浩然啐掉口中的草,无奈地摇头,一脸郁闷。

人半个月前穿越过来,还没有熟悉环境,口音,就被一大群流民裹挟了。要不是流民中有一位学过西学的老学究,帮助自己,恐怕这时候已经人没了。

“哎。”张浩然又一次微微叹气。随手采下边上随风飘动的淡蓝色小野花,含入嘴中,继续失神地看向那“浪漫”的天空。

穿什么不好,非要穿越到岷国,这个中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张浩然原本是想这么说的,可他看过四轮推车中的报纸后,又觉得穿越到岷国或许是一件幸事。

1917年2月,俄国爆发**,推翻了了沙皇尼古拉二世,成立了共和国政府,继续与德国作战。10月布尔什维克再次发动**,成功后宣布成立苏维埃俄国,退出了与德国的战争,自此俄国各大军阀开始混战。

1918年1月,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向德意志第二帝国投降,英国和美国迅速退回岛上,紧接着巴黎爆发公社**,推翻了旧政府,坚决抵抗德军和旧共和军在巴黎附近的倒行逆施,直接导致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经济大崩溃。

3月,以德意志社会民主党为领导的德意志左翼和中立党派联合了起来,成立了左翼战线,一举推翻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威廉二世全家仓皇出逃非洲,德意志社会工人共和国成立。

接下来整整一年,全世界都开始了大混乱。

左翼战线虽然取得了内战胜利,但持续已久的世界大战摧毁了德国半数的工厂,国家男青年损失了二百五十万,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四分之一,大量田地荒废,饥荒遍地,残余的帝国士兵还在各地烧杀抢掠,就是这样的情况,左翼阵线开始分裂,各个政党开始尝试夺权,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德国依旧将在混乱中度过。

法兰西公社虽然顽强地抵御住了共和军和帝国军的共同进攻,撑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但残存的共和政府依然在法国南部建立了第五共和国试图重新夺权,法国版的南北大战开始。

俄国内部的战争持续了两年,苏维埃俄国一直在与军阀组成的白军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战斗,同时,布尔什维克内部也陷入了党派斗争,一副有可能要分裂的意思。所幸白军也不怎么团结,他们之间经常发生内斗,有些丧心病狂的寡头甚至尝试用毒气来对付敌人和人民。

日本见俄国陷入内战,美国英国重回海岛,不由贪心大起,悍然出兵东北,结果俄国其中一支军阀早有预料,提前攻占龙江南部,企图建立黄俄。两者连番对战半年,自是筋疲力尽,再加上他们在东北不可持续性地竭泽而渔,激起了一片民愤,日本本土又爆发了赤卫队。最终,1918年11月俄国和日本各朝着北洋政府索要了一大堆赔款和条件后(史称《奉天条约》,被日后华国人视为日俄战争后第二大国耻),各自退回了原本的领土。

1919年2月,大总统袁威霆去世,新总统吴子玉上任,南方福建省、浙江省、云贵省、广东省、广西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苏省立刻宣布脱离华夏岷国,组成九省联合,誓要推翻吴子玉的独裁政府。吴子玉迅速与北洋军内各军头达成共识,大量征兵(抓壮丁),征募粮草(烧村),准备南下,九省联合也进行了相同的操作。

1919年5月,北洋军迅速渡江,炮轰南京城。华原大战开始了。

在此期间留守青岛的德国人与日本人达成协议,转让了青岛。得到青岛后,日本人又迅速派兵,直接占据了半个山东省。

这就是现今局面。

张浩然不知道该摆出什么样的表情,也许……是麻木?

是啊,在历史的滚滚车轮面前,任何一个人,摆出的表情,也只有是麻木了吧。

“算了,别瞎想了,看会书吧。”

张浩然靠椅在石头上,盖上被褥,闭上了眼睛。当再次睁眼的时候,他已经来到了一片图书馆。书本被整整齐齐地成列在书架上,依靠着墙壁围了一圈。中央有一台机器,是查书器,有人靠近就会自动打开。

张浩然并不知道这是怎么来的,不过既然能够来到这一片区域,就要利用起来。

他径直朝着二层历史走去,熟练地从中抽出了一本书,封面上印着《隋书》两个熨金大字。

没错。哪怕是在这个时间,哪怕是图书馆内有无数的实用书籍,张浩然依旧没有打算学习,只是借用这个图书馆来消磨时间。

带着麻木的心情,他看起了书来。

……

“喂!醒醒!太阳晒屁蛋儿喽!”

在摇晃,和呼喊中,张浩然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满脸胡茬的黑黄皮肤的大汉。他正抓着自己的左臂,左右晃动。

睡眼惺忪的张浩然撇开对方的手,抬头看了眼太阳。

微小的小球垂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暗蓝的天空中还有一轮圆月的倒影。

“狗蛋,现在什么时间了。”张浩然朝大汉问道。

“这我哪知道啊!”大汉瞪大了双眼,“你这得去问赵老爷!”

“赵老醒来了么?”

“早醒了,太阳没出来就醒了。”

什么?早醒了?张浩然微微倾头,表情上显露出丝丝诧异。

“好啦赶紧洗把脸,李大叔说了要赶紧走了。”狗蛋一把拽起还有点发懵的张浩然,提溜到水桶旁边,掏起一瓢就往张浩然脸上泼。

被这么一套弄得,张浩然总算回过神来,挪开狗蛋的双手,捧了两把水往脸上拍了拍,接着又拽下来一根抽芽的柳树枝,剥去皮,使劲地嚼吧了两下,再捧起一把水漱口。

“走吧,去李叔那吧。”清理完成的张浩然甩了甩手上的水,对着狗蛋说道。

不多时,狗蛋就带着张浩然来到了一辆四轮木车前。一个戴着军帽,穿着青黑色军服,外面披了件布的国字脸男性一手提着枪,另一只手伏在车上,眺望着远方的尽头,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李叔,我过来了。”张浩然上前打了下招呼。

“啊,小张,幸苦了。”李叔转过来寒暄了一下,直奔主题,“我们马上就要走了,待会吃完饭后,还要你给他们讲解一下我写的内容,明白了吗?”

虽然心中依旧有疑惑,张浩然还是答应了下来。

李叔的身份,对张浩然来说,一直是个谜。

根据李叔的说法,他叫李俊,留洋过日本,回来后到了上海,之后又北漂到北京,正准备被北洋军抓了壮丁,因为看不惯北洋军的烧杀抢掠,就领着小队逃了出来。原本是打算回上海,但看到流民可怜的样子,就留下来朝武汉方向走。

如果只是这样,张浩然还能理解他的着装,他收敛流民不抢掠的行为。可是就这半个月看下来,李叔无论是做什么都是身先士卒,走路时帮忙拉车,晚上将自己的帐篷让给老弱妇孺,休息时聚拢大伙,教认字,讲故事。一个人时总是扶着车,对着纸写写画画,真不知道在干什么。

张浩然摇了摇头,不准备做过多思考,回到营地,准备吃早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4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