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山后,晏与南一路往东走。
因为师父风一北说,既然晏与南是第一个未受礼而下山的未龙门人,太过丢份。
只能交代一重要师门任务,就是去找寻被盗贼抢走的上半部的《幻影术》。
至于找下半部的任务理由就留给在未龙门里实在没办法生存不下去而逼不得已要下山的师父用了。
又因为是东边的盗贼所抢,晏与南只能一路往东走。只是这一伙一百五十年前的盗贼,现在尸骨在何方都不知道,何况是一百多年前的一本书籍。
寻回师门秘籍是渺渺又茫茫,但好在下山后终于能吃饱饭了。
虽然晏与南在师门呆了十八年没学到半点幻术咒语,但骗人的小把戏他还会一些的。
比如袖口衣兜里装个机关引线什么的,在众目睽睽下变个果子,变支簪子或是一方手帕都不是问题。
听闻下山的同门前辈们也都是以戏法这在人间赖以谋生,做未龙门沽名钓誉之徒的。
于是乎,在下山前晏与南看了几本机关技巧的书,又摸索着做了一套牵引机关和戏法道具。
这才踌躇满志地下山来。
只是堂堂未龙门幻术师沧海桑田成了戏法师,想想还是略有些心酸。
这日,晏与南来到涫城才住下,就听闻城中的凌水阁有异士斗法。
待去到时,阁内已是人满为患。花了十钱银子换了个三排好座,静等斗法。
结果,出来斗法的居然是同门师叔渔和子和一名身着道士服的老者。
晏与南已有数年没见过渔和子了,刚开始也没认出来,直到看到渔和子眉边的那一颗大肉痣才敢确认。
晏与南本来兴奋地想近前寒暄,还未及起身,就闻喧天的铜鼓声响。
铜鼓声毕。有自称是凌水阁主人的男子高声道:“有幸迎来两位高人异士到鄙人舍下斗法,区区荣耀至极。当下法未斗,看客已满,诸位可大胆一猜胜负。今日斗法会是未龙门的渔仙人胜,还是紫云观的乌道人胜。”
“单猜有什么趣味,得下注才有意思。”说话的男子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高声道:“我下十两银子赌乌道人胜。”
“我也下二十两赌乌道人胜。”
“我下三两押乌道人。”
“我下五十文押渔仙人。”
……
群情激昂,纷纷慷慨解囊,那阁主人早已经事先准备好了钱箱和记账人,一一登记备数。
晏与南摸摸自己的钱袋,只有五两银子和几个铜板。
“我下五两押渔仙人。”晏与南把钱扔进钱箱。
“名字。”记账先生道。
“晏与南。”
晏与南话音刚落,就感觉高台上,渔和子师叔似乎朝自己这边看了一眼。
待自己想对视时,渔和子已是一副仙风道骨老神在在的样子。
罢了,待师叔斗完法再叙旧也不迟。
半刻钟后,斗法开始了。
乌道人先是在一个不过两个拳头宽四方的小木盒里分别拿出了一匹布、一本经书、和一把三尺长的拂尘。
接着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墙上挂着的长风送雁图,其中的一只领头雁从画里扒拉出来了。
那大雁嘎嘎惊叫着,奋力地从乌道人手中挣脱,扑棱着翅膀飞出了凌水阁,惊得众人目瞪口呆。
待众人回神,掌声欢呼声雷动,直称“神也,怪哉。”
“雕虫小技。”渔和子轻笑出声。
渔和子站起来,不紧不慢道:“我听闻涫城有一座白玉观音像在离城以西五十里的裕华寺内,只要诚心求拜,观音大士极其灵验。可是路途遥远,大家来去不便,要拜观音来去得两天功夫。现在,在这凌水阁内,只要大家静心祈祷,我现在可以把裕华寺里的观音请过来。”
众人惊诧不已,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是否能成真大家只要跟我一起闭目观心即可。”说完,渔和子闭目吟诵佛经。
在台下的人面面相觑时,那个带头下注的男子道:“观音大士请现身。”说着双手合十也闭目观心去了。
于是乎,大家纷纷效仿,闭目观心,嘴里念念有词。
也就片刻功夫,突然人群里有人惊喊:“观音大士!观音大士真的被请来了!”
众人睁眼一看,一尊百尺高的白玉观音赫然在了高台上。
没有一点动静,没有一点声响,就这样凭空出现了。这尊观音的神态和颜色正是裕华寺里的那尊。
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怎么可能做到?
未龙门人怕是神仙中人吧!连观音大士也能请来。
一时间,众人纷纷参拜起观音,直呼“菩萨显灵了,观音大士保佑我。”
惊诧、敬佩、震撼、膜拜,一时间在场的涫城百姓要消化的情绪实在太多了。
又是顶礼膜拜,又是赞叹不已,台下纷纷闹闹。
“好了,既参拜过大士圣容,大士也该回寺继续护涫城一方平安了。”渔和子对观音大士行拜礼。
礼毕,偌大的一座观音像就在众目睽睽下不见了。
当真就是凭空消失在众人面前。
众人皆是目瞪口呆。
只有晏与南注意到,观音像离去时,头顶的横梁上有少许木屑飘落。
想到机关术里的记载,不由地会心一笑。
虽然大雁从画里飞出来,至今画中没有领头雁的法术很神奇,但对比渔和子能真的请来涫城百姓熟知的白玉观音像这一神奇法术,乌道人的法术还略逊一筹。
斗法分了胜负,押注有了输赢,众人熙熙散去。
晏与南看着久久不能回神的众人有些怜惜地摇摇头。
“与南,过来吧!”渔和子招手唤他。
“见过师叔。”晏与南走过去向渔和子行了个门派礼。
“如果不是你自报名字,我都认不出来你了。我下山的时候,你才十三岁。”渔和子满脸和气地拍拍晏与南的肩膀露出长辈般的欣慰。
“我一下子也没能认出师叔,但我认出了您眉边的这颗痣。”晏与南道。
自己小的时候没少趴在渔和子身上拨玩这颗眉边的大肉痣。
之所以一下子没认出来,是因为受一斗米出山的渔和子当年是一个身形消瘦的青年男子。现在已经是一个体态富宽,红光满面的中年男子了。
下了山就是好啊!