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评论

隋唐那些年儿

作者:傲世云龙 | 分类:脑洞创意 | 字数:0

第1章 前言

书名:隋唐那些年儿 作者:傲世云龙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05-16 05:38

大家好,我是这本书的作者傲世云龙,就在上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偶然翻到一本书,书名大家非常的熟悉,那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书中的内容让我产生的浓厚的兴趣。

我就在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写一下关于历史方面的事情?但是写那个朝代呢?

最后我把目标放到了隋唐这两个朝代上面,既然要写那些年发生的事。心想得了,书名就叫《隋唐那些年儿》吧,书名也由此而来。

这本书严格意义上描写了好几个朝代的历史,不过主体是北周,隋朝,唐朝,从566到907年之间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那些历史故事。

我本身就不想用一些正经的话来讲历史,因为我写的这是一本小说,不是上学时的历史课本,通过在史料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幽默风趣以及无厘头的写法来让大家了解一下这段历史,中间还会穿插一些历史人物故事。

因为此书叫《隋唐那些年儿》,严格来说不应该出现北周的历史,我尽量把北周的历史写短一点,但这段是绝对不可以不提的,北周虽然只有二十四年的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存在给隋朝打下了基础,假如没有北周,杨坚压根不可能实现南北朝的统一。

随着杨坚年纪越来越大,晚期逐渐多疑,杀害了许多的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的挑唆,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这让我想起一个词“老糊涂”。意思就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是越来越糊涂,脑子也不灵光了。

最终李渊父子才是这场权力的游戏最后的赢家。

这三个朝代的故事还是比较精彩的,经历的事情也多,也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和电影,出现了很多的风云人物,其中不乏一些文臣武将,其中著名的有一代权臣宇文护,国民岳父独孤信,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女帝武则天,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唐玄宗李隆基,包括灭唐的朱温。

安禄山,史思明更是将大唐这位巨人活活的给打成了半身不遂,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唐朝三杰”李白,杜甫,白居易,更是平均拉高了唐朝的文化水平。

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李虎,人如其名,官至最高西魏八大战区之一陇右司令员。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唐太宗李世民的曾祖。在职期间立下了许多功劳。早年跟随太保贺拔岳打拼事业,深受重用。

而他也没让贺拔岳失望,平元颢之乱,打败万俟丑奴,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一来贺拔岳就更加喜欢他了。并对李虎说道:“虎啊,你真的好厉害腻。”

李虎也回应道:“能不能给一首歌的时间~~,静静地把那拥抱变成永远~~”

可人算不如天算。永熙三年即公元534年,在大丞相高欢挑拨离间下,为侯莫陈悦暗害于平凉。一代英雄就死在了小人手里,这下高欢总算除掉了一个心病,每天吃嘛嘛香,一顿三碗大米饭。

贺拔岳遇害后,李虎非常的气愤,并暗自下决心:“小岳岳,我早晚会把侯莫陈悦送你那边去的!”

而后打算拥立他哥哥贺拔胜继任,但贺拔胜坚决不干,他不想每天看见高欢这个杀兄仇人。

同年,高欢与孝武帝矛盾加剧,两人就世界上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高欢作为鸡党一派始终坚持先有的鸡的理论,而孝武帝作为蛋党也坚持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的矛盾达到了不可调节的地步。

然后命贺拔胜率领军队回洛阳,贺拔胜行军至广州时,不敢前进了,因为洛阳的军队都听高欢的,自己去了不是送死吗?但这是皇帝的命令,自己也不敢不从呀,只好自己向洛阳走去。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果然见到孝武帝抱着一筐鸡蛋出来了,嘴里还重复着“先有的蛋,先有的蛋!”

贺拔胜一看这情况,便回军南阳,打算兵分三路,命阳休之先给关中报个信,让他们打开城门,不要误伤友军,但怕高欢借此机会进入关中,所以安排个口令就叫“靓仔”

只要贺拔胜到时候站在城门下大喊一声“我是靓仔!”就大开城门。同时让府长史元颖代理荆州事务,自己率部西入关中。

但没想到的是高欢已经攻陷潼关,华阴。那里可是自己的必经之地呀,如果自己强行闯入,那必然将被他包了饺子,再加上自己的人数远不如高欢的人多,所以就返回荆州。

还是被高欢抢先一步,高欢的手下侯景已经提前占领荆州,而且早就料到贺拔胜会回到荆州,于是四处埋伏,打算来个瓮中捉鳖。

贺拔胜来到荆州城下时,隐约的觉得有些不对劲,便对自己的手下严肃地说道:“有没有感觉这城里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息?!”

手下愣了一下,答道:“属下认为城里弥漫着一股烧烤的味道,将军咱赶紧进去吧,晚了可就没了!”

于是贺拔胜大军带着孜然,辣椒粉浩浩荡荡的进入了荆州城里,刚进入城里侯景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杀出,打的贺拔胜一个措手不及。最后就带着几百人冲出了突围,南下投奔了梁武帝。

虽然说没有了性命之忧,但心里始终咽不下这口气,屡次向梁武帝借兵,要北讨高欢。但他始终是从北魏投靠过来的,梁武帝对他不放心,心想:“别把我的军队都给拐跑了吧。”

于是他请求一次,梁武帝就拒绝一次,贺拔胜的真心始终打动不了梁武帝的疑心。

西魏大统二年即公元536年,贺拔胜请求返回关中,梁武帝亲自在南苑为他饯行。

走之前贺拔胜依依不舍的说道:“大王,我这次回去恐怕就回不来了,您有没有想让我帮你做的?”

梁武帝长叹一声:“唉~那就把这几年在这的住宿费,伙食费,餐饮费交一下吧。”

贺拔胜一听这话,便头也不回的向北魏疾驰而去,在距离十公里的地方冲着梁武帝大喊:“大王,留步,不用送了!”

从此,贺拔胜每次行猎,看见向南去的鸟兽都不肯射杀,以表达感激之情。

贺拔胜回到长安后,入朝请罪,效仿廉颇,不过他背上是绑满了去了刺的荆条。一见到西魏文帝“扑腾”一下就跪下了。

西魏文帝拉着他的手,边抚摸边说道:“这都是上天注定的,不是你的过错,只能怪皇帝,如果早一点能看清高欢的狼子野心,也不会造就现在的飞裂的局面了。”随后任命他为太师。

接下来贺拔胜犹如开挂一般,大统三年即公元537年,贺拔胜参加小关之战,随宇文泰击破窦泰,进封中军大都督。

不久,贺拔胜率军由陕津渡河,追擒东魏将领高乾,又攻入河北,生擒孙晏、崔乂等人。

十月,东西魏爆发沙苑之战,贺拔胜击破东魏军,一直追到黄河边,后与李弼攻河东,平定汾州、绛州。

大统四年即公元538年,在河桥击败东魏军,并奉命收编降卒。后来,高欢率大军围攻玉璧失利,率军撤退。贺拔胜出任前军大都督,随宇文泰追击高欢,一直追到汾北。543年(大统九年),宇文泰和高欢在邙山交战,宇文泰看到高欢的旗帜,认出是高欢所在,便招募三千勇士,让他们配合贺拔胜进击高欢。

贺拔胜刚好在乱军中认出高欢:“高欢,奸贼!恶贼!逆贼!我今天就要报你杀我弟弟之仇,我誓当生擒汝,食汝肉,寝汝皮,拿命来!”

就在这时隔壁剧组马超过来了:“stop,难道那么没有自己的词吗,你们这样是不是过分了?”

只见导演掏出手枪对着马超就是一枪:“不用管他,继续继续。”

高欢被贺拔胜吓到了,骑着摩托就向南逃去,贺拔胜见他逃跑手持长槊就追了上去。

两人的摩托车一直飙到了时速100公里以上,但不幸的是贺拔胜的摩托车爆缸了,高欢逃走了,贺拔胜心里很是气愤:“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省那个钱了。”

这一下不但没有报仇,还坑了在东魏的两个儿子,高洋回到东魏后,手起刀落就把贺拔胜的两个儿子咔擦了。贺拔胜得知后,既愤怒又怨恨,以致引发气疾。

大统十年即公元544年,贺拔胜病逝,追赠定州刺史、太宰、录尚书事,谥号贞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5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