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高悬,把它的光和热撒遍人间,微风悠悠,让它的温与柔传向四方。
崂山古称鳌山,是华夏大地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古今传唱的谚语中就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美誉夸赞。
崂山太清宫前的广场上游人攒动,络绎不绝。
今天是五一小长假,崂山又是著名的风景区,人流量自然是不少的。
李响握着手机随着朋友和行人缓缓穿梭,观赏着周围的风景。
踏入社会多年,如同很多人一样,日复一日的工作,并且天天做着月入百万的美梦,不过平时能偶尔出去花个几百块,和同事朋友喝喝小酒吹嘘一番,却成了现在最大的奢侈。
每个月的工资不说大富大贵,但也足够生活,几年下来他也攒了不少,虽说魔都买不了一套房,但也至少能在燕京购上一张床。
李响拿起手机随意拍着他认为比较中意的风景,附近的道观很多,有太清宫,上清宫,太平宫等等建筑设施。
据说崂山道教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直至元明两代发展到最鼎盛,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称。
又因地处滨海,风景秀美,岩深谷幽,在古代之时有很多的方士,文人,以及道士到山中炼丹游览,所以在当地人口口相传中,崂山就变成了神仙之宅,灵异之府,再加上秦皇曾赴崂山求仙,会见仙人,从此让崂山名声大噪,广传天下。
李响走入殿里,正中央供奉的是道教三位天尊,分别是元始,灵宝,以及道德天尊,至于东西偏殿则就是东华帝君,和西王母。而最角落里竟然有一位老道士坐在那里,面前是一方小桌,对方正在笑盈盈的看着自己。
他觉得很奇怪,见对方向自己招手,李响不疑有他便走了过去。
“道长有事?”
“居士的心,很乱。”老道慢慢站起了身子,朝着李响打了稽首。
尽管对方一开口就像是一幅老神棍的样子,但李响还是觉得感触不错,可能是因为这些年佛门各种腐坏丑陋的新闻频频爆出,唯有道家还保留着方外之人的一些清明,“道长有礼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说?”
老道士摇摇头,面露和蔼之色,“居士如果不嫌弃,可坐下来看一会经书,自会清静通明。”
李响也没有拒绝对方的好意,坐在了小桌前,“道长,这些都是什么经书?”
“道德,清静。”
“均为道祖所著。”老道士捋了捋雪白的胡子,缓缓开口。
“道祖所著?”
“正是!”
李响点点头,也没有辩解,不过心中腹诽不已,什么道祖不道祖的,估计是哪个印刷厂出品的吧?
伸手拿起了道德经,看了一会,发现不仅看不进去,反而心更乱了,放下后又拿起了清静经。
“清静者,德之至也;柔弱者,道之要也......”
“世俗凡尘,纷乱嘈杂,追名逐利,往返循复,欲望横流,困扰滋生,不如多看看经书,定定神,忧愁自然消散......”看着李响拿起了清静经,老道士笑了起来。
“多谢道长。”李响道了一声谢,正欲打开,突然发现刚刚还是深蓝色的崭新经书,只是在他不注意的眨眼功夫变成了一本黄褐色的硬皮无名书籍。
他心下惊疑,抬起视线向老道士投去询问的目光,可对方依旧笑容满面,伸手示意他继续。
自己明明拿在手里的是一本崭新的清静经,可现在变成了老旧的黄褐色线装书,表面就像是手工制作的一样,很粗糙。
自制的小孔,以及那一排排的粗麻线,都在诉说一个事实,这本书籍可能经历了不少岁月,甚至可能都比自己的年纪要大。
李响翻开了第一页,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字,而且还是篆书,他竟然看不懂。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如此清静,渐入真道;即入真道,名为得道......”
老道士低沉缓慢的嗓音传入了到李响的耳畔,令他的精神一阵阵恍惚之后,又清明了起来,目光再次看向手中黄褐色的书籍,心中顿时大喜。
因为他竟然全部看懂了眼前的篆书,这是一种类似秦小篆的文字。
“天罡三十六法,地煞七十二术,合称一百零八玄门神通,为道教第一天书也。”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振山撼地、腾云驾雾......”
这不是西游记里二师兄的三十六般变化吗?
李响继续往下看去,再次被深深吸引了目光。
“通幽、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
这是七十二变? 恐怕华夏大地只要看过西游记的人,都会知道七十二变吧。 毕竟这可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看家本领。 不过,无论是三十六变还是七十二变,这都只是术法变化的一部分。 真正的玄门一百零八神通,远远不止于此,比如那天罡三十六法的斡旋造化,就是一门大神通,不仅能够无中生有,而且本领高强的修行者,直接可以改变物质本身,造化万物,颠覆原有的宇宙法则,重新定义新的法则。 比如,女娲用于创世! 相比起简单的变化之道,男变女,人变物,可谓天差地别。 李响觉得新奇,继续翻开第二页,上面只有短短一句话,“有缘者,习之,则可逍遥世间,跳出五行,躲避三灾九害,龙虎如意,天仙也。” 天地人神鬼,赢鳞毛羽昆,世间十类者,天排第一。 天仙者,立身永恒,坐视宇宙生灭,长生也。 何为长生? 自由自在,探索未知,普通人类的寿命只有短短几十年,顾虑太多,束缚也太多,只能随波逐流,乖乖的做一个社会符号。 但有了漫长的生命和强大的能力之后,就可以打破束缚,领略世间之精彩,探秘宇宙之神奇,不求移山填海,捉星拿月,只愿逍遥红尘漫漫......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能悟之者,可传圣道;身形惧妙,与道合真;游行三界,升入金门......居士,你该醒了。” 犹如天籁之声徐徐传来,李响渐渐回神,缓缓抬起视线看到了对面那张和蔼慈祥的老道面容,对方的双眸犹如清澈的湖水一样,令人炫目着迷。 李响回神的瞬间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些不对劲,环视四周,发现三清殿里不知道何时点上了烛火,而宫殿之外漆黑一片,夜幕笼罩了整个崂山圣地。 自己竟然在这里坐了一天? 来不及和老道士说话,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打算看看时间,发现解锁键按了几次后,都没有跳出解锁的提示。 这是什么情况,竟然没电了? 自己上午到这里的时候是九点左右,还有百分之九十的电量,就算是一天的时间,也不可能关机吧? 长按开机键,手机震动了一下但很快又关机了,甚至之后连开机键都不管用了。 李响心中疑惑,身上也没带充电宝之类的东西。 “道长,那个......不好意思啊,耽误你一天的时间,请问现在几点了?” 老道不答反问,“居士,感受如何?” “清静无为,神游太虚。” “哦?何解?” “这个......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就像是庄周梦蝶一样,不过我的手机没电了,而且天也黑了,所以,我要下山去了,抱歉,道长。”说着话,李响站起了身子,对着老道作了个不伦不类的稽首,准备走人。 “哈哈哈......”爽朗的大笑声震彻大殿,传遍四方夜空,老道士捋了捋雪白胡须,意味深长的看着李响,“居士天生道心灵体,悟性奇佳,一念观书而领悟天地奥秘,但却不知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一日既过而百日过,再回首时,白云苍狗,岁月蹉跎,山海苍茫......” 李响刚刚准备踏出大殿的脚步停顿了一下,虽然听不懂对方讲的话,觉得云山雾罩,但对方也陪着自己坐了一天,又是这么大的年纪,他很感谢对方,再次朝着对方作个稽首,“道长,我们有缘再见吧,我真的要下山去了,如果再晚些只能在这里陪三清道祖了。” “好好好,居士留神脚下,切莫慌张。” “还不知道长如何称呼?” 老道士稍稍迟疑,随即轻诵道号,“老道......玄都。” 李响点点头,然后转身匆匆离去。 ...... ...... 几分钟后,顺着山间小道,李响匆匆而行,突然感觉不是太对劲。 因为周围的树木实在太茂密了些,枝叶繁茂,郁郁葱葱,甚至身侧还有各种虫儿嗡鸣。 玉兔悬挂高空,晚风缓缓袭来,像极了盛夏之夜。 明明才刚刚五一而已? 突然见到不远处两道手电光束,李响顿时大喜,疾走几步到了近前。 “两位大哥,我是白天上山的游客,因为迷了路,手机也没电了,能不能借个亮儿一起下山?” 在前边走着的两个人身子明显抖动了一下,被李响的喊声吓了一跳。 随后回头看着急急奔走过来的李响,两人相互对视一眼,都皱起了眉头。 “你是白天上山的游客?” “不会吧!” “这几天崂山封山了,你怎么上来的?” “什么?”李响被对方问的懵逼了,没有反应过来。 “对啊,封山,你难道不知道?” “为什么......为什么封山?” 自己明明早上才上来的,怎么对方说封山好几天了? “找失踪者啊!” “有人失踪了?” “是啊,失踪都快十天了,名字叫李响,是个年轻人,和朋友来齐州旅游的,你有没有见过他?对了,你是和谁来的?自己吗?” 两名身穿某种制服,像是救援队的男人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年轻人。 “什么?” “失踪?” “你们说我失踪?” “而且十天?” 李响瞬间被对方的话震惊的无以复加,然后就是不信,甚至觉得荒谬,也许这两个人是骗子? 现在都流行这种套路了吗? 只是他还没感慨完,就觉得脑袋顿时眩晕起来,周围的环境事务开始猛然旋转,双腿无力,怦然翻身栽倒,瞬间就失去了意识,他的身躯犹如沙漠中风化的枯草,好似极度缺水一样,眨眼的功夫皮肤干瘪坍陷。 “先生,先生......张哥快打电话叫救援队,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